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发布
当前位置: 校园网 > 校园资讯

鸟类的迁徙行为属于什么行为 鸟类的迁徙,往往受到外界各种环境

更新时间:2023-06-01 00:12责任编辑:秦小芳关键词:鸟类,环境

鸟类的迁徙?

鸟类迁徙:是鸟类遵循大自然环境的一种生存本能反应。鸟是一个大家族,目前已知的鸟类超过了10000种,其中约有4000种具有迁徙的习性,因此,候鸟几乎占了鸟种类的接近一半。不过,同样是迁徙,不同鸟类的迁徙时间、原因各有不同。

到目前为止,科学家们也没有弄清楚鸟类迁徙的起源,只有一个相对合理的猜测,那就是鸟类迁徙可能与地球交替出现的冰川活动有关系,因为迁徙的鸟类大都集中在中高纬度地区,而这些地区一旦进入冰川时期,那么势必会就会向低纬度迁徙,等到冰川结束,这些鸟再次回到了高纬度地区,这样逐渐的就形成了迁徙的习性。

当然,这只是科学家们的猜测,因为从进化的角度看,候鸟对于环境改变的抵抗能力更加的强,这是因为它们能够通过迁徙找到适合自己生存的“新大陆”,而留鸟在环境变化时应对能力就比较差了。

鸟类迁徙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四个:

第一:气候变化。

第二:食物。

第三:光照时长。

第四:生物钟。

不同鸟类迁徙行为却有很大不同,下面简要介绍一些鸟类迁徙的主要方式,以及其代表性鸟种。

垂直迁徙 :山齿鹑,它们不会随着季节迁移到不同的纬度,而是在冬天迁移到低海拔地区觅食,在春天迁移到高海拔地区繁殖。这是美国东部为数不多的垂直迁徙鸟类之一。

换羽迁徙:黑颈鸊鷉,在一年一度的旅行中,它们会在犹他州和加利福尼亚州的高盐分湖泊停留很长时间,以脱落和再生羽毛。

部分迁徙:旅鸫,并非所有的旅鸫都会迁徙。有些鸟整年待在原地,而另一些则飞行数千英里,使该物种成为部分迁徙物种。

步行迁徙:枞树鸡,枞树鸡选择步行迁徙,尽管它们可以短距离飞行。与其他鸟类相比,它们缓慢的季节性迁徙距离很小:繁殖地和越冬地之间的距离不到7英里(通常不到1英里)。雌鸟迁徙的可能性是雄性的四倍,但原因不明。

游水迁徙:冠扁嘴海雀,当冠扁嘴海雀离开繁殖岛时,新孵化的幼鸟还不能飞。海雀家庭通过游泳一起迁移到北美太平洋沿岸的非繁殖区域。

爆发式迁徙:雪鸮,一些雪鸮每年迁徙,而另一些则会停留在繁殖地附近。然而,间隔不规律,这些鸟会爆发式迁徙,集体移动到一个新的位置。

长距离不间断迁徙:斑尾塍鹬,斑尾塍鹬是已知最长距离不间断迁徙者。通常它们能在短短九天内单程飞行超过7000英里,据记录,有个体斑尾塍鹬在没有食物或休息的情况下飞行了8100多英里。

滑行迁徙:帝企鹅,每年3月份,帝企鹅通过步行或腹部滑行行走100英里,到达南极洲的内陆繁殖地。在这个地球上环境最恶劣的地方产卵。

最耗能迁徙:红喉北蜂鸟,红喉北蜂鸟每秒拍打翅膀50多次。疯狂的拍打使它们的迁徙成为能量需求最密集的迁徙之一。

方向异常的迁徙

与大多数垂直迁徙的鸟类相比,蓝松鸡季节性迁徙方向完全相反,它们在冬季从其开阔的繁殖区向上迁徙,去往茂密的针叶林。

延伸阅读

多数鸟类每年要进行几次迁移?

只有候鸟才迁徙。留鸟不迁徙。

候鸟一年迁徙两次。一次是春天,是从南方向北方迁徙,目的是生殖和育雏。第二次是秋季,是从北方向南方迁徙,目的是在温暖的地方过冬。

鸟类的迁徙候鸟指一年中随着季节的变化,定期的沿相对稳定的迁徙路线,在繁殖地和越冬地之间作远距离迁徙的鸟类。候鸟的迁徙通常为一年两次,一次在春季,一次在秋季。春季的迁徙,大都是从南向北,由越冬地区飞向繁殖地区。秋季的迁徙,大都是从北向南,由繁殖地区飞向越冬地区,但是几乎没有一种鸟是从它的繁殖地区笔直地飞往越冬地区的,而且中途还要多次在合适的驿站作停留。各种鸟类每年迁徙的时间是很少变动的。

鸟类为什么会有迁徙现象呢?鸟类为什么会有迁?

答:鸟类为了生存,每年到了一定的季节,都要由一个地方飞往另一个地方,过一段时间又飞回来,人们把鸟类的这种移居活动,叫作“迁徙”。

有的科学家认为,远在10多万年前,地球上曾出现过多次冰川期。冰川来临时,北半球广大地区冰天雪地,鸟类找不到食物,只好飞到温暖的地方。后来冰川逐渐融化,并向北方退却,许多鸟类又飞回来。由于冰川周期性的来临和退却,就形成了鸟类迁徙的习性。如果真是这样,那么鸟类的迁徙现象早在几百万年前就存在了。

有的科学家认为,鸟类迁徙的根本原因是受体内一种物质的周期性刺激而导致的。这种刺激物质可能是性激素。有时候,由于这种物质刺激导致的迁徙本能,可能超越母性的本能,因此,在这些鸟类中往往可以看到,当迁徙季节来临时,雌雄双亲便抛弃刚出生的小鸟而远走他乡。

也有的科学家用生物钟来解释鸟类迁徙现象。

现在,人们普遍认为,鸟类的迁徙与外界环境条件的变化和它自己内在生理的变化有着密切的关系。

哪些鸟儿有进行迁徙的习惯?

具有迁徙习性的鸟类有:

1、燕子:

冬季,燕在温带地区的食物供应大为减少,因而许多种类进行迁徙。但与其他大部分雀形目候鸟不同的是,燕在昼间迁徙,而且为低空飞行。此外,它们还经常在迁徙途中觅食,因此脂肪储备量较同等大小的其他候鸟低。在非洲繁殖的种类常随降雨模式而进行迁徙,但具体情况鲜为人知。

2、大雁:

大雁是出色的空中旅行家。每当秋冬季节,它们就从老家西伯利亚一带,成群结队、浩浩荡荡地飞到我国的南方过冬。第二年春天,它们经过长途旅行,回到西伯利亚产蛋繁殖。大雁的飞行速度快,每小时能飞68~90公里,几千公里的漫长旅途得飞上一两个月。

3、丹顶鹤:

春季于2月末3月初离开越冬地迁往繁殖地,经过中国北戴河的时间在3月中旬至3月末。到达东北繁殖地的时间在4月初至4月中旬,秋季于9月末10月初开始离开繁殖地往南迁徙,迁经北戴河的时间在10月中旬至11月中旬,大量的在11月初。

4、天鹅:

在中国,每年3、4月间,它们大群地从南方飞向北方,在中国北部边疆省份产卵繁殖。雌天鹅都是在每年的5月间产下2、3枚卵,然后雌鹅孵卵,雄鹅守卫在身旁,一刻也不离开。一过10月份,它们就会结队南迁。

5、漂鸟:

漂鸟常因气候和食物的关系进行不同生境的移动。如血雉(Ithaginis cruontus)常年留居中国西藏、四川、青海、甘肃祁连山及陕西南部等地,栖息于高山灌丛间,夏季可到达海拔4500米高处靠近雪线。秋冬季节迁至海拔2000~3000米的山地结群活动,觅食种子、叶芽、苔藓和昆虫等。

鸟类的迁徙?

总的来说,由于气候变化,动物的迁徙时间似乎在改变。“鸟类在春季的迁徙似乎稍微提前了一些,”科罗拉多大学的航空生态学者Kyle Horton说,他利用雷达技术绘制了美国鸟类的实时和历史迁徙图。

例如,黑喉蓝林莺的迁徙时间平均比上世纪60年代提前了近5天。春季飞往加拿大的美国知更鸟抵达的时间比1994年提前了12天。与上世纪40年代相比,春季迁徙的美洲鹤在中途停留的内布拉斯加州出现的时间提前了近22天,而秋季迁徙的时间则推迟了近21天。

如果繁殖地的植物和昆虫的生产力反映了这一趋势,那么更早的迁徙可能对鸟类有利。然而,并不是所有的候鸟都能适应全球变暖,即使能,这样做的全部代价仍不清楚。

在科学家们继续努力破解鸟类迁徙之谜的同时,这种现象仍然是自然界的一大奇观。

“它们整夜飞行,整日进食,然后再这样做,” Horton说。“确实有些不可思议。

鸟类怎样迁徙?

鸟类在不同季节会更换栖息地区,或是从营巢地移至越冬地,或是从越冬地返回营巢地,这种季节性现象称为迁徙。鸟类因迁徙习性的不同,可分为留鸟、夏候鸟、冬候鸟、旅鸟、迷鸟等几个类型。鸟类的迁徙通常在春秋两季进行。秋季迁徙为离开营巢地区,速度缓慢;春季迁徙由于急于繁殖,速度较快。

候鸟迁徙路线?

每年全世界都有数以亿计的候鸟,在相隔成千上万公里的繁殖地和越冬地之间,往返迁徙。这是世界上最震撼壮观的自然景象之一,这是世界上最美的迁徙。

“秋风起兮白云归,草木黄落雁南归。”秋冬季是鸟类爱好者最佳的赏鸟季节,这个季节是鸟类迁徙的高峰期。

全球候鸟迁徙线路主要有八条,其中三条从我国经过,分别为东非——西亚迁徙线、中亚——印度迁徙线、东亚——澳大利亚迁徙线,每年从我国过境的候鸟种类和数量约占迁徙候鸟的20%—25%,全国大部分地区均地处重要的国际候鸟迁徙路线之上。其中,东亚——澳大利亚迁徙线候鸟数量最多,飞翔在这条线路上有白鹳、天鹅、黑鹳,猛禽有老鹰、猫头鹰,雀科类有相思、画眉等。

中国候鸟迁徙路线:

●西部迁徙路线

内蒙古西部、甘肃、青海和宁夏的候鸟,秋季向南迁飞,至四川盆地西部和云贵高原越冬。新疆地区的湿地水鸟可向东南汇入该西部迁徙路线。

●中部迁徙路线

在内蒙古东部、中部草原,华北西部和陕西地区繁殖的候鸟,秋季进入四川盆地越冬,或继续向华中或更南的地区越冬。

●东部迁徙路线

在俄罗斯、日本、朝鲜半岛和我国东北与华北东部繁殖的湿地水鸟,春、秋季节通过我国东部沿海地区进行南北方向的迁徙。

观鸟时要保持隐秘与安静,不要惊吓野鸟;避免追逐野鸟,让它们能自在地觅食与休息;不用任何不当的方法驱赶或引诱野鸟;遇孵蛋或育雏中的鸟巢,应尽快离开,避免亲鸟弃巢;有些鸟类,生性害羞,行为隐秘不易观察,不可使用不当方法引诱其现身,如放鸟鸣录音带、丢掷石头等。

校园网——收录全国各地学校网站。
网站简介 | 联系方式 | 网站地图 CopyRight 2014-2023 www.15033.cn,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icp备案号 闽ICP备202300551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