当前位置: 主页-校园新闻

广东省文化和旅游厅

发布时间:2021年6月1日责任编辑:林小果来源:腾讯新闻

日前,纪念“八一”起义军三河坝战役90周年文旅融合发展学术研讨会在大埔召开。此次研讨会由市委宣传部、市社科联和大埔县委、县政府联合主办。在此之前,市社科智库专家实地调研考察了大埔县文化旅游资源。研讨会上,专家学者从不同角度阐述了大埔县发展文化旅游产业的可行性、必要性及重要性,并为大埔县文化旅游融合发展建言献策,发言内容精彩,现场气氛热烈。与会专家学者的论点鲜明,体现了丰硕的研究成果,为大埔县探索文旅融合发展提供了新的尝试。

大埔县城夜色(张永林 摄)

文化立县 盘活资源

■ 李明华 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博士、广东省文化学会会长、广州市政府参事

文化越来越成为经济社会发展的战略资源和强大生产力。文化是地方的名片,地方经济发展离不开文化,所以大埔的发展战略,应该立足于文化战略。大埔有非常丰厚的资源,有十分良好的基础,应当以“资源变资产,资金变股金,农民变股东”的“三变”思路为指导,挖掘现有资源,促进文旅融合发展。

大埔全县的古民居建筑、古文化遗址、名胜古迹、革命旧址有283处,应该活化、利用,形成规模效应。景点体验性、参与性强的活动、项目要多规划一些,有足够的理由让游客住下来感受大埔文化。

建设特色小镇,利用好各级政府的扶持政策和配套资金,在特色产业、文旅项目、社区生活、田园风光方面做好市场策划,要有盈利模式。百侯、茶阳、三河都是中国历史文化名镇,可以根据各地的历史背景、产业基础,创新策划新的主导产业,活化历史资源。

实施“文旅旺县”战略 加快梅江 韩江绿色健康文化旅游产业带建设

■ 丘东涛 市委党校经济学教研部主任、副教授

近年来,大埔积极实施“文旅旺县”发展战略,大埔县文化旅游产业与县域经济开始步入相互协调发展的轨道,当前继续发挥大埔文化旅游产业在梅江韩江绿色健康文化旅游产业带建设中的龙头带动作用,必须注意抓好以下几方面工作:

1、必须发挥政府的主导作用,科学规划发展旅游产业。要加强政府对旅游产业的引导支持,加大政策资金方面的支持力度,推进旅游资源开发以及经营管理的市场化进程。

2、必须发挥旅游产业的带动作用,促进经济结构优化升级。要积极调整传统农业生产结构,促进农旅融合。着力推动农业旅游产业向观光、休闲、度假的复合模式发展,重点培育养生休闲产业。要充分利用文化旅游产业的“耦合”作用,优化工业产业结构。大埔旅游业要坚持“旅游+”和“+旅游”并重的理念,积极拓展第三产业。

3、必须创新经营模式,加强区域旅游资源的整合。要积极参加区域旅游合作,挖掘大埔红色资源和客家文化在旅游开发中的潜力,融入梅州旅游圈,实现大埔旅游与闽粤赣大客家旅游的对接。要秉承全域旅游的发展理念,进一步加强旅游基础配套,优化旅游环境,加强管理,提升旅游接待能力。

4、必须加大宣传力度,塑造大埔文化旅游特色品牌。要注重综合利用大埔文化体系中的“典型客家文化、典型陶瓷文化、典型红色文化”资源,加大宣传营销力度,提高大埔在全国知名度,塑造大埔文化旅游特色品牌,拉动相关产业经济的发展。

创建中国三河坝 红色军事旅游特色小镇

■ 杨宏海 梅州市发展战略顾问、深圳市客家文化交流协会会长、《客家人》杂志社总编辑

大埔有世界客都的香格里拉之称,山川秀美,也是一个人文历史和光辉革命历史、红色基因等旅游资源众多的地方。

在大埔县旅游产业发展的历史节点阶段,我们建议大埔县突出核心,实施龙头带动战略,对粤闽赣边原中央苏区红色旅游进行差异化细分定位,创建中国三河坝红色军事旅游特色小镇!打造红色军事旅游与党史军史及爱国主义教育基地为特色的文旅景区。

中国三河坝红色军事旅游特色小镇,不仅关乎大埔,更关乎梅州。现阶段,大家知道类似粤港澳大湾区城市群战略,对于特色城镇群战略关注得可能较少,从宏观视野来看,以叶帅故里的阴那山为中心,事实上潜藏着一个粤闽赣边最具潜力的旅游特色城镇群!雁洋、松口、丙村、三河坝、大麻分列在阴那山的周围,针对这一区域统筹谋划规划,建设快速互联旅游通道,那么,一个将可能震动中国的叶帅故里客家特色小镇群将横空出世。

挖掘文旅资源特色 服务大埔文旅事业

■ 邓锐 梅州市外事侨务局副局长

文化旅游产业是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是跨区域、跨行业、关联度高的产业群。大埔文化旅游产业发展优势大于不足。按照“总体规划、分步实施、逐步完善”的原则,把大埔现有红色的、客家的、华侨的、生态的、特色的景区连接起来,建设成集参观、游览、教育、度假、休闲和体验为一体的全域的、现代化的,拿得出特色,记得住亮点,留得住游客的新型旅游景区。

充分利用好大埔县内众多革命历史遗址,大力发展红色旅游,打造党史党性教育基地,让红色故事、客家精神代代相传。发挥客侨文化的作用,创造文化精品,建设客侨文化基地。加大现有客侨资料和文物的保护,利用先进的理念技术,挖掘广为传诵的爱国爱乡人物事迹和精神。

以山水田林湖为依托,连片开发名山名寺,串珠成链。发动群众对生态环境综合整治,建设美丽的客家“香格里拉”。规划好高陂水利枢纽工程,依托韩江历史,增添文化韵味,融入客家元素。建成大埔农业土特产生产开发中心,建设游、购、吃一体化的土特产路线,为旅游业发展创造条件。

以陶瓷为依托,结合文化旅游,重现“白玉城”。融进文化旅游新理念,创新陶瓷产业。加快陶瓷产业的发展,确立大埔陶瓷未来发展方向是“陶瓷+文化旅游”,建设大埔文创陶瓷产品对外展示平台,让陶瓷这一大埔传统特色产业焕发出新的生命力。

积极引进人才,吸引一大批有造诣的客侨文化、旅游文化的工作者、研究者服务大埔,适时邀请作家、画家、书法家、摄影家、诗人到大埔采风、笔会,颂扬大埔美好河山。开发具有大埔文化特色的旅游商品,打造具有纪念意义的特色旅游主导产品。

大埔文化产业 还有提升和发展的空间

■ 梁放 中共梅州市委宣传部副部长

大埔县的文化产业经过近十年的发展已初具规模,但产业规模、经营水平、创新创意和运作模式等方面都还有较大的提升和发展空间。

一是强化规划。要发展壮大文化产业,必须要制定一个明晰的文化产业发展规划。结合大埔的实际,明确全县文化产业发展布局,大体可划分为“红色文化、客家文化、生态文化、陶瓷文化”四大板块,错位发展、规模发展。

二是抓好龙头。大埔县红色文化、陶瓷文化、客家文化等产业很多,但没有龙头企业,难形成引领带动的作用。需要集中财力、人力、物力,打造一个龙头企业,以点带面,起引领示范带动作用。

三是引进资金。大埔县拥有丰富的文化资源,但对内涵丰富的文化资源缺乏资金投入。要做大做强融资平台,建立多渠道搞融资的文化产业发展机制,吸引投资,扶持文化产业。

四是培养和引进专业人才。解放思想,拓宽渠道,根据需要和现实情况引进和培养人才。对于文化创意策划、设计等可以采用引智的方法。加强培训传统手工和文化产业人员;在本地院校、高中职校设置相关专业培养青年学生;高薪聘请企业文化产业经营人才。

金融支持大埔旅游产业发展

■ 朱冕 中国人民银行梅州市中心支行副行长、国家外汇管理局梅州市中心支局副局长、高级经济师

大埔旅游业目前仍然处于起步阶段,标志性的旅游景点不多,高端的旅游产品和服务供给不足,制约了金融深度参与。

从“无”到“优”的高点定位思维。主打“高陂水利枢纽”“三河坝战役”为“月亮”型旅游景区,在“月亮”型景区周边开发名人故居游、生态养生游、陶瓷文化游、宗教文化游、民间艺术游等精品路线,辐射带动“星星”型旅游景点,为金融机构的大额授信创造条件。

以市场化供给的经营思维吸引金融和社会资本积极参与,运用好国家开发基金、信贷资金等政策,借助金融管理部门、商业性金融机构融资融智作用。扶持引导旅游企业通过主板、新三板等股票市场,或发行企业债券等方式筹资扩大经营所需资金。

打好“政策组合拳”配套措施,构建“无障碍体验式”服务体系。加大对大埔人文历史文化旅游方面的策划、包装、宣传力度,注重打造品牌形象,开发特色旅游产品。改善旅游业发展环境,提高游客体验性,实现景区内一条龙的景观游览服务。设立旅游专项资金,用于旅游开发项目贷款贴息及补助。适当减免旅游企业、重点旅游产业项目的行政服务性规费等。

构建智慧旅游公众平台 助推大埔大旅游

■ 何日胜 嘉应学院教授、《胜游梅州》纪实性游记丛书作者

擦亮红色三河坝,智慧旅游引客来。大埔作为旅游大县,此后要全力打造一二个好景、大景,着力宣传和推动。从大视野、大旅游的角度来看,在全国范围内有影响、有内涵的“三河坝”可作为第一主景点进行打造。集中财力和精力主打“三河坝”景区,全面改造升级三河坝战役纪念园,规划整合“三河坝”大景区,做足做好伟人文章,打响红色文化旅游品牌。景区建设要注重现场实景体验,采用实地场景模拟、以声光电技术模拟还原当年某些战斗场景,让游客身临其境、体验战斗的残酷激烈。拍摄一部品质高、有影响力的《三河坝战役》电视剧(或电影),以文化精品推动大埔红色旅游和休闲旅游。

构建“大埔·三河坝”数字化智慧旅游公众平台。借助互联网等技术,构建“大埔·三河坝”数字化智慧旅游公众平台,开启“互联网+”时代。按照“智慧旅游”“全域旅游”“自助旅游”模式,构建“大埔·三河坝” 数字化智慧旅游公众平台,迅速快捷地宣传和推介以三河坝红色景区为主,带动大埔全域旅游。另外,本人采用田野调研手法,行走梅州八县(市、区)百镇千村,游写和出版《胜游梅州》纪实性游记丛书,可在大埔县委、县政府的大力支持下,开展游写大埔的工作,完成《胜游梅州·大埔篇》,融入广东省省市共建项目“胜游梅州 500 景数字化智慧旅游公众平台”之中。

古村开发前景可期 文旅融合任重道远

■ 谢小康 梅州文化旅游特色区管委会副主任(正处级)

当旅游进入休闲时代,文化旅游产品将越来越受游客的追捧。从文化与旅游融合发展的角度来看,大埔县作为底蕴深厚的人文秀区,还有很大的提升空间。其中任务之一是要保护利用好古镇、古村落、古民居,并注重梳理和推介村落文化,讲好乡村故事。就县城湖寮镇而言,要注重有着“中国古村落”金字招牌的古城村的保护利用,应与仅有一街之隔的泰安楼4A级景区统筹起来。“泰安楼”捆绑周边古城村,既可以扩展游客认知建筑类型的空间,又可延长游客在县城的逗留时间,促进县城文化旅游产业的发展。

保护利用好“中国古村落”古城村,一是有所选择,重点突破。可先把前述承祜堂、万峰楼、心远地偏、世科甲第和承坤堂作为节点,丰富其文化内涵,把连接其间的路线选择好,修筑好。二是以人为本,配套设施。把停车场、洗手间、标识系统做好,要用生态材料和复古的方法来做,尽量实现与古城风貌协调,并力争使其自身亦成为景点。三是群众参与,共建共享。可引导当地百姓利用自己的民居发展民宿,要用有别于星级酒店的标准化手段,把它做成有情怀、能讲故事、让游客乐不思归的休闲院落。

全力推进文旅融合发展

■ 黄伟强 大埔县旅游局局长

近年来大埔县发展文化旅游产业的成果:

近年来,我县认真按照市委、市政府“一区两带六组团”发展战略,主动对接梅江韩江绿色健康文化旅游产业带规划建设,以推进韩江(大埔)客家文化旅游特色带建设为主线,以红色文化、客家文化为主题,推动文旅融合发展。目前,4A级旅游景区2个、3A级旅游景区8个;四星级酒店1家、三星级酒店4家、国家级星级农家乐2家、省级3家;旅游商品生产企业15家;有3个中国历史文化名镇、2个中国古村落、5个中国传统村落、18个广东省古村落,百侯镇入选首批“广东省文化旅游融合发展示范区”,是广东省旅游强县、全国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示范县。全县有国保单位1个,省文保单位12个,同时大埔是广东省首个中央苏区县、全国文化先进县、全国文明县城、中国最美丽县、中国长寿之乡和中国小吃名县。1-11月,全县旅游接待人数557.29万人次,比增14.31%;实现旅游收入31.33亿元,比增16.57%。

当前文旅融合发展遇到的瓶颈:

一是文化旅游融合发展规划滞后,蓝图不明。二是文化旅游融合发展层次较低,特色不显。三是文化旅游融合发展基础薄弱,功能不全。各景区景点旅游“六要素”(吃、住、行、游、购、娱)还不够完善。四是文化旅游融合发展人才缺乏,氛围不浓。

结合本次文旅融合研讨会,大埔县将因地制宜地推进文旅融合发展:

一是坚持规划引领,科学编制文化旅游融合发展的宏伟蓝图。秉承“红色即民生”发展理念,依托三河坝战役独特红色资源,实施规划一张图,精心打造三河红色特色小镇,力推红色大埔“月亮工程”。拟建“一馆一中心,一区一基地,一城一学院”6个项目,将三河坝打造成为红色特色小镇。二是创新方式方法,提升文化旅游融合发展的水平。关键在创新融合的方式和途径,打造吸引游客眼球和能产生市场效应的融合点。三是加强软硬件建设,搭建文化旅游融合发展的载体。四是加大宣传力度,营造文化旅游融合发展的浓厚氛围。

网络热门关键词

  • 1、背包十年在线阅读
  • 2、我的七年黑道生涯
  • 3、鲜花进化
  • 4、搞笑一家人第2部
  • 5、清风无念
  • 6、小kiss是什么意思
  • 7、痞尊
  • 8、耻辱的意思
  • 9、猛男戒指
  • 10、恋欲电影完整版
第一中学——为您搜集全国各地一中网站信息联系方式。
网站简介 | 联系方式 | 网站地图 CopyRight 2014 www.15033.cn,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