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主页-校园新闻

【独家分析】2020年江西省中考语文试题评析及2020年中考语文备考策略

发布时间:2021年9月17日责任编辑:李小花来源:环球网

2020年江西省中考已经落下帷幕了,我们第一时间邀请省内名师对试题进行深度解读。今年的试题有哪些亮点?今年的命题对即将迈入初三的师生有何启发?2020届学生应如何进行备考,可采取哪些科学有效的备考策略?请看看名师是怎么说的。

2020年江西省中考语文试题是推行部编版语文教材后的首次中考命题,试题紧扣《义务教育课程标准》《江西中考考试说明》及部编版教材进行命制,在整体上继承了近年江西省中考语文试题的风格,又进行了一定程度的创新,对学生语文能力和语文素养进行了比较全面、合理、有层次性的考查。

一、2020江西中考语文试题整体情况分析

2020年中考语文试题在试题结构上与2020年《考试说明·样卷》一致,与2020~2020年中考试题结构一致,试题包含四个部分,其内容和赋分如下:

语言知识及其运用 10分

古诗文阅读与积累 24分

现代文阅读 30分

综合性学习与写作 56分

试题不仅在卷面结构上保持了稳定,命题的原则和精神也一以贯之,试题面向全体学生,体现义务教育的性质,真实、全面地反映初中毕业生在语文学科学习目标方面达到的水平;材料比较精当,题干设计科学规范,符合语文学科自身的特点,符合语文课程标准的要求,也体现了部编教材的精神,既能引导学生丰富语文积累,培养语感,发展思维,提高审美情趣,正确地理解和运用祖国语文,培养探究能力和实践能力,又充分发挥了选拔与导向两种功能。

具体解读如下:

1. 重视语文基础知识的积累, 突出能力考查。

语言知识及其运用、古诗文默写立足于课内,其中字音、字形、成语运用、病句辨析和古诗词默写等知识点取材于教材。试题将语文的人文性与工具性相统一,体现了语文在提高学生整体素质方面的地位和作用。

第1题字音字形题所选词语,第2题词语运用题所选成语,第12题古诗文默写所选名句均来自课文,题目设置虽然比较容易,但是涵盖的内容却非常丰富。这也在昭示着我们在综合复习的时候不能舍本逐末,要以课本为纲。

另外值得注意的是,现代文阅读第二篇选文选用了我国着名语言学家、语文教育专家王力先生的《谈语言》,本文作为阅读材料,一方面立足于考查学生文本、文体阅读的能力素养,另一方面,可以给学生语文学习特别是语言基础知识的学习以原则性指导,很好地体现了语文的人文性与工具性相统一的特点。

2.分享自然美景,注重阅读体验。

古诗文阅读选材是韩偓的《春尽》和郑獬的《春尽》。韩偓的《春尽》这首诗描写景物具体形象,真实地描绘出春天雨前农村的美景,有很大的艺术魅力。通篇扣住“春尽”抒述情怀,由惜春引出身世之感、家国之悲,一层深一层地加以抒发,而又自始至终不离开春尽时的环境景物,即景即情,浑然无迹。郑獬的《春尽》写的是暮春时节,一位行色匆匆的旅人在返家途中所见到的景色和心理感受,不尽之意寓于景物描写之中,明快自然,工丽整饬,颇有唐人风调。试题以客观选择题的形式,从正确理解诗歌内容,赏析诗歌意境、语言和表达技巧分别设题进行考查,符合初中学生的阅读水平,降低了难度,同时可以培养学生古诗阅读鉴赏的思路和素养,为其独立鉴赏打下坚实的基础。同时,这些内容都较好地体现了考生通过阅读“能有自己的情感体验,从中获得对自然、社会、人生的有益启示”的新课程要求。考生除了要具备一定的阅读能力,还需要有较高的语文素养和基本的情商素养,才能读懂作者当时的心情和所要表达的意思。

3.加强引领,侧重素养,突出语文学科的正面导向作用。

语文学科以其独有的文化特性与情致,承担着传承文化、立德树人的责任使命。2020年文言文阅读取材于《史记·季布栾布列传》,选文表现了季布刚直不阿、见微知着、明辨是非的性格特点。考生可以从古代正面历史人物身上汲取人格涵养,树立为人处世的榜样。江西省中考语文试卷一直努力地通过引导学生读懂文本、完成试题,实现能力考查和思想教育的双丰收。

4.浸润传统文化,激发学生对传统文化的热爱。

中国传统文化博大精深,以其深厚的历史积淀和人文传统塑造着中华民族的生存方式、感情特质和人格形象。2020年江西省中考语文试题现代文阅读精心选取了极富中国传统文化内涵的散文——吴伯箫的《马》,设题时又与课内吴伯箫的《灯笼》联系起来,《马》和《灯笼》在主旨和文风上有着极大的相通性,考生阅读和解题时要对二者进行密切的勾连,才能最大程度、最快速度地读懂、读透。《马》这篇选文可以让学生在感受美文丰厚文化底蕴的同时,唤起他们对中国传统文化的“自觉自省”,从而激发他们对优秀传统文化发展与繁荣的责任意识。

5.以生为本,注重语言素养,注重思辨。

2020年中考议论文阅读选取的是语言学家王力的《谈语言》,王力先生的《谈语言》是一个谈话记录,因此与一般的议论文不一样,有一种特殊的语体风格。表面看来信马由缰,想到哪儿说到哪儿,然而所说的内容却是一位语言学家所深思熟虑的关于语言运用的基本原则,而且脉络清晰。因而,这篇文章实在是大雅似俗。选取这篇文章,既注重学生语言素养的考查,又注重学生思辨能力的考查,可谓是一箭双雕!

6.创设语文情境,强化名着阅读,注重语言实践运用与自主探究

语文的学习从工具性这一点来说,最终要落实到阅读与实践(口语交际与写作)上,这是一切之中的重中之重,否则流于浅显,流于空泛,流于肤表。语文学习如何助力阅读,如何在现实生活中发挥其交流、交际的作用,这也成为语文素养的核心目标之一。这一点在2020年江西中考语文试题中也得到了体现。在“语言知识及其运用”第5题中,命题者设置了这样的情境:校长向入围“诗词大会”的同学发去了祝贺和鼓励的短信,这位同学该如何正确、得体地回复呢?从选项来看,涉及称谓、名句引用、表达志愿等,考查了学生在现实生活中综合使用语言文字的能力。在“综合性学习”中,题目要求学生以“一位忠实读者”的名义,给名着作者写一封信,交流自己的探究成果。考生不仅要熟悉名着内容,还要有自己阅读探究的心得,同时还要掌握书信这一应用文体的基本格式、语体风貌等,做到表述准确、探究得当、语言得体。从这两道题释放的信号来看,加强课外名着阅读、重视口语交际能力的培养要提到学习计划中,特别是对于2020年中考考生来说,前面阶段学习上缺位的内容要及时补上。

7.写作内容开放,要求严格,强调个性化的真善美表达

2020年中考作文题要求以“钥匙”为题,写一篇文章。“钥匙”这个命题延续了2020年江西省中考作文题“小事”的思路,关注学生的成长,贴近中学生的生活实际,要求考生不仅关注自我,还要关注社会、关注他人,展现个性特长,记录学习成长的足迹。

近十年来,江西省中考作文题都是命题作文或半命题作文,命题人意图通过对文题作必要的限制,以引导学生说真话,谈真情,抒真见。显然,作文命题上的这种限定既是设置适当的审题障碍,又为学生的自主写作提供了有利条件和广阔空间,减少了对学生写作的束缚,鼓励自由表达和有创意地表达,恰恰能更精准地考查学生的写作能力。

戳下面链接查看江西近十年中考作文???

2020江西中考语文作文出炉:钥匙!(附历年中考作文题)

二、2020江西中考语文试题亮点评析

这里所说的亮点,既包括形式上的,也包括内容上的。下面以列举题目的方式进行呈现,便于直观地对比、了解这些亮点。

1.古诗词阅读由原来的一首诗词的考查改为两首诗词的对比阅读。

江西中考古诗词阅读选材以律诗、词为主,绝句这一体裁因信息容量相对较少,不适合两道选择题八个选项表述的设置,因而采用较少。而2020年中考古诗词阅读更是选用了两首同题的七言律诗,将两篇在内容和形式上有一定联系的古诗加以对比分析,同中求异,异中求同。虽然表述错误项设置并不难,但无疑考生阅读的信息量增加了。同题(相同题目或相同题材)对比阅读的形式,是一种有效的阅读方法,同学们在古诗词学习中可以采纳这一方法,既可以深化对诗词的理解,还可以拓展古诗词的阅读积累。

(2020年)阅读下面这首词,完成第6~7题。

临江仙①

[宋]元好问

李辅之在齐州②,予客济源③,辅之有和。

荷叶荷花何处好?大明湖上新秋。红妆翠盖木兰舟。江山如画里,人物更风流。

千里故人千里月,三年孤负欢游。一尊白酒寄离愁。殷勤桥下水,几日到东州!

【注】①1235年秋,词人从济源到齐州,与李辅之两次畅游大明湖。这首词大概写于1238年,当时词人正准备携家由济源回山西太原。②齐州:地名,与词中的“东州”均指今山东济南。③济源:地名,今属河南。

6. 下列对词的内容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词的两片所写,既不同时也不同地,时隔三年人距千里,既有欢快的回忆,也有深沉的怀念。

B. 上片前三句以“红妆”应“荷花”,“翠盖”应“荷叶”,突出了大明湖新秋的景物特点。

C. “江山如画里,人物更风流”是对上片的总结,写出了景物的美好,人物的得意。

D. 下片一反上片欢聚融洽的气氛,转写分离的愁苦和词人急于乘舟奔赴东州的心情。

7. 下列对词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词的上片以“木兰舟”点缀于“红妆”“翠盖”之间,营造出“人在画中游”的美妙意境。

B. 这首词质朴的语言与纯真的情感相辅相成,做到了形式与内容的统一。

C. 词的下片“殷勤桥下水,几日到京州”两句运用了拟人的修辞手法。

D. 这首词借“一尊白酒”寄托“离愁”其写法与杜牧的《赤壁》有异曲同工之妙。

(2020年)阅读下面这两首诗,完成第6~7题。

6.下列对两首诗的内容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两首诗都描绘了暮春时节落花流水,云雨变幻之境,流露出乡村之感,和家国之悲。

B.甲诗首联写诗人因惜春而连日喝酒的行为和醉昏昏的状态。

C.乙诗颈联描绘了山回路转、气象万千的景象,含蓄风趣。

D.甲诗尾联写诗人愧对流莺清晨到西园的厚谊,乙诗写诗人喜于山间宜人之景。

7.下列对两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甲诗融叙事、写景、抒情为一体,情感沉挚动人,乙诗重在写景,情寓景中。

B.甲诗使用“细”“浮”“别”“断”“孤”等词语描写景物,反衬诗人悲凉情绪。

C.乙诗“春风应怪在天涯”运用了拟人的修辞手法,含蓄风趣。

D.甲诗“地迥难招自古魂”表达的心境以陈子昂登幽州台歌所表达的心境有相通之处。

2.现代文阅读,加大文字阅读量,将课内外知识联系起来考查。

2020~2020年江西中考现代文阅读字数统计

根据以上统计,2020年江西中考现代文阅读选文文字阅读量有较大幅度的增加,这也与当前课程改革对课外阅读的强化的导向是一致的。部编版语文教材总主编温儒敏就曾说过:“语文高考最后要实现让15%的人做不完。”此话虽有夸张的嫌疑,但传递的信息是耐人寻味的。阅读不仅有质量的要求,也有速度和效率的要求。

而在现代文阅读中将课内外知识联系起来考查,见于吴伯箫《马》第16题:文章的感情基调是怎样的?文章表达的主旨与《灯笼》有什么相似之处?(注:《灯笼》为部编版八年级下册第一单元课文)这种考查形式,引导学生进行“经典阅读”,做到教材例子与课外经典的有机链接,是使学生获得最佳阅读效果的不可或缺的途径。借助这个例子的作用,引导学生从课内走向课外,拓展学生的阅读空间,引领学生走进经典阅读天地。江西人民出版社《中考新评价·语文》(第15版)在这一点上做了有益的尝试,在现代文阅读各章节设置“回溯课文”栏目,设计数道与考点相关的课内阅读问答题,既作为典型例题指导考生掌握相关考点答题的思路,又帮助学生按照体裁归类回顾课文内容。另外推荐《经典随文读》系列丛书,这套书每一册都精选了与课文相匹配的经典文章50篇,保证每学完一篇课文,能紧随着阅读两三篇体裁或题材同类或相关的经典文章,这些文章可以成为打通课内外阅读通道的范本。

长按可购买《经典随文读》

3.综合性学习与名着阅读结合。

近10年来,江西省在名着阅读考查这一块,一直是一个空白(《考试说明》中一直有相关表述,列在“(二)语言知识和语言表达 6.口语交际与综合性学习”中,表述为:课外(名着)阅读)。今年终于迈出了可喜的一步,将名着阅读与综合性学习结合起来考查,这样既考查了学生的语文综合素养,又考查了学生的名着阅读水平。

(2020年)班级拟开展“说教养”主题演讲活动,请参考下列材料,结合自己的认识,写一篇不超过200字的演讲稿。

【材料一】教养是指一般文化和品德的修养。有教养的人必具有良好的外在行为和美好的道德品质。要完善个人修养,首先要致力于读书求学,提高自身的认知水平。

【材料二】待人要谦虚,礼仪要得体,遇困境不气馁,获大奖不骄傲。(傅雷)

良好的教养不仅来自家庭和学校,而且可以得之于自身。(利哈乔夫)

【材料三】周总理每次外出视察工作,离开当地时总是与身边服务人员一一握手道谢。

李鸿章出使俄国,在公开场合随地吐了一口痰,被外国记者大加渲染,颜面尽失。

(2020)班级拟开展“走进名着,与作者对话”综合性学习活动,请从下面专题探究中选择一个专题,以“一位忠实的读者”的名义给作者写一封信,交流你的探究成果。字数200左右。

【专题探究】

专题一:孙悟空的不变《西游记》

专题二:跟法国学观察《昆虫记》

专题三:探讨诗歌的意象《艾青诗选》

总之,2020年江西省中考语文试题,重视了语言文字的运用,突出能力和个性考查,反映了语文试题命制的发展和提高,也反映出了教学内容的调整和新课标的理念,进一步强化了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统一。

三、2020江西中考语文备考策略

2020年中考已经结束,曾经的中考生们即将踏入高中的大门。这也意味着新一届九年级的学子和老师们,要准备进入2020年的中考备战中。

中考语文总复习是初中语文教学的终结环节,其功能在于对已学知识和已有能力的检测、反馈、纠偏、回授、巩固和提高,具有知识点多、时间紧迫、缺乏新鲜感等特点。因此搞好总复习并不容易,一方面要有正确的理念,另一方面还要有良好的策略,二者相辅相成,互动互补,只有这样,总复习才能事半功倍,收到显着效果 。

1.调整心态

有人说:心态比策略更重要。很多同学在考前有紧张、焦虑、不安的心理。有些老师也有。心态很重要,它在一定程度上决定着考试的效果。考前复习,要努力调整自己的心理状态,用快乐的心态、自然的心态、自信的心态从容面对挑战。

2.扎实有序

复习首先要有计划,不管是两轮或是三轮复习,都要脚踏实地,扎实推进。每一轮复习的侧重点不同,每一环节的复习要求不一致,但都应加强针对性。

3.注重基础

中考命题,基础知识与实践能力并重。升学考试主要是考查考生的记忆能力和思维能力,考前复习应更重基础知识的记忆,增加反复的次数。而基础知识,重点又是古诗文积累与阅读,这是同学们语文素养积淀发展的需要。在复习阶段,就是要把该记的“记死”。从同学们答题的实情来看,这部分试题的得分并不高,且年年如是。这是为什么呢?记诵,没有抓落实;书写,没有抓到位。许多同学们反复次数不够,忘得快,考前记忆模糊。

4.要多练

要将知识转化为能力,巩固练习十分必要。关键是资料要慎选,练习设计要精选,练习要有针对性,要举一反三。

5.纠错补缺

巩固练习完成后,要做自我分析、自我归纳,发现问题,明确错漏所在。可以做“错题集”,如听默写的常错点有哪些,把它们列出来,平时反复记忆。

6.慎选资料

以某种资料为蓝本进行考前复习,是十分必要的。目前,可供选择的资料很多,我们应本着切合我省中考实际、实用性和操作性很强、宜精不宜多等原则进行选择。《中考新评价》是你不错的选择。

长按即可购买具体措施

1.尽早让学生接触中考试题。明确江西省中考题型及考点,找到个人薄弱点,并制定个人消灭薄弱点计划。

2.整理易读错写错字词表。每天积累,循序渐进,反复默写,直至零失误。

3.名着阅读每天利用好课前5分钟。

4.古诗文每天默写一篇。

5.现代文阅读、文言文阅读应形成知识体系。结合中考现代文阅读的四个常规问题(写了什么、为什么写这些、怎样写的、为什么这样写),五个关注点(文体、整体、局部、写法、语言),六个关键词(理解、概括、分析、品味、鉴赏、探究)具体落实到平时的语文教学中。新课重点讲考点,并适时训练,结合三大文体,帮助学生进行梳理,形成语文知识体系或框架,进而让学生明确各题型答题方法。

6.每天练字,把好卷面关。语文的卷面也很重要,从开学第一天起,就要严把卷面关。(重在规范整洁)

7.作文训练要切实做到让学生关注自我、关注社会生活。积累素材,特别是要关心自我,关注自我的成长,体察自我的内心世界并作出理性的判断。真正做到“以我手写我心,以我文抒我情”。

作者简介朱贤中高级教师中小学高级教师、江西省首届省级骨干教师、全国中考试题研究中心研究员、全国中语会教学改革研究中心研究员。江西省农远杯远程教育说课比赛一等奖,吉安市“百校千课”比赛一等奖,全国“语通杯”语文创新大赛优秀辅导教师。资深教辅作者,参与策划、编写教辅资料100余册。

互动留言

中考已经结束,

小伙伴们看完这篇文章肯定有很多话想说,

赶紧到文章底部留言,

你将有机会获得明思文教提供的精美礼品哦~~

查看所有学科中考真题及答案,请点击阅读原文

网络热门关键词

  • 1、尼罗河之鹰
  • 2、西安高级中学网站
  • 3、飞翔天下
  • 4、末世之貌似悠闲
  • 5、混世逍遥录
  • 6、穿到古代嫁个小丈夫
  • 7、世纪之战2
  • 8、黄塞
  • 9、上海艺校美女周璇
  • 10、杨忠炯
第一中学——为您搜集全国各地一中网站信息联系方式。
网站简介 | 联系方式 | 网站地图 CopyRight 2014 www.15033.cn,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