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发布
当前位置: 校园网 > 校园资讯

白脱是什么 白脱奶油是人造奶油吗

更新时间:2023-05-20 08:56责任编辑:吴小雨关键词:奶油

白脱是什么

本文作者/韩小妮

“我在其他城市基本没有见过叫‘白脱’的西点,只有在上海见到过。包括在某宝上查‘白脱’,搜索出来的很多西点都是上海的。”

知乎上一个讨论上海生活的问答里,有网友这样写道。

在上海的老牌西点房里,“白脱奶油蛋糕”、“白脱小球”、“白脱杏仁排”这些叫法让新上海人和游客们摸不着头脑。

白脱是什么?

其实,请上海人用上海话念给你听,就能猜出个大概了。

在上海,有一种蛋糕叫“白脱奶油蛋糕”。

这些“白脱”西点里,“白脱奶油蛋糕”大概是最有代表性的。

曾经有很长一段时间,当上海人谈论起奶油蛋糕时,说的就是这种奶油呈乳黄色、口感硬硬的蛋糕。

正如知乎网友所说,在淘宝上搜索“白脱奶油蛋糕”,页面上弹出的都是凯司令、红宝石等上海老牌西点品牌的代购。

在淘宝上搜索“白脱奶油蛋糕”出现的一些结果

描述这种蛋糕时,卖家往往会在产品标题上加入“经典”、“老式”、“硬奶油”、“小时候味道”等关键词。

这种“古早”奶油蛋糕销量还不错。点开评论,许多人买这种蛋糕是为了找寻童年的味道。

“回到童年,和记忆里一模一样啊!”

再仔细看,来买这种蛋糕的不光有上海人,还有来自北京、浙江、安徽、四川、湖北、东北等地的买家。

这样一只白脱奶油圆蛋糕,小则6寸,大则10寸,“庞大”又娇贵。有人不惜花上三四十元的快递费用,把它千里迢迢买回来。

“小时候上海亲戚过年带回来过,味道一直记在心里。”一位卖家评论说。

一位淘宝买家留下的评论

确实,有人就好这一口白脱奶油的味道。

“小时候最喜欢吃这种蛋糕,放在冰箱里冻上一下午,然后一勺子下去,放进嘴里,外面是像巧克力一样硬邦邦的奶油,里面是软绵绵的蛋糕,那叫一个美味啊!”

前两年,生活编辑倪小嫣(化名)过生日的时候跑去凯司令,买了一只白脱奶油蛋糕。

“其实小时候没那么喜欢,觉得口感和嚼蜡一样。”她说,“这几年大概是新式蛋糕吃腻了,反而又喜欢起老字号来。”

倪小嫣记得,小时候过生日吃的是同款奶油蛋糕。

“话说真的很便宜,我买了8寸的,只要145元。”

这样一只价格实惠的蛋糕,没想到还挺好吃。

“很朴实的奶香。”她形容说。

“不是那种非常精致的吃食,没有现代人对糖奶的那种抵触,没有特别细腻的口感,而是适可而止的、平凡又充实的好吃。”

不过,她倒不觉得这是小时候的味道。“肯定比小时候好吃。因为现在吃大部分小时候的东西,其实都会觉得一般。”

“老大昌有一款双色的小方,上面的白脱奶油也很好吃。”

老大昌这款带白脱奶油的小方,也是倪小嫣的心头好。 /@大众点评AgnesZ0000

她揣测:是不是经过改良了啊?

而且,作为一个上海小囡,她也很想知道:白脱奶油蛋糕到底是用什么做的?

问题的答案,其实只要用上海话念一下“白脱”就知道了。

白脱是英文“butter”的音译,指的是乳脂肪含量八成以上的奶油。

“通俗点来讲,这种奶油就是我们平时用来涂面包的黄油。”凯司令蛋糕制作技艺传承人陈凤平解释说,“黄油是俗称,奶油是标准名称。”

“原先说起凯司令的奶油蛋糕,特指的就是用黄油做的蛋糕。上海人又叫它‘白脱奶油蛋糕’。”陈凤平说。

这种奶油蛋糕,从凯司令1928年创立伊始就有了。前些年,凯司令的蛋糕制作技艺还被列入了“上海市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凯司令老照片

要让黄油变得口感松软,需要加入鸡蛋和糖打发。在制作技艺中,它被称为“奶油膏”。

具体的制作工序是:先将糖液烧开,冲入打发的蛋液打至冷却,再冲入已打发的奶油打至均匀。

黄油制成的奶油膏稳定性好,适合用来裱花。

老吃客们对白脱奶油的味道烂熟于心。“假使我们换了奶油,他们一吃就吃出来了。”陈凤平说。

来自不同产地的奶油各有特点。“相比之下,新西兰的奶油奶味比较柔和,最适合上海人的口味。”陈凤平说。

“所以从1928年到现在,我们用来做白脱奶油的原料,一直是新西兰同一个品牌的奶油。

吃口有些硬硬的白脱奶油,恰好适合发挥裱花技艺。“它稳定性好,我们可以裱得很精细。稀奶油裱花就比较粗犷了,必须冷藏才能长时间保存。”

裱花奶油蛋糕虽说是舶来品,但如今在国外却很难看到这种“老上海风格”的。

那是因为它就像炸猪排、罗宋汤等海派西餐一样,已经被“本土化”了。

“外国人裱花没有龙凤、松鹤,也没有寿桃。我们是用外国的技艺来创作符合中国人审美的图案。”陈凤平说。

裱花技艺到了上海,平添了不少中国元素。

即使在上海,现在这种传统的裱花奶油蛋糕也已经不多见了。然而时光倒退三四十年,这曾经是上海不少西点房的看家本领。

海派西点源头各异,凯司令是德式,老大昌是法式,哈尔滨是俄式……在做白脱奶油蛋糕这件事上,这种差异更多体现在风格上。

“从裱花手法上,我们原来一看就晓得蛋糕是谁家做的了。”陈凤平说。

“比如凯司令的裱花是整个裱一圈;老大昌是裱半边的。我们装饰的花型都不一样。”

“字体也不一样。我们德式比较严谨,一个‘寿’字,肯定是写得工工整整的,不给你自由发挥。老大昌他们法式就比较随意,喜欢写草体。

海派西点源头各异,这种差异更多体现在风格上。

“另外,我们的蛋糕是三层夹心的。别家有些喜欢在蛋糕坯上直接抹一层奶油。”

“你们小时候吃的奶油蛋糕,不一定是白脱奶油做的。”

对于倪小嫣所说的“现在的白脱奶油蛋糕好像比小时候好吃”,陈凤平是这样解惑的。

“80年代的时候,市面上有一种人造奶油蛋糕,我们上海人叫‘麦淇淋’蛋糕,卖得也很火。”

“它的造型跟白脱奶油差不多,但是因为里面的硬化油脂熔点比较高,吃了以后很容易在舌头上留下蜡质的感觉。”

“再早一些,由于外汇紧张、奶油供应少,上海还有过一种蛋白蛋糕,是用蛋清加糖做的。”

“我们凯司令也做过这种蛋糕,大约到80年代初期消失了。”

1979年春节前夕,哈尔滨等食品厂业务尖子比试裱花技艺。 /薛宝其摄 版权归其所有

不管是真真假假哪一种“奶油蛋糕”,在上世纪八九十年代的上海,它都是一种“送礼体面过人”的存在。

海派作家马尚龙曾在一篇文章里写道:

“上海人对裱花奶油蛋糕一直是像是对月亮一样的好感而遥远,蛋糕一直是一小块一小块,很少有买一只大蛋糕的。”

“直至1980年代,日子开始好起来了,奶油蛋糕也从天上降到了人间,并且是以‘炸药包’的方式炸出了结婚新习俗。”

“毛脚女婿上门,进入到程序化时代,必须要有标配的重礼:整只金华火腿;两条香烟,牡丹和凤凰,绝无中华的可能;四瓶黄酒,还有一只奶油蛋糕……”

美食作家沈嘉禄就有过这样一段做“毛脚”的经历,被他写进了文章《奶油蛋糕》中。

为了买到一只正宗的奶油蛋糕,他特意托朋友踏了部黄鱼车去凯司令“开后门”。

“因为当时公交车特别挤,拎只大蛋糕肯定要挤坏掉,骑脚踏车又不大好拎。”他解释说,“那时南京路上黄鱼车还好随便停停的。”

等了整整一个下午,直到月上树梢的时候才候来佳音,买到一只20寸的蛋糕。

“现在讲起来不值一提,但是当时蛮珍贵的,拿到丈人家里相当有面子,女朋友家的邻居也认为我蛮有路道的。”

1991年《解放日报》上,一篇文章教大家如何选购裱花蛋糕 。

除了“毛脚上门”,逢年过节,蛋糕也是标配的礼物。

老大昌的老厂长曾经给我们讲过一个“排队买蛋糕,碰着阿诈里”(【上海食事】老大昌:一只圆蛋糕引发的诈骗案)的故事:

有一年买蛋糕排长队,有人在门口说:我多买了一只,让给你要吗?结果有顾客买回家,打开一看,盒子里放着两块砖头。

白脱奶油的滋味刻入味蕾,排队买蛋糕的经历留存在记忆里。对于老上海人来说,这是一份特殊的“乡愁”。

80年代末移居香港的周新(化名),每次回上海都要去凯司令喝杯咖啡,吃块蛋糕,再拎一盒子蛋糕回去。

他特意拍了一张蛋糕柜台的照片做纪念。有时候,他会把手机里的照片拿出来向香港朋友们“显摆”。

“我跟伊拉讲:漂亮伐?噶许多品种。上海凯司令蛋糕几十年唻,一直有的,香港有伐?”

而对于年轻人来说,其实小时候的记忆已经模糊了,白脱奶油蛋糕上那种时光倒流的裱花反而有了新鲜感。

倪小嫣在朋友圈里发了这只生日白脱奶油蛋糕,没想到引来许多评论。

“我觉得很好看啊,是那种老派的时髦,不是被时间淘汰的那种老气。”倪小嫣说。

“我第一次买回去过生日的时候,我爸妈可惊讶了,因为往年我买的都是BoboLee之类的蛋糕。”

她发到朋友圈的照片,甚至引发了许多时尚界朋友的好奇。

“大概因为大家现在都吃得很前卫、国际化。这种老上海风格的,他们反倒觉得神秘又复古吧。

- END -

写稿子:韩小妮/ 画图画:二 黑/

编稿子:韩小妮/ 写毛笔:陈冬妮/

做图片:二黑/

拿摩温:陈不好玩/

部分图片由受访者提供

版权所有,未经允许请勿转载

请给我们留言,获取内容授权

白脱奶油是人造奶油吗

来源:企鹅吃喝指南

上海人在吃这件事上爱较真,不管葱油饼、生煎还是馄饨,总要分出个派别。

但要说到奶油小方吃哪家,上海人民的答案则会难得达成统一:红宝石

红宝石这块奶油小方有多火?

看生产量就知道,奶油小方诞生30多年,热度只增不减——至今,红宝石的工厂一天还要生产30000+块奶油小方

B站、小x书上关于鲜奶小方的测评视频,至今层出不穷,动辄二三十万的播放量。

看造型,这块奶油蛋糕一点都不“弹眼落睛”,两层蛋糕两层奶油,顶上裱两朵奶油花,半颗糖水樱桃,仅此而已。

包装也是简陋:并排装在塑料盒子里,塑料袋一装,即买即走。没有垫纸,也没有围边,如果要挪到自家漂亮的盘子上,娇弱的奶油八成会直接坍掉。

正确的吃法是打开盒子,直接用附赠的塑料小勺直接开挖。最好是一勺到底,挖出一朵绵柔的奶油蛋糕云。

究极奶油爱好者,还发明了一种奢侈吃法:多带一杯掼奶油,用蛋糕裹奶油吃。尽享奶香丝滑。

很难想象,在上海这么一个绝顶洋气的一线城市,一块单价不超过10块钱的奶油的蛋糕,能够几十年如一日,称霸上海西点界的一角。

今天就想来聊一聊,这块奶油蛋糕的传奇历史。

01 2块钱的奶油蛋糕,如何成为80年代最强网红甜点?

红宝石奶油小方,诞生于上世纪80年代。在当时的上海,蛋糕并不是什么稀罕事。

毕竟早在1928年时,另一家上海老牌西点房凯司令的白脱奶油蛋糕,已经流行几十年了。

但是市场主流的白脱蛋糕,绝大多数是用加鸡蛋和糖打发的黄油,做出来的白脱奶油好保存,但口感偏硬(也叫硬奶油、奶油膏)。

更便宜的,则是人造奶油制作的麦淇淋(人造黄油)蛋糕,吃完口中有蜡质般的感,不够香浓,一整只价格也不便宜,要八九十元。在八十年代,几乎等于普通工人的一个月工资了。

而红宝石当年推出的奶油小方,有2个十分吸睛的突破点:

第一,单价更低。两元钱的切块小方,是紧巴巴的年轻人也负担得起的奢侈享受,谈恋爱时送一块小方、一杯掼奶油,就是增加好感度的秘密武器。

第二,这是货真价实用动物奶油制作的英式蛋糕,在当年的上海西点界,仍然算是很洋气的流派。

当满街都是口感偏硬的白脱、麦淇淋蛋糕(没有说白脱麦淇淋不好的意思),用真正动物奶油制作的鲜奶小方,那种轻盈蓬松的奶油,很容易就与其他蛋糕流派拉开了距离。

难怪红宝石一出场,就有点和老前辈们叫板的意思。

讲到这里,我们不妨展开说说——奶油小方到底是起源何处?

论血统,它算是一半英式。

在1986年,65岁的英籍华侨过秉忠回到上海,发现当时的上海西点界有德式的凯司令,有俄式的哈尔滨,也有法式的老大昌,却没有他记忆中的英式传统蛋糕滋味。

为了还原记忆中的味道,他和静安粮食局共同创办了中英合资的“红宝石食品厂”。

的确,看外观,奶油小方和传统的英式奶油蛋糕(shortcake)有几分相似,简单来说:俩蛋糕夹奶油。

只要有海绵蛋糕和打发的淡奶油,在家就能做。加上水果(最典型的是草莓),就成了水果奶油蛋糕。

飘洋过海之后,奶油小方简化了顶上的新鲜水果,用一粒樱桃取而代之,小时候一直以为“红宝石”说的就是顶上这粒鲜红的糖水樱桃。

但是,简化不意味着马虎。

奶油小方的蛋糕层里夹了细细碎碎的菠萝粒,蛋糕片上还涂了糖酒液,帮助糕体保湿——配料表里的白兰地,就是糖酒液的成分。

如果把小方冷藏一夜再吃,蛋糕体会更湿润,隐约的酒香也更明显。

外观上看,奶油小方与普通奶油蛋糕也有所差别。因为动物奶油容易融化,所以红宝石的裱花没有那么锋利挺阔,是舒服软绵的一小块。

仔细想想,红宝石的奶油小方概念,是不是和今天的喜茶差不多?没有需求,就创造需求。

当所有奶茶在用奶茶粉的时候,喜茶率先用起了原叶拼配茶底。而时间倒回至80年代,当大家对蛋糕的需求还停留在扎台型,送人看起来有面子时,而红宝石的奶油小方却告诉你:蛋糕还能再好吃一点。

甚至装修风格也是有心思——80年代彼时虽然没有小红书微博ins,但红宝石凭借亮晶晶的金字招牌、钻石形logo、门店里的红白格子桌布,还是从一众面目模糊的老字号中间脱颖而出。

要知道,当时大部分的人家和餐厅用的还是玻璃台面,笨重,抹布一擦容易留水渍,而铺着棉桌布的红宝石,在当时是光鲜亮丽的象征。

红宝石的时髦之处不止于此,它还是最先在上海开始卖咖啡的馆子之一。

因为创始人过秉忠曾是上海圣约翰大学的毕业生,曾有不少老克勒会沿袭着圣约翰大学的传统,每周打完网球,照旧相约红宝石喝咖啡、吃蛋糕。

再加上当时红宝石曾受领事馆委托,给访华的英国女王(没错,就是大家熟悉的伊丽莎白二世)制作了一款英式蛋糕,一时名声鹊起,红宝石的形象顿时高端了起来。

口耳相传, 上海的年轻人,去华山路的红宝石门店喝杯咖啡吃块蛋糕,就成了极有格调的事情,不亚于今天排队打卡的brunch。

02 一直被模仿,从未被超越

奶油小方火了,随之而来的就是所有爆款逃不过的命运:被模仿。

其实说起来,奶油小方没有什么技术壁垒。有经验的西点师傅,分分钟就能用鸡蛋面粉奶油复刻出来。在外卖/点评app上搜索“奶油小方”,你会发现几乎所有的老式面包房都有这一款经典sku。

除了形状从长方形改成正方形,顶上的裱花图案不一样,还有用白脱代替淡奶油的偷梁换柱版,加了果酱草莓的升级版……

但评价一家店的奶油小方好不好,人们的评价往往是“和红宝石的像不像”。

要知道,红宝石之所以能成为奶油小方界的标杆,除了年头早,还有铁打的性价比

从80年代的2块钱一块,到今天的8.5元一块(17元2块),35年过去,虽然奶油小方顺物价而涨,却依然能够配得上一句“奶油蛋糕中的性价比之王”,和便利店比也没在怕的。

比它更高端更贵的西点店,一只面包就要十几元,小方的价格起码都是20块起步。

而和红宝石价格相似的老字号,出品的同款,大多使用黄油打发的“白脱”,或者人造黄油“麦淇淋”,吃口就偏硬,蛋糕胚也不刷糖酒液,放久了容易变干。

蛋糕里镶嵌的菠萝粒也是红宝石的特色之一。

一来二去,要吃这一口湿润柔软的小方,红宝石还是上海人民的首选。

03 三十多岁的老字号,何以长青不倒?

到了现在,一块奶油小方已经不是什么稀罕物什。但红宝石偏偏能在甜品轮番登场的上海坚强存活,不仅没有像同时代的西点屋一样越开越少,反而还悄咪咪扩张了规模。

十年前,上海只有22家红宝石,而现在,已经悄无声息地开到了近70家。

2009年,为了扩大生产线,红宝石开设了新的工厂。

仔细看红宝石的选址,你会发现它几乎不会开在繁忙的商场里,而是深入居民区,走的是社区西点屋的路线。

知道绝大部分人来红宝石都是为了奶油小方,它的店面陈设思路清晰明了,进门就是冷柜,冷柜里最多的就是奶油小方,随买随走。

要说味道,红宝石和东方树叶一样有远见的前瞻性,在大家为高糖高油的冲击而疯狂的时代,就做出了清淡怡人的奶油小方。

奶油小方的甜度,仿佛只是在吃一团轻柔的奶油和海绵蛋糕,难怪大多数门店的小方都是两块一卖:不腻人,吃得掉

除了小方,栗子杯、掼奶油、瑞士卷也有各自的簇拥。而且,上海的中老年人,大都只认可这些老牌子。

老一辈上海家长现在过生日,如果儿女送他们一只10寸五百块的贵牌千层蛋糕,是要被责怪“当冲头”的。

这个时候,又要请红宝石的鲜奶蛋糕出场,8寸鲜奶生日蛋糕,只要200多元,又是值得信赖的“老字号”。享受熟悉的快乐味道之余,也还符合老人们低糖低油防三高的需求。

(不管几岁都逃不脱吃甜品的罪恶……

红宝石的经营方式,也很“接地气”。下午五点去店里买一只面包,收银阿姨会直接建议你:晚点来,六点之后打折哦!

有调查表示,红宝石70%的消费者都是中老年人,而难得的是,借店址和营销策略取得阿姨爷叔的青睐之后,红宝石还能凭味道赢得剩下30%年轻人的心。

到了今天,各式精致甜点层出不穷,奶油小方在不少挑剔时髦的人看来,似乎是一块有点粗糙的蛋糕:糖水樱桃红得太色素、淡奶油有点不够细腻、蛋糕体偶尔品控不稳……慕名而来的游客有时会失望而归:大名鼎鼎的奶油小方,就是这样一块平凡的蛋糕?

确实,奶油小方最大的卖点“动物奶油”,似乎已经成了甜品的基本素养。但它始终是蛋糕界值得学习的模子:用料真诚,价格实惠,触手可得。

吃甜点的幸福,应该是没什么门槛的,不贵不预约不排队,永远在柜台里静静地等你。

学校推荐

    IIS 7.5 璇︾粏閿欒 - 404.0 - Not Found

    Internet Information Services 7.5

    閿欒鎽樿

    HTTP 閿欒 404.0 - Not Found

    鎮ㄨ鎵剧殑璧勬簮宸茶鍒犻櫎銆佸凡鏇村悕鎴栨殏鏃朵笉鍙敤銆?/h3>

    璇︾粏閿欒淇℃伅
    妯″潡IIS Web Core
    閫氱煡MapRequestHandler
    澶勭悊绋嬪簭StaticFile
    閿欒浠g爜0x80070002
    璇锋眰鐨?URLhttp://www.15033.cn:80/temp/xx192.html
    鐗╃悊璺緞E:\www\yizhong15033.cn\temp\xx192.html
    鐧诲綍鏂规硶鍖垮悕
    鐧诲綍鐢ㄦ埛鍖垮悕
    鏈鍙兘鐨勫師鍥?
    • 鎸囧畾鐨勭洰褰曟垨鏂囦欢鍦?Web 鏈嶅姟鍣ㄤ笂涓嶅瓨鍦ㄣ?/li>
    • URL 鎷煎啓閿欒銆?/li>
    • 鏌愪釜鑷畾涔夌瓫閫夊櫒鎴栨ā鍧?濡?URLScan)闄愬埗浜嗗璇ユ枃浠剁殑璁块棶銆?/li>
    鍙皾璇曠殑鎿嶄綔:
    • 鍦?Web 鏈嶅姟鍣ㄤ笂鍒涘缓鍐呭銆?/li>
    • 妫鏌ユ祻瑙堝櫒 URL銆?/li>
    • 鍒涘缓璺熻釜瑙勫垯浠ヨ窡韪 HTTP 鐘舵佷唬鐮佺殑澶辫触璇锋眰锛屽苟鏌ョ湅鏄摢涓ā鍧楀湪璋冪敤 SetStatus銆傛湁鍏充负澶辫触鐨勮姹傚垱寤鸿窡韪鍒欑殑璇︾粏淇℃伅锛岃鍗曞嚮姝ゅ銆?/li>
    閾炬帴鍜屾洿澶氫俊鎭?/legend> 姝ら敊璇〃鏄庢枃浠舵垨鐩綍鍦ㄦ湇鍔″櫒涓婁笉瀛樺湪銆傝鍒涘缓鏂囦欢鎴栫洰褰曞苟閲嶆柊灏濊瘯璇锋眰銆?

    鏌ョ湅鏇村淇℃伅 »

校园网——收录全国各地学校网站。
网站简介 | 联系方式 | 网站地图 CopyRight 2014-2023 www.15033.cn,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icp备案号 闽ICP备202300551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