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主页-校园新闻

江淮遗珍——安徽省各博物馆藏瓷一览(二)

发布时间:2021年6月11日责任编辑:刘小强来源:新华网

五代 邢窑白瓷柳斗纹高足杯高5.8、口径8.1、底径4.3厘米1956年11月合肥市西郊南唐保大四年(946年)墓出土现藏安徽省博物馆该器物口沿为五瓣葵口,弧腹,高圈足,足底外撇呈喇叭状。杯外壁模印柳斗状纹饰。胎体呈白色,胎体薄,透影性极强。通体施白釉,微泛青,晶莹透亮。柳斗,是用柳条或藤条编织的用具,窑工先制作好瓷坯,再摹拟柳斗编织的图案,在素胎上模印出柳斗纹。从这件小器物上可见制作者匠心独运,美化提炼,将柳斗与陶瓷工艺特点相结合,源于生活,高于生活,创作出既有实用价值又有审美情趣的陶瓷精品。该白瓷柳斗纹高足杯为五代时期北方邢窑的精品,瓷质透影性强,造型端庄舒展,并在有可靠纪年的墓葬中出土,是研究五代时期白瓷的重要资料。五代 邢窑白瓷仰莲注子高6.7、口径4、底径3.8、足径3.8厘米1956年合肥市西郊南唐保大四年(946年)墓出土现藏安徽省博物馆该注子小口,圆唇,球形腹,圈足。六棱形短流,宽扁带式曲柄,口沿以下饰两道凹旋纹,腹部浮雕六瓣仰莲纹。胎色洁白,质地细腻,通体施白釉,釉质莹润,造型优美,装饰新颖,为五代时期邢窑产品。该器物流的造型承袭唐代风格,腹部造型又区别于唐代器物,特别是其腹部雕刻的莲瓣纹饱满、挺拔、构思巧妙、造型独特。莲花是佛教文化的重要象征,中国瓷器上的莲纹一般都是受佛教艺术的影响发展起来的,这件瓷器装饰莲花纹也是如此。该注子形体较小,一些专家认为其可能是文房用具。五代时合肥地区属南唐国所辖,南唐是当时经济文化最发达的国家,特别是文人对文房用具的使用最为精雅考究,在五代十国中居最高水平。该器物做为五代时期北方邢窑白瓷产品,出土于纪年墓葬,是现存五代时期瓷器重要的断代标准器,其对于研究邢窑的晚期生产情况和对该时期产品的鉴定都具有非常特殊的意义。唐 长沙窑点彩执壶通高28.5,口径5.5,底径9厘米1976年凤台县尚塘乡茨淮新河水利工地出土现藏蚌埠市博物馆小盘口,细长颈,丰肩,上腹圆鼓,下腹收紧至近底处放开。圈足宽矮、底内凹、葫芦形盖、盖檐较深。细长流稍弯曲。把手的上端装在壶颈下部,横出后弯折直上,在近盖缘处再呈弧线抛下收接于壶的肩部。胎薄、黄白色、胎质细腻。通体施青釉,因胎釉结合不够紧密,形成脱釉现象较严重。体部以点彩为饰,系用铜、铁为颜料在釉下分别点画成圆圈或类似云气纹的图案,烧成后图案呈红褐色和绿色。长沙窑是唐代著名民间窑场,以生产外销瓷为主。其盛烧期为唐代中晚期,该执壶因流较长而被认为是五代产品,实际上其仍应是晚唐时期产品。以铜、铁为颜料在釉下绘画装饰瓷器是长沙窑的一大特色,其开创了瓷器复合釉下彩绘的先河。这种点彩的装饰手法也是其经常使用的方法之一。唐 婺州窑釉下褐彩罐高22,口径9.5,底径8.1厘米1984年枞阳县会宫乡出土现藏枞阳县文物管理所直口,颈稍长。溜肩鼓腹,平底。胎为深灰色,质较粗。通体施青褐色釉,底部无釉。体表施釉下褐色彩绘。颈部绘网格纹,腹部绘层层椭圆形纹饰,近似莲瓣状。该罐造型饱满,质朴大方,纹饰粗犷率真,紧凑流畅有跃动感。在1994年6月进行的全国馆藏文物一级品巡回鉴定中,专家组认为其应是婺州窑产品。但根据其胎釉情况来看,仍有可能是当地附近的窑场产品,有待于进一步做工作。唐 越窑青瓷卷荷叶口碗高5.1,口径13.9,底径5.7厘米1974年肥西县出土现藏安徽省博物馆碗面如出水的荷叶,荷叶边自然对卷,底为浅圈足。胎体坚硬细腻,呈灰白色,胎壁较薄,表面光滑,器型规整,施釉均匀,釉色青中闪黄,滋润光泽,呈半透明状,应为越窑的典型器物。越窑是我国烧瓷历史最早的瓷窑之一,窑址在浙江余姚、上虞、绍兴、慈溪一带,目前发现汉至宋代窑址400余处。越窑经历了汉、两晋、南朝的创烧和发展,至唐代已经形成独特的风格,成为南方著名的青瓷窑。其烧制的瓷器造型丰实秀美,釉质浑厚莹润,如冰似玉,曾有许多赞美之辞,如顾况赞“越泥似玉之瓯”,许深所书“越瓯秋水澄”,以及陆龟蒙描述的“九秋风露越窑开,夺得千峰翠色来”,更有“李唐越器无人间”之叹。这一时期的器物以造型釉色取胜,胎体多光素无纹,少有装饰。由于对烧成气氛还不能完全控制,所烧器物大多青中带黄,这虽是缺陷,但却有一种意想不到的艺术效果,形成唐代越窑的独特风格。这些特征在此件唐碗中得以充分体现。唐 长沙窑褐绿彩狮形镇纸高5.3,长8.9厘米1953年合肥市出土现藏安徽省博物馆瓷镇纸作卧狮形,狮头微抬,瞪目竖耳,四腿卷曲,刻划了狮子在小憩的神态。周身用黄、褐、绿彩作装饰。釉色清淡雅致,光润柔和,造型生动,是长沙窑釉下彩绘瓷的一件杰作。长沙窑是唐代重要瓷窑。窑址在湖南长沙铜官镇及书堂乡石渚瓦渣坪一带,因此又称铜官窑、瓦渣坪窑,其烧瓷时间为唐、五代。烧瓷品种之丰实,在唐代其他瓷窑中尚属少见。长沙窑的釉下彩绘瓷盛行于世,主要是在青釉下描绘以铁、铜为着色剂的褐、绿彩纹饰,有的同时装饰褐彩与褐绿彩于器物上,此件狮形镇纸即是以两种彩釉作装饰。彩绘题材有人物、山水、花鸟、走兽、游鱼等。长沙窑生产的动物瓷塑也很丰富,多见的有狮、象、牛、羊、猪、狗、马等,其用途各异。这件卧狮造型的瓷塑,用途为一种文房用具——镇纸。清人陈浏《缶雅》卷上曰:“镇纸谓之压尺,铜于瓷玉皆有之,亦多肖生物者。”同时也可作陈设品。晚唐-北宋 绞胎球直径5.5厘米2020年宿州市西关步行街基建工程出土现藏宿州市文物管理所陶质,形体浑圆。通体为黄白与灰褐两种颜色交错形成的变幻不定的纹饰。表面干涩无釉。此球的别致工艺是用两种不同颜色的湿泥绞在一起,成型后入窑烧制而成,一般称之为绞胎。这种工艺在唐代就已经产生,主要用于生产枕类器物,其产地在河南巩县一带。入宋后这种工艺仍然盛行,其产品造型与产地均有所扩大。根据此球的泥色与工艺水平来看,其仍应为巩县窑产品。关于此球的名称与用途,应为古代的捶丸。这是一种球类活动,其由唐代的马球发展而来,从马上以杆具打球改变为在平地徒步以杆具打球入窝,颇类现代流行的高尔夫球。在宋代至明代的许多绘画作品上都有这种“捶丸”活动的场面,一些画面上的击球杆具也与现代高尔夫球杆相类似。近些年来,国内一些体育史专家与文物专家也对捶丸进行认真研究,称之为“中国古代的高尔夫球”。此球出土于唐宋大运河河道遗址地层中,是研究早期捶丸活动难得的实物资料。唐代 褐釉绞胎枕高6.2,长15.6,宽10.8厘米1955年安徽省亳县出土枕为箱形。胎色白中微黄,除底部露胎外,其余五面均在酱褐色纹饰上施黄色釉。枕面为大菱形套小菱形的花纹,另四面贴褐色木纹。它应为河南巩县窑的产品。绞胎器是我国古代陶瓷工艺中的一朵奇葩,是美化陶瓷的一种新兴工艺。它创烧于唐代,宋以后渐趋绝迹。其工艺技法是把两种不同颜色的瓷土(白与灰或白与赭)分别制成泥料,揉做长片交叉叠放,拧绞一起制成花色泥料,用来制坯。绞胎有两种形式,一种是整器绞胎,从胎内到胎外,都呈现出一种深、浅相间的纹理。且由于绞揉方式不同,绞胎的纹理变化无穷,如木纹、如鸟羽等。一种是器表的绞胎装饰,俗称绞胎贴花,即把花泥揉成条状,切薄片,断面拍平后,贴于器表的装饰部位,施釉烧成后呈现朵花绽放的画面。此枕就是采用后种工艺,。绞胎瓷可能是仿照唐代漆器的犀毗工艺而作。唐 三彩兔形座飞雁纹枕高6.9,枕面长14.1,宽8.6,枕底长10.6,宽6.6厘米2020年8月宿州市西关基建工地出土现藏宿州市文物管理所枕面近似长方形,两头上翘,一角残补。枕面上线刻方框,框的四角与枕面四角分别又以刻线相连。方框内有线刻图案纹饰,主图案为两只飞翔的大雁,另衬有花草之类图案。承接枕面的枕座为兔形圆雕作品,兔四肢伏地,两耳斜耸,双目警视前方,身体蓄势待发,做随时准备跃起状,非常生动传神。枕底板前窄后宽,略呈梯形,四角抹去。胎质细腻,胎体呈黄白色微泛红。遍体施低温三彩釉,釉色为黄、褐、绿,绚丽古雅。枕底无釉。此枕出土于宿州市西关步行街基建工地中,这里是著名的唐宋大运河遗址所在。该枕应是当年在运输过程中遭到损坏而遗弃于河床中的。枕是唐三彩陶器中常见的器型,但一般多为六面封闭枕面微凹的箱式造型。这种在枕面与枕底之间以圆雕动物为枕座的造型者较为少见,兔形枕更为罕见。唐三彩在中国陶瓷生产史上是一种特殊陶器,其色彩绚烂而不耐磨损,用途一般是作为明器随葬。唐三彩陶器的生产鼎盛期为盛唐时期,产品多为体型高大的天王、力士等人形俑和骆驼、马之类的动物俑。中唐以后唐三彩陶器的生产开始滑落,产品形体变小,器型也多为生活用具。此枕应为中晚唐产品,产地仍应是河南巩县窑。唐 三彩兔形座飞雁纹枕高6.9,枕面长14.1,宽8.6,枕底长10.6,宽6.6厘米2020年8月宿州市西关基建工地出土现藏宿州市文物管理所枕面近似长方形,两头上翘,一角残补。枕面上线刻方框,框的四角与枕面四角分别又以刻线相连。方框内有线刻图案纹饰,主图案为两只飞翔的大雁,另衬有花草之类图案。承接枕面的枕座为兔形圆雕作品,兔四肢伏地,两耳斜耸,双目警视前方,身体蓄势待发,做随时准备跃起状,非常生动传神。枕底板前窄后宽,略呈梯形,四角抹去。胎质细腻,胎体呈黄白色微泛红。遍体施低温三彩釉,釉色为黄、褐、绿,绚丽古雅。枕底无釉。此枕出土于宿州市西关步行街基建工地中,这里是著名的唐宋大运河遗址所在。该枕应是当年在运输过程中遭到损坏而遗弃于河床中的。枕是唐三彩陶器中常见的器型,但一般多为六面封闭枕面微凹的箱式造型。这种在枕面与枕底之间以圆雕动物为枕座的造型者较为少见,兔形枕更为罕见。唐三彩在中国陶瓷生产史上是一种特殊陶器,其色彩绚烂而不耐磨损,用途一般是作为明器随葬。唐三彩陶器的生产鼎盛期为盛唐时期,产品多为体型高大的天王、力士等人形俑和骆驼、马之类的动物俑。中唐以后唐三彩陶器的生产开始滑落,产品形体变小,器型也多为生活用具。此枕应为中晚唐产品,产地仍应是河南巩县窑。唐 三彩兔形座飞雁纹枕高6.9,枕面长14.1,宽8.6,枕底长10.6,宽6.6厘米2020年8月宿州市西关基建工地出土现藏宿州市文物管理所枕面近似长方形,两头上翘,一角残补。枕面上线刻方框,框的四角与枕面四角分别又以刻线相连。方框内有线刻图案纹饰,主图案为两只飞翔的大雁,另衬有花草之类图案。承接枕面的枕座为兔形圆雕作品,兔四肢伏地,两耳斜耸,双目警视前方,身体蓄势待发,做随时准备跃起状,非常生动传神。枕底板前窄后宽,略呈梯形,四角抹去。胎质细腻,胎体呈黄白色微泛红。遍体施低温三彩釉,釉色为黄、褐、绿,绚丽古雅。枕底无釉。此枕出土于宿州市西关步行街基建工地中,这里是著名的唐宋大运河遗址所在。该枕应是当年在运输过程中遭到损坏而遗弃于河床中的。枕是唐三彩陶器中常见的器型,但一般多为六面封闭枕面微凹的箱式造型。这种在枕面与枕底之间以圆雕动物为枕座的造型者较为少见,兔形枕更为罕见。唐三彩在中国陶瓷生产史上是一种特殊陶器,其色彩绚烂而不耐磨损,用途一般是作为明器随葬。唐三彩陶器的生产鼎盛期为盛唐时期,产品多为体型高大的天王、力士等人形俑和骆驼、马之类的动物俑。中唐以后唐三彩陶器的生产开始滑落,产品形体变小,器型也多为生活用具。此枕应为中晚唐产品,产地仍应是河南巩县窑。唐 三彩双系凤柄壶通高22.5,口径5.4,足径8.5厘米1957年寿县出土现藏安徽省博物馆三彩壶圆直口,伞状盖,盖上附乳钉小纽,龙形柄,球形腹,高圈足外撇,肩上堆贴对称双系,颈部饰凸弦纹,形同竹节,肩饰凹弦纹三道,口外壁堆贴模印的葡萄叶,腹部贴模印的葡萄和小鸟,造型秀美端庄,装饰生动别致。胎为米黄色,釉为黄绿白相间的三色釉,有着自然流动之感。唐三彩器是唐代生产的用高岭土作胎,饰黄、绿、蓝、褐等多种色釉烧制而成的低温釉陶器。其三彩是利用矿物质中金属氧化物的呈色机理烧制而成,以氧化铅为助熔剂,在釉料中适量加入铜、铁、钴、锰等物质作着色剂,在900℃温度中烧制而成。唐代多彩陶器是在单色陶器的基础上发展而来的,在我国陶瓷工艺繁荣时期的唐代,闻名于世的“三彩”陶器烧制成功,是当时陶瓷匠师们的一大贡献。其制作精湛,釉色绚丽,光彩夺目和栩栩如生的造型,在我国陶瓷史上曾经风靡一时,负有盛名的陶制艺术品唐三彩,也是迄今为止年代较早的多彩色釉陶器。它还受外来文化的影响,特别是受波斯金银器风格的影响,创造了很多优美的陶瓷器,此件三彩双系凤柄壶就带有某些异域风格。唐 邢窑白瓷海棠形印花鱼纹杯高4.6,长16.4,宽9.4厘米1992年10月无为县蜀山镇白湖窑厂出土现藏无为县文物管理所此杯口沿呈椭圆形,为四出葵瓣口,即通常称之为海棠形者。敞口,腹斜弧收,腹壁有四出筋。杯内底部亦呈海棠形,有印花图案。其周边印一圈连珠纹,中间印一条鱼纹。鱼昂头、卷须,张鳍、甩尾、很有动感。从纺锤形鱼体和上唇有须来看,应属鲤鱼造型。杯的底足为圈足,也呈椭圆形,圈足底部微外撇。杯内满施白釉,杯外施白釉也接近圈足。圈足内外均露胎。白釉呈粉白色,较厚,基本不开片,积釉处微泛青。海棠杯是典型的唐代器物造型,多见于金银器中,在越窑、长沙窑等南方青瓷器中也常常见到这种造型的器物。但在北方白瓷中却罕有见到此类器型。此杯从造型、底足和釉色分析,属晚唐时期邢窑产品,主要用途应为酒杯或茶具。唐 寿州窑黑釉瓷枕高7.3,长16.7,宽11.7厘米1972年巢湖市出土现藏安徽省博物馆枕造型为箱形,枕面中部微凹。箱形枕是瓷枕最常见的形式,贯穿从隋到元瓷枕生产的各个朝代。南北方均有生产,其造型包括长方形、圆角方形,腰圆形、云头形、花瓣形、鸡心形、六角形、八方形、银锭形等。由枕面、枕壁和枕底构成,枕体中空。此枕底露黄白色胎,并有一圆形出气孔,其余几面均施黑釉,其釉面莹润光亮,应为寿州窑唐代产品。唐人陆羽《茶经》中记载寿州窑为当时六大瓷窑之一。唐代除烧黄釉瓷外,还兼烧黑釉瓷器,其品种有瓶、罐、碗、枕等,有的釉色漆黑光润,有的呈酱黑色,胎较厚,有粗细之分,细者胎体较白。黑釉瓷器的呈色剂与青瓷一样也是氧化亚铁,恰当的控制氧化亚铁就能烧制出美丽的黑釉瓷。黑釉瓷的历史最早可追溯到战国时期,那时浙江地区就生产一种釉色为褐黑色的原始瓷器,但黑的程度不够。真正黑釉瓷烧制成功要到东汉后期,它的烧制成功,打破了单一的青釉传统,丰实了釉的装饰内容。唐代黑釉瓷已很盛行。唐 越窑青瓷球形脂盒通高8,口径7.3,底径4.7厘米现藏六安市文物局整体略呈球形,上下以子母口扣合,圈足宽矮。胎青灰色,体内外通施青釉,釉色青绿莹润。盖顶部饰同心圆形两道弦纹,器身光素无纹饰。该盒出土于唐乾符三年(876年)“卢公夫人”墓中,其用途应为女性墓主生前所使用的妆具。在唐代中晚期,中国的瓷器生产形成了“南青北白”的局面。“南青”即指以越窑为代表的南方青瓷器。此盒出土于唐代纪年墓中,可成为研究唐代晚期越窑青瓷器的断代标准器。其珍贵价值是不言而喻的。唐 邢窑白瓷三鱼纹碗高3.2,口径13.2,足径5.5厘米1984年六安市金安区椿树镇墓葬出土现藏六安市文物局通体较浅矮,状似碟。敛口,唇边有一流。腹斜收,矮圈足。碗内满刻较深的网纹,其中间巧妙地运用三条弧线刻划出共用一个鱼头的三条鱼纹,艺术性较高。口沿和碗外壁上半部分施白釉,外壁下半部分及碗内无釉,鱼眼及鱼尾施釉,鱼尾釉大部分脱落,但仍可看出痕迹。此碗的用途应为研磨器。该碗胎质细腻粉白,釉色白中闪青,其应为北方邢窑产品。晚唐时期中国的瓷器生产形成“南青北白”的局面,“北白”即指以邢窑为代表的北方白瓷,其与以越窑为代表的南方青瓷形成对应局面。此碗出土于唐乾符三年(876年)“卢公夫人”墓中,是研究唐代北方瓷器不可多得的标准器物。在该墓中还同时出土了越窑秘色青釉瓷器,反映出作为过渡地带的江淮地区,南北方瓷器产品在此交流融汇的情形。唐 寿州窑黑釉执壶高21.3,口径8.7,底径7.7厘米1982年寿县许传先先生捐献现藏安徽省博物馆喇叭口,短颈,肩部丰满,长圆腹。肩部装有八角形短流,与之对应部位安装弧线形短柄。平底。胎稍厚,可见细颗粒,黄白色,施釉前先施化妆土。口沿内及体外均施黑釉,施釉不到底。作为唐代六大名窑之一的寿州窑,以生产黄釉瓷器而著称。实际上在该窑的唐代瓷器产品中,还有大量的花釉产品和黑釉产品。并且黑釉产品的数量还占有一定的比例。寿州窑黑釉瓷器釉色黑亮,流釉处常见窑变现象,与鲁山花瓷有某些相似之处。在一些黑釉瓷枕类器物上,还可以见到贴木叶纹的装饰手法,为宋代吉州窑的此类装饰手法开了先河。可以说,在唐代黑釉瓷器的生产上,寿州窑黑瓷器是居于上等水平的。该执壶造型端庄秀丽,釉面光亮润泽。在其肩部流釉处可见窑变现象,是唐代寿州窑黑瓷中的精品之作。唐 寿州窑黄釉瓷枕高8.5,长15,宽11.3厘米1958年芜湖市出土现藏安徽省博物馆枕为箱形,枕面中部微凹。底留有一圆形通气孔,黄白色胎土上涂有一层化妆土,体表施晶莹透亮的黄釉,底未施釉。枕面中央印规整的菊花纹,器型典雅。唐代寿州窑多为素面,印有花纹的寿州窑瓷器极为珍贵。寿州窑黄釉为高温黄釉,其着色剂是含少量铁分的石灰釉,在高温氧化气氛中生成三氧化二铁,呈现黄色。瓷枕创烧于隋代,唐、宋以后流行很广,在尺寸上,早期较短小,金元时期长。唐枕均为形短体小。因瓷枕光洁细润,质坚清凉,是古代夏令寝卧的佳品,除作为寝具外,也用此辟邪、行施按脉及随葬等等。枕分两类:一是二次烧成的低温釉陶枕,包括彩色釉,单色釉等品种;二是一次烧成的高温釉瓷枕,主要是釉下彩绘、刻、划、剔、印等白瓷枕和青瓷、黑瓷枕等。造型最初为箱形枕和兽枕两大系统。后来又派生出建筑形枕、人形枕等。我国南北方窑场普遍烧制,而以北方为盛。隋 青瓷盘口六系莲瓣纹壶高36.8,口径16,底径11.8厘米1984年合肥市隋开皇三年墓出土现藏安徽省博物馆壶盘口,长颈,溜肩,圆弧腹,平底内凹。肩置六个桥形系,腹部弦纹上下刻划覆莲瓣纹饰。青绿釉微带黄色,釉层较薄,晶莹透亮,有细小开片,釉施至腹下部,有垂釉现象。盘口壶为古代盛贮器,三国至隋代流行。三国时期盘口壶的盘口和底较小,底多为平底,上腹特大,肩部附双系,东晋以后盘口加大,颈增高,腹部修长,底微内凹,系由银锭式、半环式演变为桥形式,隋代器腹更加颀长,系多呈条状。此件青瓷盘口六系莲瓣纹壶系1984年出土于有确切纪年的隋开皇三年墓中,该墓位于汉、三国合肥故城的近郊,墓志上有“小居合镇”,“合镇”可能指的是合肥。伴出的还有铜钱、铜带扣、金环、银叉和陶俑、陶动物、陶模型等。该墓出土的青瓷盘口壶有两件,另有七件为青釉碗,均为隋代寿州窑产品。隋代寿州窑址在淮南市,以管家嘴为代表,当时亦称淮南窑,生产青瓷四系瓶,高足盘、盘口壶、小口罐等器物,有贴花、印花、划花装饰,主要饰于瓶、壶、罐上。划花有弦纹、弧纹、波浪及莲瓣纹,印花多为小朵花纹,贴花有卷草纹等,有的器物上兼用几种装饰。隋代青瓷无论南北方产品都比较厚重粗犷,艺术风格受北朝影响较大,由于时代的进步,隋代青瓷比北朝青瓷清秀,但比南朝青瓷浑厚,其更多地注重线条的圆润,在工艺水平方面也有所提高。此青瓷盘口六系莲瓣纹壶则体现了这些典型特征。隋 青瓷龙柄鸡首壶高44.5,口径11,底径15厘米1977年无为县出土现藏无为县文物管理所壶盘口,细长颈,椭圆腹,平底,鸡首形流,双龙鋬。颈部装饰三圈凸弦纹,肩部两侧对称置双系。器腹上下刻划仰覆莲瓣纹,中间饰圆形戳印纹一周。器身施大半釉,釉为玻璃质感强的半透明青釉,胎灰白色,厚重坚硬。鸡首壶又称鸡头壶、天鸡壶。晋时称“罂”,以鸡头作流而得名。鸡首壶自西晋出现以后,到隋代更为普遍,是南方青瓷主要产品之一,也是当时仿动物时尚的一种表现。它的造型演变经历了一个从简单到复杂,从模拟自然与实用、美观相结合的过程,最早的鸡首短小无颈,与头部相对的部位贴一鸡尾,捏塑的鸡头活灵活现,但并不通壶身,因此不能出水,纯为装饰物,到了东晋,鸡头部位捏塑成连首带颈状,鸡首的壶口大部分与壶身相通,其嘴形也由尖形改为圆形,以便出水,这时的鸡尾加长了,由装饰物改成一曲柄,柄上端与壶口相接,便于手握。南朝至隋代,鸡首壶体型瘦长,把手高出壶口,鸡头昂首张口,栩栩如生,除单鸡首外,尚有双鸡首,双龙把手及附加堆贴瑞兽的装饰,构思极为巧妙。此件双龙鋬鸡首壶,体型之高大,装饰之精,可谓隋代鸡首壶之冠。唐代 寿州窑黄釉执壶高23.2厘米,口径10.4厘米,底径9.6厘米1959年泗县出土现藏安徽省博物馆执壶在唐代又称“注子”,是当时较流行的一种酒具。喇叭口,短颈,鼓腹,八棱短嘴,双系,与嘴相对的一边置曲柄。寿州窑黄釉执壶除造型工整,制作精良外,其最具特色的是纯正的蜡黄釉色,光滑匀净,系寿州窑烧制的代表作品。这件黄釉执壶釉色之所以纯正莹润,十分美观,与施护胎釉有很大关系。护胎釉又称“化妆土”或“瓷衣”。它是由白净细腻、含铁量极少的瓷土配制而成。在瓷器入窑熔烧前,先将其施于胎体表面,然后再施表层釉,这种先上化妆土的技法,既可以掩盖胎料因杂质未除净而泛出的杂色黑点,又可以克服瓷器表面粗糙或凹凸不平的缺陷,提高釉色莹润和玻璃质感。寿州窑生产的黄釉瓷器都使用化妆土,再加上釉中含铁量适当,用氧化焰烧成。寿州窑位于安徽省淮南市大通区上窑镇,该地在唐代归寿州所辖,故名寿州窑。寿州窑始烧于南朝,盛于唐代。其隋以前烧制青瓷,唐代改烧黄釉瓷,并兼烧黑釉瓷。黄釉又分蜡黄、鳝鱼黄和黄绿等色。产品不仅有执壶,还有碗、盏、杯、盆、钵、罐、枕及玩具等多种,寿州窑黄釉瓷器具有独特的风格,闻名于世,唐人陆羽在《茶经》一书中就有“寿州瓷黄,茶色紫”等记载。隋代 青釉盘口四系印花壶高40厘米 底径16厘米1982年合肥市北门白水坝菜场出土现藏安徽省文物考古研究所青釉盘口四系印花壶,盘口,长颈,溜肩,肩部竖置对称双股泥条制成的竖系。腹外鼓,腹以下渐敛,近底处外侈,平底。青灰胎,胎质较细,胎骨厚重。施釉至腹部,釉色青中泛绿,近底处局部粘釉,釉面有开片纹,施化妆土。从头至腹,用当时流行的模印印花工艺饰五层纹样,颈、肩部为朵花与草叶纹相间排列组成的两层带状纹,线条较宽;腹部为两层变体覆莲瓣纹夹一层忍冬纹,每层纹饰均以弦纹相隔,线条纤细柔美。该壶应属隋代淮南窑产品。一般来说,唐代寿州窑的产品胎质较粗,釉色大多发黄。而其前身隋代淮南窑的产品为青釉,胎质较细腻,釉水也较为光洁,并常常带有模印、刻划、贴等装饰工艺,瓷器产品的质量反而比唐代产品为好。其在造型与北方窑有些相同,而装饰风格又具有南方瓷窑风格,这是淮南一带当时作为南北交通枢纽之地,南北方经济文化在此相互交融所致。整件器物模印花纹丰富,朵花纹与草叶纹穿插装饰,给人以饱满、挺拔之感,具有很强的艺术效果。由于胎体成型水平较高,胎面打磨较光滑,因此釉面很平润,釉色柔美,玻璃质较强。另外腹部刻饰两层变体覆莲瓣纹夹一层忍冬纹,给人以简练、疏朗的感觉。一件器物上巧妙的运用宽细线条的组合使花纹富於变化,这样的装饰技法在隋代器物中并不多见,其整体在雄伟中透着秀气,带给我们美的享受。这件青瓷器物无论在早期寿州窑瓷器中还是在全国各地的隋代瓷器中,都应是一件难得的佳品。西晋 青瓷辟邪高7.0,长12.5厘米1989年霍邱县孟集镇墓葬出土现藏霍邱县文物管理所此器呈蹲狮状,为圆雕作品。四肢蹲伏于地面,昂首挺胸、鼻孔朝天、张口呲牙、双耳翘起,两眼睁大看向斜上方,眉毛弯曲梢部上卷。面部两侧及颔下以堆贴和刻划等手法表现出胡须,体部刻划出细密的体毛。背部有一圆柱形插管与体内相通。从插管后沿背脊至尾部有一条凸线。尾巴为堆贴而成的蕉叶形开叉花尾。胎色灰白。体表施青釉,釉质莹润,瓷化程度较高。足底无釉。其产地仍应为浙江上虞绍兴一带。辟邪是古代传说中的神兽,是人们以狮虎之类大型猛兽为原型而加以夸张变化衍生出来的神物。古人认为其可以避除邪祟。辟邪的形象流行于六朝时期。在西晋时期就流行这种青瓷辟邪。对于其用途,有人认为是烛台,有人认为是水注等等,至今并未定论。实际上其作用更可能是在精神的层面上,即作为随葬品为墓主的亡灵起避除凶邪的作用。到东晋以后,青瓷辟邪已很少见,而到南朝以后,辟邪则变化成为王侯墓前的石刻神兽,其形体也高大起来。西晋 青瓷唾盂高9.7,口径9,腹径11.7,底径8.5厘米1992年4月宣州市城区外贸巷墓葬出土现藏宣州市博物馆盘口外侈,颈粗短。肩部有台阶,腹部圆鼓较扁矮,圈足外撇。肩部饰一圈戳印的连珠纹,连珠纹上面有一圈刻划弦纹,下面有二圈刻划弦纹。腹部有四个铺首,为模印堆贴而成,沿腹部一周成等距排列。铺首间饰四组三角形图案,每组图案又为:内部模印斜方格纹,周边戳印连珠纹。下腹部饰一圈刻划弦纹,弦纹以下再饰一圈戳印的连珠纹。胎灰白色,器体内外均施青釉。烧成温度较高,瓷化程度好。釉色纯正均匀,釉质莹润。其仍应为浙江上虞绍兴一带青瓷窑场产品,用途为生活中的卫生用品。其造型端庄大方,纹饰精美,烧造质量高,是西晋青瓷器中非常难得的精品器物。南朝 寿州窑青瓷贴花罐高22.5厘米、口径11.1厘米,底径9.5厘米1982年寿县出土现藏安徽省博物馆直口,鼓腹,平底,肩置八系。器胎为灰白色,胎体厚重,釉淡青泛黄,积釉处呈青褐色,器内满釉。器外施釉不及底、罐下部有流釉形成的腊泪痕,釉玻璃质感强,且有细小开片,通体用两道凸弦纹相隔,形成三层图案,第一组肩部饰八只莲蓬和八个朵花纹交错排列围贴一周,中间一圈为十只奔跑状的幼虎和十个莲蓬相交排放,最下层是菩提等植物纹样。装饰上除用了一些堆雕和粘贴等技法外,主要采用模印贴花,即先用模子制出花纹,再用浆水堆贴在未上釉的器胎上,成型后的瓷器具有很强的立体感,犹如浮雕作品,使整件器物造型更显粗犷、庄重,这种装饰与造型合为一体,各自发挥其效果与特长,体现了六朝青瓷的杰出成就。佛教在汉代开始传入我国,佛教艺术也就随之而来,在三国、两晋的瓷器装饰上已有所表现。六朝以来,我国青瓷从造型到装饰花纹方面受佛教影响更大,从这件寿州窑六朝青瓷罐上装饰的莲蓬、菩提等植物花纹中可略见一斑,从而创造了不同于前代的新风格。我国是瓷器的发明国,早在商周时期就出现了原始青瓷,但真正造型多样、装饰丰富的成熟青瓷要到魏晋南北朝时期才出现。此时生产的青瓷,无论是从胎釉原料的选用、成型、施釉方法、窑炉结构和装烧技术方面都有了明显提高,是青瓷生产上的一个飞跃。因此,它是我国瓷器发展过程中的一个重要阶段。而这件美观实用的寿州窑瓷器,更是六朝青瓷中的佼佼者。西晋 青瓷簋高15.5,口径24.5,底径15厘米1992年4月宣州市城区外贸巷墓葬出土现藏宣州市博物馆直口、圆唇、圆弧腹。圈足为喇叭形。腹外壁饰两条弦纹,上面一条为凸弦纹,下面一条为刻划的细弦纹。圈足上也饰有一条弦纹。体内外均施青釉,口沿以下有流釉现象。釉面光亮,质感较强。胎灰白色,是浙江上虞、绍兴一带的产品。簋原为青铜器造型,是周代礼乐制度中最重要的器型之一。其用途是饮食器中的盛器,与鼎配合使用,按其数量与规模以显示使用者的等级地位。到西晋时代,周礼制度早已荡然。这种青瓷器只是仿青铜器的造型而已,在使用上也只是一般的食物盛器,早已不具备政治上的含义了。此簋形体大,质量上乘,是西晋青瓷中的精品。西晋 青瓷楼阁人物堆塑魂瓶高42、底径17厘米1998年当涂县太白乡西晋墓葬出土现藏马鞍山市博物馆此件又可称为谷仓罐。侈口、短颈、溜肩、平底。从罐口沿内向上为堆塑作品,堆塑起三层楼阁。在一层楼阁两侧有双阙,双阙背后环坐胡僧,为头戴尖顶帽、跪坐、双手交抱胸前的形象。胡僧与门阙之上堆塑出众鸟簇拥楼阁的场景。除二层楼阁房顶部有一只鸟为面向外展翅欲飞的形象外,其余的众鸟均面向内,昂首展翅层层翔集于楼阁周围。在罐肩部堆贴或刻划出一圈人物与动物的图案。堆贴的图案有坐佛,羽人骑马、鱼、青蛙等,线刻图案有飞鹤和熊等。该罐胎体灰白,体外施青釉不到底。其仍应为浙江上虞、绍兴一带所产。从此罐身上我们可以看到早期佛教文化传入中国后与地方传统文化相融合的痕迹。罐上雕塑的建筑是中国的传统样式,贴塑或刻划的各种飞禽、走兽、鱼鳖之类图案也都是常见的本土动物形象。尤其是在青蛙右侧的一条弯腰爬行的动物,有人认为是龙的形象,其实是浙东沿海滩涂上弹涂鱼的形象,更是乡土味十足。而环坐的胡僧及罐肩上贴塑的坐佛形象,则是外来佛教文化的产物。三国 吴 青瓷虎子高17.4、长22.4、口径6厘米1996年1月马鞍山市东苑小区东吴墓出土现藏马鞍山市博物馆器物是用圆雕手法制成,通体做成伏虎状。体态丰满。虎头做很写实。仰首向天,大张圆口,耳、目、鼻、獠牙、鬃毛一一交代清楚。背部有细长条提梁,提梁末端的屁股上堆贴有小尾巴。腹部两侧以戳印和刻划的手法画出飞翼。同时以刻划的手法表现出前胛、后胛和四肢的足爪。通体施青釉,足底部无釉。虎子的用途一般认为是溺器,也有人认为可以做花浇使用。青瓷虎子最早见于东吴时期,是六朝青瓷中的常见造型,以西晋以后为多见。其造型规律是:早期壶体呈蚕茧形,虎头部分雕塑的很写实,腹部常刻有飞翼。西晋以后逐渐减化,除有的腹部仍有飞翼,足部可见蹄爪外,口部上端已不见写实虎的形象。东晋以后形体缩短近圆形,已经完全不见虎的形象了。此虎子形象写实,传神生动,是六朝早期青瓷虎子的典型器物。三国 吴 青瓷鸡头罐高20.8、口径13.3、底径15.2厘米1998年7月马鞍山市金家庄区寺门口东吴墓出土现藏马鞍山市博物馆器型较扁矮。短直颈、鼓腹、下部斜直收较紧,平底内凹。颈部至肩部共施六道弦纹。在肩部等分安置四处附加堆塑物:两个蝴蝶状耳对称安装。与两耳方向呈垂直交叉的另两处分别为鸡头和鸡尾。鸡头无颈,紧贴在罐的肩部。鸡冠斜挺起。应为公鸡造型。鸡口张开。口腔与罐腹内相通,成为流状装置。鸡尾较小,呈弧形下垂状。该罐胎体灰白,体表施青釉不及底。产地应为浙江上虞、绍兴一带所产。在六朝青瓷中,以鸡头为装饰者很常见,但一般都是装饰在壶类器物上,称之为鸡头壶,装饰在罐类器物上则很少见,特别是在东吴时期的青瓷罐上装饰鸡头则更为稀少。六朝青瓷器的造型规律是:早期器物形体扁矮,以后逐渐增高,晚期瘦高。其鸡头的造型规律也是如此:早期鸡头无颈,中期以后的鸡头有颈,鸡冠直挺越来越高大。此罐形体扁矮,鸡头也是矮小无颈,反映了六朝青瓷器中早期器物的典型特征。三国 吴 青瓷羊高21、长33,2厘米1996年9月马鞍山市雨山区朱然家族墓出土现藏马鞍山市博物馆这是一件十分难得的六朝青瓷羊圆雕作品。羊呈卧姿、四足卷曲、躯体丰肥。头顶部有一圆孔,羊体中空。腹部饰有模印的宽菱形网格纹带,带两边各有一道弦纹。羊脸上有几条较直的划线,可能象征为拴羊的绳子。颈部背部及臀部有一些划出的斜线纹,应表示体部长有羊毛。胎色灰白,通体施青釉。其产地仍应为浙江省上虞、绍兴一带。在传统文化中,羊历来被视为吉祥的象征。所谓“吉祥”者,即吉羊。此羊神态安祥,生动传神。双角盘于脑后。双耳挺直有力。头微昂、双目睁开、口轻度张启、舌微翘、鼻息吸缩,我们似乎可以听到它在轻声咩叫,感受到祥和的气氛。足见当年雕塑者把握分寸的艺术功力。此羊出土于朱然家族墓中。墓葬早年被盗,墓主不清。按其墓在朱然墓右前方且二墓结构相同,出土文物风格一致。根据古代墓葬制度中的昭穆关系,其应为朱然的儿子辈,仍为吴墓。故此羊应为东吴晚期之物,是六朝早期青瓷的标准器。在东吴西晋时期,青瓷羊造型很常见,但型体一般都很小。此羊形体大,雕塑水平高,是这一时期非常罕见的作品。三国 吴 青瓷卣形壶高22.3、口径11.4×10.3、底径12.8厘米1996年6月马鞍山市雨山区朱然墓出土现藏马鞍山市博物馆此壶器型仿青铜器中卣的造型。椭圆口,短直颈,颈下有一椭圆形平台。扁圆腹,最大径在下腹部。圈足外撇、底内凹。肩部饰四组压印纹饰,自上而下分别为連珠纹,菱形网格纹,連珠纹和锯齿纹。每组纹饰之间均以弦纹相隔。在圈足上亦饰一组菱形网格纹,肩部四周对称有2对铺首。其长径方向的铺首在耳下,兽头较大有双角,为圆雕羊首形。短径方向铺首较小,为模印兽首堆贴而成。在六朝青瓷中,这种造型的器物非常少见。此壶胎色灰白,瓷化程度较高。通体施青釉,发色纯正均匀,应为浙江省上虞、绍兴一带生产的六朝青瓷精品。六朝青瓷是我国瓷器发展史上的第一个高峰期,而吴则是六朝中的第一个朝代。此壶出土于吴国右军师左大司马当阳侯朱然墓中,因此可以明确成为早期六朝青瓷的断代标准器物。同时其作为当时国家上层统治集团少数核心成员所使用的器物,表现出来的造型独特,装饰精美,烧造质量高,数量稀少等特点也是很自然而然的。东汉 酱釉罐高24、口径16.9、底径14厘米1972年淮南市谢家集区九里岗墓葬出土现藏淮南市博物馆该罐口微敛,短颈,丰肩,平底微内凹。器体表面饰网格纹,薄胎,体内外通施酱褐色釉,底部无釉,体外腹部以上釉层较厚,釉面光亮,下部釉层薄,釉面光亮度稍差,烧造温度较高,敲击有金属声。此罐出土于东汉砖室墓中,已经是成熟瓷器,我国的瓷器成熟于东汉后期,因此其应该是我国最早的成熟瓷器之一。这类瓷器以青釉瓷为多见,酱釉瓷则非常少见。东汉 青瓷四系麻布纹罐高35.8,口径17.4,底径18.5厘米1970年舒城县出土现藏安徽省博物馆罐敞口,圆肩,椭圆形腹,平底微凹。肩附四横系,颈肩部饰凹弦纹和波浪纹,腹部满印细麻布纹。胎质坚硬,色灰白,淡青色釉,釉层较薄,有流釉现象。此器造型端庄大方,纹饰规整朴素。所饰麻布纹是陶瓷装饰的原始纹样之一,即器表呈现的纤维织物印痕,具有一定的传承性。其出现初期并非有意作为装饰纹样,只是制陶时所用垫布留在器物上的痕迹,新石器时期即有这样的麻布纹。商周原始青瓷和印纹硬陶上的麻布纹,则是人们有意作为装饰纹样,用拍印方法制成的。东汉陶瓷器继续流行麻布纹,其与网纹用途近似,所不同的是在装饰处理上不同,网纹多出现在器物的肩部,麻布纹则往往器身通体皆是。中国瓷器发明以来就开始有青瓷,从商代中期的原始青瓷到东汉时期青瓷摆脱原始状态,进入早期成熟阶段,开始出现青瓷独盛,经久而不衰的局面。此件青瓷四系麻布纹罐,可谓东汉成熟青瓷的大件之作。西汉 红陶鼎高18.7、口径8.4厘米1991年固镇县濠城镇墓葬出土现藏固镇县文物管理所该器主体部分略呈扁圆形,双耳较高立于肩部,有盖,盖钮较长,钮顶呈喇叭形。器腹有一圈圆形宽沿,三兽足外撇。其耳部造型较别致,为高耳外撇,中间挖立式槽,耳外侧有模印的兽面纹和乳钉纹,肩部及腹部宽沿上刻划水波纹,足外部模印出一条竖棱。红土胎,体外施白陶衣,部分已脱落,且现存的白陶衣颜色发黄。该鼎出土于濠城镇垓下村,这里是楚汉相争时垓下决战之地,入汉后一度成为洨国(侯国,吕后之侄吕产的封国)的都城,诸吕灭后废为县,这里汉墓群规模很大,经常出土汉代陶器。但此鼎造型别致精美,却是汉代陶器中所罕见的。春秋 原始青瓷虎形器高23.5,口径8.8,底径16.2厘米1959年屯溪市西郊出土现藏安徽省博物馆此器以虎首为流,兽形提梁,器口、腹及底均作椭圆形。器身上部刻划曲折纹,下部刻划竖线纹和菱形纹。灰白色胎,淡黄色釉,釉薄而均匀。经理化测试表明,这一时期的瓷器已和以后各时代生产的瓷器没有本质的区别,但因属明火烧造及烧成火候不够高等缘故,常见有些器物有生烧和剥釉的现象。此虎形器就显得胎釉结合不够紧密,且釉较薄,并有剥釉现象。虎形器迄今发现最早为新石器时代的良渚文化的黑皮灰陶器,虎子用途有水器与溺器两说,因其形似卧伏之虎而名。质地为漆、铜、陶质的,多出土于先秦墓中,青釉、黑釉瓷虎子多流行于汉至南北朝时期。该虎形器造型新颖,全器就像只生气勃勃的老虎,张口、翘尾,极为生动。它不仅装饰有奔虎状提梁,还把器物的流塑成虎首的造型,可谓独具匠心。它为人们研究早期虎子的器形提供了难得的实物资料。西周 原始青瓷瓶高14.6,口径4.6,底径7.7厘米1965年屯溪市西郊3号土墩墓出土现藏安徽省博物馆瓶小敞口,短颈,瘦肩,深腹,圈足,肩置双系。主体纹饰为凸弦纹,肩腹间装饰斜线纹带,纹饰规整,排列有序,整体给人一种调和、单纯而又细腻的稚拙美。黄白色胎,青黄色釉,釉层较薄且均匀光润。青黄釉料是以氧化钙为主要助熔剂的高温釉,着色剂是三氧化二铁,由于火焰气氛的影响,多呈青中偏黄或黄褐色。此器型新颖别致,在同时期原始瓷中较为少见。屯溪市西郊共发掘西周时期土墩墓八座,出土原始瓷三百多件,这类造型只此一件,它出土于三号墓中,三号墓共出土原始青瓷八十九件,器型多样,是八个墓中出土原始瓷最多的,主要品种有鼎、豆、盂、尊、盉、壶、罐、瓿、缽、盘、碟、杯、瓶、禁和漏斗等。这批瓷器胎料都属高岭土,与安徽省祁门县的瓷土近似,属南方青瓷系统。目前从器物出土情况和窑址调查看,原始青瓷产区以长江以南为主,其中浙江的江山、绍兴和萧山地区比较集中。屯溪土墩墓出土的原始青瓷为研究中国原始瓷产地等一系列中国陶瓷史上重要课题提供了宝贵资料。西周 原始青瓷盉高13.9底径8.8厘米1965年屯溪市西郊3号墓出土现藏安徽省博物馆盉形如扑满,造型别致。顶端作兽首状,上腹一侧有流,另一侧附扳手,全身环绕弦纹,青黄色釉,釉面光亮,造型古朴端庄。盉为古代盛贮器,一般都作酒器。新石器时期开始出现,直到汉代仍有生产。此件原始青瓷盉,其流与腹部不相通,应为一种陪葬明器。该墓共出土原始青瓷盉三件,此件从造型、纹饰、釉面方面均较完美。弦纹是一种主要而又最普通古老的装饰纹样,早在新石器时代,就被人们惯用,形式有宽、细弦纹和凸、凹弦纹之分,进而从美化陶器衍用到瓷器上。屯溪西郊西周土墩墓出土的原始青瓷装饰最多的纹样即为弦纹。原始青瓷是中国瓷器萌芽时期的产物,它和以后成熟的瓷器比较具有不少原始性,如瓷土不够纯净,含杂质较多,胎体孔隙度大,釉层不够均匀漂亮等。它最早产生在商代,西周时期的原始瓷器在烧制技术和器形方面,比商代已有显著进步。安徽屯溪西郊出土的几百件原始青瓷器,数量多、品种丰富,反映了自商代出现原始青瓷以来,到西周时期生产技术的不断提高。原始青瓷的出现亦表明了中国的陶瓷业已经完成了从陶到瓷的过渡。西周 原始青瓷禁通高11.6,小盂高1.8—2.5,口径4.5—5,底座高3.5,底径11厘米1965年屯溪市西郊3号土墩墓出土现藏安徽省博物馆“禁”是承酒尊的器座,多为青铜制品,器形以方形或长方形常见。《仪礼 土冠礼》有“两庑有禁”的记载,为承尊器。此原始青瓷禁大致是仿青铜禁之用途,一个圆形底座附五个小盂。盂敛口,鼓腹,平底,肩部贴三对小泥饼如钮,通体装饰凸弦纹,底座面平,中空,喇叭形高圈足,四个盂粘贴在器座上,中间一个悬空突起,粘在四个盂的口沿上,座上也饰凸弦纹,灰白胎,青釉偏黄。原始青瓷一般用1200℃的高温烧制而成。这类器物在上世纪五十年代以前尚未被人们认识,一度曾有“釉陶”、“青釉器”等不同名称,现国内外陶瓷界多数人都已用“原始青瓷”来命名,但也有少数人仍沿用“釉陶”,国外亦有称为“炻器”的,器物造型多是尊、罍、簋、壶、匜、盂、豆、罐、鼎、杯等盛器。原始青瓷禁还是很特殊的器型,此器在三号墓中出土,共出土了两套,另一套器座上有七个盂,这是屯溪西郊八座西周土墩墓中出土的仅有者。西周 原始青瓷尊高17.3厘米,口径17厘米,足高3.4厘米1959年屯溪市西郊西周1号土墩墓出土现藏安徽省博物馆喇叭形口,短直颈,鼓腹,喇叭形足。肩部堆贴卷云纹,颈腹部饰水波纹和斜方格纹。造型独特,纹饰优美。胎体灰白,色调均匀。据测试该尊所用原料接近当地瓷土。屯溪、祁门是安徽出优质瓷土的地方,因此,这件瓷尊可能是当地生产的。釉色为青黄,玻璃质感强,釉层不匀,说明当时釉料配比工艺还不够成熟,釉在胎体上有明显的剥落现象,这是釉层和胎质没有很好结合的原因,釉面开裂之后容易剥落。釉层颜色较深,是因为釉中铁的含量较大引起。如果青瓷釉中含铁的成分控制恰当,以还原焰可以烧出美丽的青绿釉,而含铁量过大,釉层加厚则会烧出黑釉瓷。此尊的作法,是采取分段制作,即制坯时托出上下两部,然后两部分粘接起来,尊为陶瓷容器,亦作祭器,在商周时专作酒器。另在七号墓和八号墓各出土了一个印纹硬陶大口尊,造型宏伟。为研究商代以后陶瓷尊的演变提供了实例。屯溪西周八个土墩墓共出土了二十余件原始青瓷尊,但此种造型和纹饰的只此一件。新时器时代 黑陶壶形器通高13.2厘米1979年潜山县王河镇薛家岗遗址出土现藏安徽省博物馆泥质黑陶,器表磨光。器身分为三部分,长纽、扁腹、高圈足呈一整体,腹顶中部用两根泥条钮成一个近似双手钩圆环的长纽,纽下部有圆孔。壶中部直腹,上、下部折收,肩部纽旁开1个方形口。喇叭形高圈足,圈足上刻八圈凸棱,棱中间饰等距离圆孔3个。陶器制造业是薛家岗文化中最主要的门类之一,薛家岗文化的陶器以夹砂红陶、夹细砂或泥质灰陶、泥质黑陶占绝大多数,另有少量泥质夹植物壳或蚌末陶颇具特点。这件陶壶陶质较坚硬,打磨光亮漆黑,陶衣易脱落。它的艺术性,表现在器物独特的造型和雕塑装饰,具有着浪漫的想象空间。近似双手钩圆环的造型显得十分生动、活泼,整体又带有一种神秘怪异的意味,抽象而又夸张。是薛家岗文化陶器中最具特色者。新时器时代 黑陶折腹壶高14.4、口径10.4厘米1979年潜山县王河镇薛家岗遗址出土现藏安徽省文物考古研究所泥质黑陶,直颈稍敞,圆腹,矮圈足。壶颈下部饰凸棱1圈;肩上部饰凸棱3圈,腹至圈足等距离饰凸棱6圈;肩腹凸棱之间等距离刻划近似“”几何纹饰7个;圈足足沿刻对称短凹槽4组,其中两组各4道相对称,另两组各2道相对称。其胎质细腻,表面涂一层黑皮,再加工磨光,黑色磨光发亮。薛家岗文化的时代约在距今5000-6000年之间,主要分布于大别山东南麓两侧的山前或平原地带,在长江流域新石器时代考古研究中占有重要地位。该黑陶壶表面涂一层黑皮,再加工磨光,证明了薛家岗先民的制陶工艺已发展到较高的水平。其通体突显8道凸棱,作纵向排列,一行紧挨一行毫不错乱。上半部分刻划的“”几何纹饰绕器物一周,刻划纹饰布局均匀,线条清晰流畅,刻工刚劲有力,造型庄重典雅,十分美观。7个“”几何纹饰均匀的围绕在黑陶周围,带有强烈的韵律和动感,并将原始巫术礼仪中的挚热与情感,积淀在这线条的纹饰中,使这种线的形式充满了大量的原始内容和丰富含义。此件器物是薛家岗文化具有浓厚地域特征的标准器,既是实用生活器皿,又是制作精美的装饰艺术品,是安徽新石器时代文化遗物中一件不可多得的艺术佳品。新时器时代 红陶球直径8.8厘米1979年潜山县王河镇薛家岗遗址出土现藏安徽省博物馆该红陶球制作精细,体内中空,内有七个小陶丸。器表共钻14个较大的圆孔,圆孔外缘均饰1圈圆圈。其中6孔呈立体十字形分布,每两孔间各以三道篦点纹相连,形成8个三角形区域。每个三角形区域的中心又各饰较大圆形孔1个,孔周围再饰3组篦纹呈三角形,每组三角形篦纹中间又竖向用1道篦纹分割。该陶球是薛家岗遗址最有特点的陶器之一,其出土数量较多,特点鲜明。目前这件红陶球是薛家岗遗址出土陶球中最大者,也是长江中下游新石器时代文化遗址中发现的陶球中最大最完整的一件。该器物的用途,目前还不太清楚,较集中的有两种观点:一种认为是儿童玩具,另一种认为是远古时代祭祀用的工具,也有个别专家认为是类似纺轮的纺织工具,但这些仅仅是推测,准确含义目前仍不清楚。位于四川省长江流域的新石器时代大溪文化遗址出土了大量制作精美的镂空红陶球,可以说是目前发现红陶球最早的地区。另外,稍晚一些如湖北省新石器时代屈家岭遗址文化中,也出土了一些红陶球,说明在长江流域新石器时代文化中存在着相互的传承交流及依存关系。陶球全身布满由篦点纹组成的三角形图案,并围绕在圆孔之间合理的分布,显示出一种神秘的意味。其所传达出来的艺术风貌,让人感受到它的生动活泼,是一件难得的艺术品。新时器时代 红陶纹面人头像高6.3厘米1986年11月蚌埠市北郊双墩遗址出土现藏蚌埠市博物馆左耳残缺,右耳有一穿孔,陶色为红褐色,陶质为夹砂陶。双眉粗长,鼻高直,眼、口皆系刻划而成,双颊圆润,面部左右横排各戳5个小孔。额头中央有圆圈状纹饰,形象塑造简练明快,展现出质朴、健康的美。双墩遗址位于蚌埠市淮上区小蚌埠镇双墩村,是淮河中游地区一处具有代表性的新石器时代遗址,1982年至1992年由安徽省文物考古研究所与蚌埠市博物馆先后对其进行了三次考古发掘,文化遗存非常丰富并具有很强的特征。1991年国家文物局在安徽召开“苏、鲁、豫、皖”考古工作座谈会,与会专家学者考察了由该遗址并对这一新的文化内涵给予肯定,认为在淮河流域中游地区存在着一种以双墩遗存为代表的新的新石器时代考古学文化。这件红陶纹面人头像经碳14测定距今7300年左右,是迄今为止考古发现的最早的人象陶质雕塑品之一。与此类似的有1983年于辽宁凌源牛河梁红山文化祭坛遗址出土的“女神”头像等。该头像塑造了新石器时代早期的一个青少年形象,面部带有神秘的微笑,两颊戳印对称的5个小圆点应为纹面的装饰。在头像的额头正中有一同心圆纹饰,说明早在7300年前,淮河边的先民们就已有纹面的风俗。这件雕塑的塑造手法粗犷、简练,写实中有夸张,集南方秀美与北方雄浑为一体,很有原始艺术的趣味和神秘感。代表了7千多年前双墩人智慧的结晶。是淮河流域陶塑艺术的代表之作,也是淮河古老文化的象征。<

网络热门关键词

  • 1、愤怒的绵羊
  • 2、好奇害死猫节目
  • 3、青帝文学网
  • 4、穿越之种田吃肉
  • 5、聚宝铃
  • 6、关东异志
  • 7、依依成网人网站
  • 8、蓝焰忽悠赵芬
  • 9、鸿影雪痕
  • 10、爱的被告国语
第一中学——为您搜集全国各地一中网站信息联系方式。
网站简介 | 联系方式 | 网站地图 CopyRight 2014 www.15033.cn,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