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校园资讯

蟒蛇属于几级保护动物?

admin 校园资讯 2023-05-16 00:45:18

蟒蛇属于几级保护动物?

蟒蛇是我国蛇类中个体最大的种类,体长可达六七米,重几十千克。身体背面灰棕色或灰黄色。上、下唇两侧有唇窝,是灵敏的红外线探测器官,头背有成对的大鳞片。身体背面和侧面有云状大斑纹。蟒蛇多栖息在温暖、湿润的热带、亚热带山林中,对温度很敏感,最适宜25℃--35℃,15℃时麻木,5℃以下就会死亡。但温度太高也不行,超过35℃就要躲到阴凉的地方,否则会被晒死。它很贪食,大到野猪、野羊、麂子,小到老鼠、鸟、鱼和蛙都是美餐。它挂在树上静静等候猎物挨近,突然一口咬住,再用身体紧紧缠绕,直到猎物被绞死后再吞下肚去。人们的滥捕乱杀,使蟒蛇数量日趋减少,处于濒危状态。被列为国家一级保护动物

巨蟒是国家保护动物吗?能私自抓捕吗?

巨蟒属于国家级保护动物,不能私自进行抓捕。

巨蟒简介

巨蟒是一种大型蛇类,大部分分布在热带地区和温带地区,一般分为陆栖、树栖与半水栖,身体粗壮,但体内并未含有毒素,包括巨蟒在内的所有蟒科动物都属于国家一级保护动物,蟒蛇长度可以达到六米至十米,体重可以达到五十至六十千克,在捕猎时蟒蛇会用自己强有力的身体将猎物缠绕起来,使得猎物窒息而死,由于蟒蛇的下颌拥有特殊的结构,这种特殊的结构可以让蟒蛇把无论多大的猎物都是一口吞下,将猎物吞入腹中慢慢消化。

面临濒危

蟒蛇在外捕猎或猎食后返回巢穴的时候经常会被人类所发现,然后被人类捕捉进行贩卖,在国内也存在着许多的收购站对蟒蛇进行收购,人类对蟒蛇的捕捉已经到了不分季节和大小,导致其数量巨大减少,也有很多地方用蟒蛇来进行盈利,长期脱离了野外生活的蟒蛇,它们的繁殖能力也会大大的减弱,而人类又不断的扩大活动范围,对森林的开采,使得它们的栖息环境逐渐减小,以至面临濒临灭绝的地步。

蛇类的价值

蛇类最大的莫过于医学价值,人们最常听见的就是蛇胆,蛇胆是蛇体内贮存胆汁的胆囊 ,拥有着清凉明目、祛风除湿、清凉明以及解毒去痱等疗效,可以延缓人体机能的衰老,胆汁与陈皮或川贝放在一起制做药,就可以制成蛇胆粉或者蛇胆酒。 蛇皮的皮质,富有韧性,轻薄,既可以制作皮革类工艺品,同时用来制作乐器也是不可缺少的原材料。蛇皮也能治疗牙痛、体虚、白癜风等症状,将蛇用于泡酒能祛风除湿、舒经活血。

蟒蛇是几级保护动物?

蟒蛇属于国家一级保护动物。

蟒蛇是中国国家一级保护动物,由于人为因素的影响,致使野生蟒蛇数量急剧下降,在2012年列入《世界自然保护联盟》红色濒临物种。在我国捕猎野生蟒蛇是违法的。常见的体长3-5米,头颈部背面有一暗棕色矛形斑,头侧有一条黑色纵斑,头部腹面黄白色,体背棕褐色、灰褐色或黄色,体背及两侧均有大块镶黑边云豹状斑纹。

蟒蛇栖居于热带、亚热带低山丛林中。善攀援,嗜昏睡,夜行性、杂食性捕食时常慢慢爬行接近猎物,迅速咬住后用身体缠绕致死,并压扁成长条形,整个吞食下。可吃山羊、鹿、麂、猪等动物,常食鼠类、鸟类、爬行类及两栖类。除猎获物的兽毛外,皆可消化,但饱食后可数月不食,冬眠4-5个月。

蟒蛇的生活习性:

活动情况因季节不同而异,冬季一般不活动,气温回升到25℃以上时,仅中午之后短暂出现。在春、秋季节,日出后活动,夜间少活动。高温天气多夜间活动取食,午后常躲藏阴凉处休息。

高热过后开始变得活跃。雨天活动少,刮大风时则进入洞中隐蔽。有群居冬眠的习性,冬眠期约4个月,寒冷地带约5个月。冬眠大多利用自然洞穴、兽穴及岩窟。

蟒蛇是国家三级保护动物吗

蟒蛇不是国家三级保护动物,而属于国家一级重点保护的野生动物(包括所有蟒科动物)。蟒蛇是当今世界上较原始的蛇种之一,在其肛门两侧各有一小型爪状痕迹,为退化后肢的残余。这种后肢虽然已经不能行走,但都还能自由活动。体色黑,有云状斑纹,背面有一条黄褐斑,两侧各有一条黄色条状纹。蟒蛇还是世界上蛇类品种中最大的一种,长达5~11米,最大体重在50~160千克。 属无毒蛇类。

蟒蛇是国家几级保护动物

蟒蛇是国家一级保护动物。它已被列入《世界自然保护联盟》2012年濒危物种红色名录中,而且还是易危物种。珍贵、濒危野生动物属于国家所有,是公共财产的一部分,是公益。公民应当珍惜和保护我国的野生动物资源,国家依法严厉打击任何侵害我国野生动物资源的犯罪行为。而且我国刑法有规定,非法猎捕、杀害国家重点保护的珍贵、濒危野生动物的,或者非法收购、运输、出售国家重点保护的珍贵、濒危野生动物及其制品的,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罚金。

蛇是几级保护动物?

蛇是国家二级保护动物。

蟒蛇被列入了《世界自然保护联盟》,成为了易危动物。也被我国列为了国家一级保护动物,直到2021年的2月5日,蟒蛇才被降级成为国家二级保护动物。不过不管是一级还是二级,这都意味着我们在发现蟒蛇的时候不能伤害它们。

红尾蚺,又称红尾蟒,无毒,体型可达2-3米,主要分布在中美洲、南美洲及加勒比海附近的一些岛屿。阿根廷红尾蚺是《濒危野生动植物种国际贸易公约》(CITES)附录I保护物种,其他品种属于附录II保护物种,以上两种也分别是我国一级和二级保护动物。

保护措施

蛇类保护与利用在中国由来已久,新中国成立以来,一直重视蛇类资源的保护与利用管理,并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野生动物保护法》、《中华人民共和国野生药材资源保护管理条例》和《中华人民共和国自然保护区条例》等法律法规,来保护蛇类等野生动物和包括药用蛇类在内的野生药材资源,建立相关的自然保护区对蛇类栖息地和种群进行有效的保护与研究。

国家林业局确定了“加强资源保护,积极驯养繁育,合理开发利用”的保护利用方针,采取有效措施,强化野外资源保护,促进人工资源培育,逐步实现了由利用野外资源为主向利用人工繁育资源为主的战略转变,统筹兼顾资源保护、可持续利用和传统文化与中医药产业的协调发展。

版权声明

本站文章收集于互联网,仅代表原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文章仅供学习观摩,请勿用于任何商业用途。
如有侵权请联系邮箱tuxing@rediffmail.com,我们将及时处理。本文地址:https://www.wuliandi.com/news/2023-3139.html

中学网 - 让教育更简单

https://www.wuliandi.com/

蜀ICP备19007375号

Powered By 中学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