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主页-校园新闻

【面向2035的教育现代化】面向2035的普通高中教育发展新境界

发布时间:2021年2月7日责任编辑:林小果来源:环球网

编者按:当今时代中国发展日新月异,而世界的不确定性、复杂性前所未有,教育所要应对的挑战和矛盾层出不穷。身处洪流之中的基础教育,如何在新时代正本清源恪守教育本真,又如何超前谋划培养面向未来的人,这是必须从战略上加以厘清的核心议题。本期四篇文章围绕“面向2035的教育现代化”这个主题,分别从宏观战略、重大目标任务、普通高中发展和智慧学校建设四个点展开论述,描绘未来基础教育现代化的图景和改革发展的路径任务,以期对我国“教育现代化2035”提供一种理解和思考。1.【面向2035的教育现代化】我国基础教育迈向2035的战略思考2.【面向2035的教育现代化】2035教育现代化义务教育的使命与担当文:徐士强/上海市教育科学研究院普通教育研究所副所长,副研究员,教育学博士—约7800字,阅读约需16分钟—当今时代中国发展日新月异,而世界的不确定性正在增强、社会的复杂性前所未有,与此同时地球人的需求也更加多元甚至更加迷惘。教育所处的时代挑战和将要应对的矛盾层出不穷,左右教育的因素越发复杂多元。身处洪流之中的基础教育,如何在“多变时代”正本清源恪守教育之本,又如何超前谋划为培养面向明天的人作好充分准备,这是必须从战略上加以厘清的核心议题。普通高中阶段是基础教育提升的收官期,也是学生跨入大学或进入社会的桥梁期,更是个体心性走向成熟稳定的关键期,升学、入世和心性成型,普通高中承担着无比厚重的使命和责任,在思考面向2035的教育乃至更为远景的教育之时,尤其值得从战略上深度考量和抉择重点在哪、核心何在。2020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发布《仁川宣言》后提出的2030教育行动框架,将总体目标确定为“确保全纳、公平的优质教育,使人人可以获得终身学习的机会”。我国2020年9月发布的《中国落实2030年可持续发展议程国别方案》提出“确保包容和公平的优质教育,让全民终身享有学习机会”的方案。不难发现,着眼2030的教育,公平、优质和全民成为关键,这为思考普通高中教育未来发展战略提供了借鉴。高中育人价值的战略取向是什么?高中事业发展的战略重点是什么?高中育人改革的战略要害在哪里?本文试对此作一分析思考。一、价值传承与发展:国家人、社会人、个体人的和谐统一教育价值定位问题即教育的目的和培养目标问题。研制面向2035年乃至更为长期的基础教育规划,始终要回答两大基本问题,即价值问题和路径问题,前者定位教育的行走方向,后者则提供行走道路。普通高中教育的价值和路径该怎样厘清,这既关乎人自身发展,也关乎国民素养和人力资源水平提升,其中价值定位问题更是关键中的关键。事实上,自改革开放以来,党和国家以法律、决定等形式明确各个时期我国教育的目的、价值等。透过1978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1982年《宪法》、1985年《中共中央关于教育体制改革的决定》、1999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党的十六大到十九大报告等所阐述的教育目的价值,我们可以看到,教育的基本目标价值是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但教育要改革,要办素质教育,为人的终身发展奠基。我们还可以研读到,教育的功能在不断丰富发展。以此为基础,面向2035,普通高中教育价值指向上更要加强两点。(一)教育目的中“人”的因素日益突显关于教育的目的和价值,西方一直存在着个人本位论和社会本位论。以卢梭、裴斯泰洛奇等人为代表,个人本位论主张教育目的应依据个人需要来确定,人生来就具有健全的本能,教育的基本目的在于发展人与生俱来的本能和本性,使其向着有利于个人幸福和社会进步的角度发展;教育之于个体的价值应高于对社会的价值,判断教育作用大小主要应当看它对个人发展起到的作用。同个人本位的主张相对,孔德、赫尔巴特、涂尔干等社会本位论者,则主张教育的目的应根据社会需要来确定。个体的成长依赖于社会的发展,个人无法脱离社会,一切教育行为都应服从社会需要、服务社会发展,评价教育结果只能以它体现出的社会功能为要素和指标,主要看教育对社会贡献的内容以及贡献的程度高低。对于以上两种主张,显然各有其特点,但也各有其片面性,笔者以为采取哪一种立场或者综合取舍,关键在于看教育发展时期和发展需要。教育是兴国安邦大计,是经济发展、科技进步、社会文明提升必不可缺的手段。教育的社会目的、工具价值必须被高度重视。但是经济发展、GDP增长、科技进步、文明提升,归根到底都是为了满足人的物质文化需要,保证人的全面发展。说到底,人才是教育的根本目的。改革开放40年来,我们不难发现,人的因素在基础教育目的价值中日益突显。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教育方针经历了从注重政治功能到同时重视政治功能和社会功能的转变,经历了从“教育为无产阶级政治服务”到“教育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为人民服务”的转变。其中,对于“人”的目的价值不断予以突显,并谋求“人民和个体人”的价值平衡。在“建设者和接班人”基本目标方向不变的前提下,通过主张素质教育、为人的终身发展奠基等取向,教育不断彰显其对人民和个人的福祉。教育是兴国大计,教育更是社会事业、民生事业。对于人民,中共十六大提出教育“为人民服务”,十七大发展为“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十八大和十九大分别予以重申。对于个体人,几十年来“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一贯目标,“四有新人”、素质教育、育人为本理念的适时提出并写入法律或党的重大报告等,是对教育造福个体人、培育完满人的重大转向。(二)在个体与社会平衡中定位培养什么样的“人”伴随着对“人”的因素彰显,接下来教育最需要思考并明确的是:要培养什么样的人?着眼于未来普通高中教育要培养怎样的人?如何定位?这个问题事关普通高中总的价值和战略指向性。个人本位论和社会本位论都有其产生的特定背景,我们应辩证地看待。两种理论在处理个人与社会的关系问题上各持不同的立场,强调其中一个方面,显然具有片面性。当然个人本位论与社会本位论更多是站在社会学立场上而言的,从教育出发站在培养人的角度看,必须兼顾个人与社会,将社会进步需要与学生个人成长需要有机统一起来。学校教育要在两方面发挥功能与作用。普通高中教育要平衡地面对三种人,即自然人、社会人和未来人。面对“自然人”,即对作为生物学意义上的人,教育要思考如何让他们健康幸福、能顺利入世、学会自我完善和自我实现。面对“社会人”,教育要为其在适应社会环境、参与社会生活、学习社会规范、履行社会角色提供支持,促进其认识自我、收获社会认可。与人共存、平等交往合作、对社会的责任和担当,为此高中教育要思考可以做什么,面对“未来人”实为对未来社会人作出一种预判并在当下采取必要的应对。面对未来人,这是由普通高中教育的属性决定的。普通高中在基础教育阶段中特殊的属性,决定其必须思考如何在今天为未来的孩子打好基础,眼中有“当下人”更要有“未来人”,既要帮助学生获得当下的知识能力,更要帮助孩子掌握应对未来的核心素养。面对“三种人”,从教育事业发展层面思考,普通高中教育需要更加公平、更富选择、更加优质,对象上需要全员的高中教育、过程上需要多样的高中教育、结果上需要充分的高中教育。从学生培养过程层面考虑,普通高中学校教育要承担起引导学生养育立人之品、掌握学习之法、涵养创新之道、厚植责任情怀的使命。二、事业建设转型:不让一个孩子掉进高质量普及的真空一般而言,早期普及阶段更加看重入学机会和教育规模,这是教育外延发展阶段的必然特征。当教育从外延发展转入内涵发展阶段时,入学机会满足依然重要,但教育过程、育人方式、学生成长状况将更加受到关注,成为普及的重心。(一)聚焦优质:战略重心适时实现从量的提升到高质量普及的转轨高中教育事业发展重心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两大任务:一个是教育规模,一个是教育质量。就规模来看,过去一段时期至今,主要任务是普及高中阶段教育。普及高中阶段教育是十八届五中全会的重大战略决定,是党和国家对未来高中发展确定的方向指针。普及高中阶段教育,顺应经济社会发展对劳动力素质乃至全民族素质提升的新需求,是我国实现教育现代化、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重要战略。根据2020年教育部对各省中长期教育规划的中期评估情况,截至2020年年底,我国高中教育阶段毛入学率已经达到86.5%。据预测,2020年之前,我国高中阶段教育毛入学率将达到90%以上,达到中等发达国家水平。可见,面向2035,我国普及高中阶段教育的任务固然存在,但是已经不再是主要矛盾了。但质量提升的矛盾正在变得愈发突出。什么是质量呢?其要素是什么?我们可以从两个维度来加以思考,这两个维度将成为2035高中教育质量的重要决定因素,或者就是质量本身。一个是外延维度,主要是受教育机会提供、资源与条件的均衡配置,其核心是确保每一个学生能够享受公平、便利、均等的高中教育基本公共服务。另一个是内涵维度,是关于培养什么样的人和怎么培养人的维度,这将成为主要维度。尽管由于经济水平、教育基础不同,不少地区高中教育的主要任务还在于扩大投入,增加入学机会。但是数量意义上的“普及”指日可待,放在全国整体来看,高中教育的多样性、选择性和适应性都将不可回避,为学生提供适合的教育将成为普通高中质量的主要维度,高中教育要走向高质量的普及。(二)攻坚均衡:以适性的资源配置促进普通高中教育整体提升均衡问题依然是普通高中未来发展面临的重大挑战之一,区域之间、城乡之间和学校之间的差距问题依然客观存在。当然均衡问题成因多样,有历史原因、投入原因,也有政策人为因素。从过去的经验来看,面向2035的普通高中教育均衡问题首先应通过资源配置变革来加以解决。资源是教育发展的重要营养,适宜的资源配置则是确保营养合理供应的重要手段。过去一段时期以来,资源配置还存在一些问题和挑战。一是经费投入与其他政策杠杆的协同配置问题,经费不是资源的全部,两者需要协同考虑。二是资源需求巨大与供给和配置主体相对单一的矛盾,当前主要是政府承担配置主体和供给职责,满足不了需求,尤其是老少边贫地区。三是按标准统一配置与按需求多样化配置的矛盾,尤其是在区域、城乡和学校差距客观存在的情况下,这个矛盾更加突出。四是差异多样化配置与公平公正可能受损的问题,理想的配置是对缺经费的给予经费、缺政策的给予政策,做到适得其所。但这样做缺乏坚固的上位依据、操作难度大,另外还有可能滋生“寻租”的风险,导致该分配的没有分配到反而加剧资源不均,最终可能损伤原本基础还不够牢固的教育公平公正。针对这些问题,资源配置可能的突破在于以下几方面。第一,观念革新。建立广义的资源观与新型资源均等化的理念。普通高中改革发展的一切所需都应被看作资源,包括经费、硬件、设施设备、改革政策、各种发展平台、机会等都是资源。与广义的资源相配,应告别大一统的资源配置思想,建立新型资源均等化的理念,即均等不等于一模一样、不等于划一化,均等是标准+差异,资源均等化配置即在一定标准上差异化地安排资源。这种观念和思想是普通高中普及在望、多样化内涵发展需求更加突出时期的必然要求。第二,定位调适。资源能否发挥最大价值,取决于资源配置是否做到适得其所,因此资源配置的价值取向和定位问题是必须首先明晰的问题。取向和策略怎么定,关键还是看普通高中教育发展的阶段性特征和未来趋势,既体现当下性又体现超前性。面向2035的普通高中,多样化、高标准的优质教育是主要挑战和追求,资源配置要综合考虑共性需求和个体差异、要考虑外延发展向内涵转型的大趋势,迫切需要建立起“标准为本、需求引领、内涵导向、形成生态”的基本定位,通过标准更新和提高、区域和学校差异照应、学校特色培育等策略,实现资源配置适得其所。第三,主体开放。资源配置主体多样化是发达国家治理教育的重要手段之一,对于纳为基本公共服务的基础教育,政府是资源的配置主体,同时也是资源的整合主体。一直以来,我国各级政府对基础教育资源总体采取“大包大揽”的做法,强化了政府的教育职责,但是一定程度上限制了社会资源服务基础教育的空间和渠道。面向2035,普通高中教育走向普及但尚不属于义务教育,亟须建立以政府为主导、社会参与的资源配置机制,在办学的多个环节、育人的多个过程中,在资源需求比较大的领域上通过立法立规、出台政策等手段,强化多元主体参与资源配置,形成资源配置的联合体。(三)坚持特色多样:以供给结构优化应答需求多样、质量多元化的大趋势面对学生需求和家庭教育选择日益多样的趋势,高考改革也在如火如荼地推进,考核科目组合化、录取方式多样化,这些都已经成为趋势,部分省市已经开始实践。这种变化也一定程度上推动了高中教育的转轨,正在从依据分数、分层培养定式与惯性中解脱出来,走向分类特色多样发展,并且这个趋势正在不断增强。与此同时,政府治理和推动学校发展的方式也正在发生变化,多年以来的分层递进的单一上升通道、固化的单一课程科目结构、分数主导的单一标准的升学,逐步转向高中后出口通道多元交叉、课程更加多样可选择、部分考试科目允许学生自主组合、升学方式多种多样,从一个模子转向多元模式。上海、浙江率先推出的高考新政,就是转型的一种探索和体现,尽管实施初期面临些许挑战和质疑,但是改革的方向是广为接受的。教育行政部门需要调整教育质量的评估导向,注重高中的分类布局,引导不同类型的高中校实现可持续发展,呈现区域高中教育多样性。以上海为例,2020年至今,先后命名了4所上海市特色普通高中,使这些原本为上海区级示范高中的学校有机会参照上海市实验性示范性高中政策办学,带来这种变革的直接力量是教育行政部门变革学校建设要求,跳出分层治校的旧思维,鼓励学校错位办学、特色育人。学校也应适时地从旧有的单线分数竞争的思路中解脱出来,结合自身的办学基础、未来社会对人才的需求以及教育理想,反思并重构办学定位,铸造办学特色,培育学有特长的高中生。上海几所已经命名的特色高中,如曹杨中学、甘泉外国语中学、华政附中和上海海事大学附属北蔡高中,分别通过系统突显特色的课程建构和学习设计,为学习基础较好、有独特兴趣爱好的学生提供了更合适的课程和学习经历,让他们有机会根据自己的兴趣和未来职业偏好规划高中学习。在传统的同质化模型下办学的高中是无法给学生提供这样的机会的。三、育人模式改革:推动以学生发展为本切实落地(一)育人模式转型的根与茎无论什么时代,高中生始终将担任着自然人、社会人、家庭人和国家人的角色。作为自然人,学生要思考如何让自己成为一个自我完善、人格健全、内在和谐平衡的人,即做一个怎样的学习者。作为社会人、家国人,学生要思考自己的社会和家国责任,养成小我和大我兼备的胸怀和眼界,以及为之孜孜以求的精神。这是学校教育最根本的追求,是我们培养模式变革的根与魂。而这个使命的完成,需要高中育人模式实现转型:在人才培养的思路上,务求立足人才成长规律和教育规律,坚持以立德树人为核心,加强培养学生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从片面重应试、掐尖再培育的旧模式中解脱出来;在课程结构上,力求突破传统课程结构,以基础课程奠定全面发展的基础,突出科技课程和人文课程,强化专门课程和探究课程;在教与学的方式上,突破以接受学习为主的传统框架,开展探究学习、互动合作学习、信息技术支持下的个别化学习;在培养机制上,打破校园藩篱,开放多元办学,尤其注重对校外教育资源的利用,拓展课程和学习的时空。(二)致力于为精致丰富的学习经历创设课程丰富的学习经历是素养培育和人格塑造的必要手段。学校的一切育人活动、学生的一切学习活动都因课程产生、围绕课程运行。课程质量在一定程度上决定育人质量,而判断课程质量的重要指标之一是能否为学生提供精致而丰富的学习经历。长期以来,我国普通高中课程结构过于统一、课程管理过于强调划一、课程实施重知轻行、课程评价过于依赖升学考试,客观上加剧了学校同质、学习同质。这个困局必须要在今后一段时期内进一步打开消解。值得肯定的是,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化,加上高考改革和综合素质评价的实施,各地已经出现了诸多有益的探索。上海围绕普通高中创新素养培育,通过课程加速、丰富和混合等多种方式改革学校的课程架构。上海中学等是加速型课程的代表,通过对数理化等基础课程的加速学习,留出更多的时空为有潜质的学生学习专门课程与探究课程,促进他们对优势潜能领域的认识与开发,推进不同类型、不同领域的创新人才早期培育。华东师大二附中则在丰富上做文章。学校在国家规定的普通高中课程计划之外,在六个百分百课程基础上,有重点地增加一些内容和门类,构建学校自己的创新素养培育课程体系。当然,更多学校采用丰富与加速混合的方式优化课程结构门类。放眼国际一流高中教育地区或学校,通过丰富、加速或二者混合的方式建设学校,丰富和精致学习经历,是较为普遍的做法,应当成为我国高中课程改革长期坚持的方向。(三)创造更多可能让学生学会独立思考和自主选择独立思考和自主选择,对于我们的学生而言还不是一件轻而易举的事。这两年,上海和浙江两地的新高考改革方案实施后,有声音质疑,号称让学生自主选科,但实际上真正自主的空间并不大,不是所有的学校都能开齐选科组合,学生没得选;有的学校为了高考升学率考虑,引导学生选,产生“被选”;当然,也有学生自己懵懵懂懂的“不会选”。这个质疑客观上反映了高中教育一方面要思考如何在育人过程中,让学生学会独立思考、独立判断,让学生养成这种思维习惯和能力,这是成为“未来人”的必备素养;另一方面,要思考如何逐步跳出升学的桎梏和观念枷锁,从就教育人、就校育人转到因人设教、因人而教,为学生真正的自主选择和自我决定提供更多可能,毕竟选择是优质教育的基本要素之一。“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这是我们皆知的道理。基础教育的“基础”,抛开道德品质层面的因素,主要在于知识基础、方法能力。前者我们做得足够到位,但是“方法能力”包括独立思考、自主判断、学会选择等,则始终比较欠缺。这种状况,如果说在工业社会还可以存在的话,那么,当进入后工业时代、信息社会时代,知识量激增、知识更新加速,再高明的教师也无法将所有最新知识传递给学生,那么,教育要做什么?教习惯与方法,思考的习惯、学习的方法,真正给学生打下“基础”。所以,扩大课堂思维量、建构民主的师生互动提高学生心理安全感、引导学生掌握基本的思考方法等,这些都是必不可少的。(四)借助现代学习科学和信息技术推动学与教深度变革新技术不断涌现,改变着我们的生活和学习。世界银行《2020世界发展报告》指出:我们面临的情况是“不断变化的世界和不变的教室”,而正是从这些教室出来的年轻人以及那些在学历教育结束后继续学习的人将指引未来。他们可能会越来越多地依靠算法辅助,而在过去由他们亲自扮演的角色可能在未来由机器人取而代之。说到底,关键的仍是我们的教育者和教育系统能够在多大程度上支持和培养我们越来越多的数字生活的模拟基础。其实,信息技术之外,还有神经科学和脑科学的突破、人工智能的飞速发展,这些科技使人们熟知的学与教的常识正面临着挑战,时空环境正在发生改变,翻转学习、云课堂、未来教室等正在撬动着课堂教学和传统的师生关系。同时,学与教的空间问题也越来越受到关注,网络支持下的虚拟学习空间、网络与实体结合的混合式学习空间、以校园为基础打造的新型学习空间正在越来越多的学校出现。上海大力推进的中小学创新实验室建设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上海提出,到2020年为每所中小学校建一个创新实验室。创新实验室已不局限于传统“实验室”概念,实验学习活动的内容也不局限于以往“验证”的实验,而是基于课程和学生创新素养培育,转向“验证”与“探究”并重,成为更关注过程探索的一个有温度的大环境。脑科学、认知神经科学、信息科技使学与教更具有直观性、针对性,丰富了学习资源和学习方式,而学习空间的创新则更加有助于学习从发生、到发展和结束一连贯地完成。但这还不是学与教变革的全部。更为关键的学与教变革,在于师、生、技术、学习任务充分协同下的协商、自主和个别化学习,在于在学与教的过程中学生的自我诊断、反思和独立建构。所以推动从掌握知识到学会认知、从接受学习到探究发现、从理解到建构、从模仿到创造、从单向授受到多边对话,这样的学与教变革体现了道与术的结合,关注学习者主体和主动性,关注学习的内在发生,这才是真正走向未来的学与教革命。

网络热门关键词

  • 1、黑龙江卫视网络直播
  • 2、鬼之花宴在线观看
  • 3、剑神心txt全集下载
  • 4、总裁抱着她边开做h
  • 5、斗牛要不要下载
  • 6、全职攻略神
  • 7、96同城
  • 8、琳琅国货论坛
  • 9、修女也疯狂国语
  • 10、村上丽奈图片
第一中学——为您搜集全国各地一中网站信息联系方式。
网站简介 | 联系方式 | 网站地图 CopyRight 2014 www.15033.cn,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