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主页-校园新闻

阆中的回族!

发布时间:2021年2月7日责任编辑:林小芳来源:新民晚报

点击上面"阆中民俗大杂烩"免费订阅

回族是古城阆中一支人口最多的少数民旅,据统计约七千余人,城区约三千人,集居于博树民族乡约三千五百人左右。他们的祖先不同原因、不同时间多来源于四川省周边省份,在阆繁衍生息至今近五百五十年历史。他们凭借伊斯兰教信仰,将来源于不同省份的穆斯林凝聚为一体,传承着自己的文化和礼俗传统。为了生存和发展,阆中回族文化和礼俗基本与全国各地回族相同,与国外穆斯林群体比较,也只能说大同小异或同中有异。

清末民国初年的回民阿訇。

阆中历史上是川北重镇,通往巴蜀腹地“天府之国”的前站。它距陕、甘、宁、青回族集居地较近,当时生存自然条件较这四省(区)优越。阆中回族先民多是从陕、甘地区来的穆斯林。元代东来的穆斯林军士,曾被编入“探马赤军”驻守各地,四川也不另外,但“这些探马赤军中的穆斯林在崇庆州、灌州等地进行农垦”,其中部分成为“兵农合一”的屯戍人户。尚无史料说明阆中曾有探马赤军驻守,也无其“土生蕃”的后代。

  

史料记载:明代三百年中,陕西、甘肃、云南的不少回回军士及商人,到川北、川东形成一些“回回营”或“回回村”。明末清初经约三十年战乱和“天灭”,四川人口大减,土地荒芜,清政府陆续颁布了许多移民入川的优惠政策,史称“湖广填四川”,移民中不乏有阆中回族先民。清同治年间至光绪三年,陕西关中回族,反抗清政权的民族歧视而起义,起义军转战陕、甘、宁,青、新等地区,得到当地穆斯林们的同情和支持,纷纷加入起义行列(含少数汉族群众),清军围剿起义军,屠戮无辜回族群众达十六年之久。“在清政权以剿为主的屠杀政策下,仅陕西十分之九的回民在战争中被杀戮或因疾病、饥饿死亡”。“陕西除省垣以内,秦岭以南,凡三辅及陕北一带,茫茫大地,皆无吾教人之足迹。”少数幸存者艰辛地穿越秦巴山区,逃难投亲来阆留居。清康乾年代社会相对稳定,并提倡农耕和贸易,有更多的回民随军或经商入川,也使阆中回族迅速增加,居住区由城市扩大到农村。

清代同治年间陕甘回民起义的回军领袖之一:白彦虎

据保氏家谱记载,祖籍西安府泾阳人,先祖于明成化年间(1465-1488),随明军驻阆,充任中下级武官,后落籍留居。距阆中首座清真寺建立(清康熙八年,约1669年)此时保姓族人已传七、八代。陕西泾阳县为关中回族聚居地之一,保姓为大姓之一。保姓落籍后陆续有陝西、云南保姓族人来阆,至清康、乾年代,保姓族人有较大发展,已分为五大房四小房。据

《保宁府志》、《阆中县志》记载,康熙五十一年(1712年)至乾隆二十二年(1757),保姓族人参加科举,中武举三人,武进士两人,为当时阆中回族一名门望族。目前资料显示,保姓是来间回族最早姓氏之一。

阆中马姓回族较多,他们]是不同时十段,不同地区来阆留居的。据不无全统计,有十五支同姓不同宗的马姓人有。如:

楼房马:原籍甘肃凉州人(现武威市),为清初来间官宦人家,落籍后经商,又有本支族人投奔来阆,清晚期己发展为大家族。祖居清真寺对面,相连院落近十多处,为阆中回族望族。老一辈各分支多有“唸经人”(满拉),热心宗教事务,为清真寺的维护和建设,做出了应有贡献。清末后家境衰败,多从事小生意。上世纪六、七十年代,在宗教信仰艰难情况下,本支马仁益师傅(原掌教之一)不顾年事己高,独掌教务,冒着风险为回族群众进行宗教仪式,受到老一辈穆斯林的支持和好评。早期参加中国共产党的马家林、马家骏俩兄弟出生于该家庭。目前马仁益之子马和喜仍居老宅,是间中马姓中大姓之一。

茶店马:原籍甘肃固原人(现宁夏回族自治区固原县)。康熙年间社会较稳定,并鼓励农商,先祖马如亭、马玉亭俩兄康熙二十七年来阆,做茶叶和牛羊毛皮货生意。阆中毛皮货生意季节性较强,且交通不便,销路不畅,难以得到发展,不久马如亭去湖北孝感落户,马玉亭仍留阆中经营茶叶生意,经数十年努力经营,已成为阆中茶叶业大商户,有自己的马队从云

南贩来茶叶,经阆中周转,远销陕、甘、宁地区。由于家族经济殷实,善于开拓进取,子孙们去外地经商、做官从军者甚多。其中一分支重视家庭宗教教育,成为中伊斯兰教的兴教者,如原掌教之一的马明清师傅,幼时就受到家庭宗教和经文教育,十多岁拜清真寺唐八阿訇为师,专攻《古兰经》的讲解和经文的赞念,由于他汉学程度较高,曾任清真寺和清真新寺的掌教师傅,对其子女从小就进行家庭宗教和经文教育,受到广大穆斯林的好评。本分支马慎勤师傅,幼时受到宗教熏陶,稍长拜清真寺马禄阿訇为师,家庭经济困难,中途辍学。上世纪三十年代初,担任南充清真寺掌教二师傅至1962年“归真”,至今得到本坊穆斯林称赞。改革开放后,恢复了党的民族宗教政策,当时宗教职业者很缺少,马明清第二子马慎廉曾

代行掌教之职,虽年事已高,但对聘请的年轻阿訇仍进行培养和帮助,受到穆斯林们的尊敬。马宝祥、马宝瑞等为其家族后代。

民国初年的清真包子铺

马家坝马姓人家:县城东原棉纺厂至嘉陵江边的河濰地,据说是一支响应清初“湖广填四川”来阆的湖北马姓人家占据,经几代人开垦、筑堤、修渠,将不毛之地变为可耕种的良田,族人也大量增加,并将此处称为马家坝。1950年以前他们主要种植蔬菜及自用粮食,经济条件较好的进城经商。早期参加中共地下组织,1934年7月遭国民党杀害的烈士马长裕、阆中中学退休教师马玉书等为其家族后代。

广东房子马姓人家:原籍陕西扶风,据说先祖为清军文吏,于清同治年间来阆,留居后经几十年勤俭持家,努力奋斗,成为殷实人家。购得笔向街原广东富户房宅一院,回族称该马姓为“广东房子马家”。回族大多生活贫困,忙于生计,无力供养子弟读书,而该马姓族人重视对子女们的教育培养,受到回族群众的敬仰。他支持创办了阆中回民小学,上世纪三十年

代任校长的是该族人马高容先生,回族尊称“马二先生”。上世纪四十年代,先后成立的阆中回教促进会、阆中回教救国协会,都有该马姓族人参与或领导。很多族人成年后去重庆等地发展。阆中保宁中学教师马通伟,阆中市文教局退体干部马先达等为该马姓后代。

蒲姓是阆中回族大姓,共有三支,人口最多,约占阆中回族总人口三分之一。其中,以博树民族乡一支人∏最多。博树乡蒲姓先祖,蒲伯映率二子蒲飞雄、蒲茂雄,于清初“湖广填四川来间,占据博树乡鼓锣山,从事农耕。经百多年艰辛开垦和繁衍生息、人口大增。

住户已遍布鼓锣山和对面文成山下、由于人口逐年增加,而可耕地有限,加之十年九旱的气候条件,庄稼收成常食不果腹,长期处于贫穷境地,迫使部分人员去做劳动、生活条件极差的船工,或去边远山区贩牛羊进县城,以弥补生活所需的不足。改革开放之后,部分人家迁往县城,或去外地打工落户求其发展。由于生活的改善,重视年轻一代的培养。目前,几乎县城各行业均有改姓人士。

王姓回族阆中有三支,据说其中两支是清初“湖广填四川”几经迁移落户阆中。世居县城礼拜寺街,主要经营回族生活必须的牛羊肉加工和食品业家境比较富裕,多为小康之家。

清末陕西的回民与清真寺阿訇

哈姓是陕西关中回族大姓之一,据说阆中哈姓先祖于清同治年间,翻越秦岭逃难至汉中,当时汉中也不安定,其中一支与另一支马姓人家结伴,艰难地翻越米仓山和大巴山来阆落户。主要经营商业及粮食加工业。

红军长征期间(1933年9月),阆中党组织曾安排廖承志罗世文等住在原杨天井巷内马云霄阿訇家。该马姓先祖系同治年间,为躲避清政权在陕的屠戮回族政策,从咸阳历经艰险来阆落户。马云霄阿訇1933离阆到成都某清真寺任住寺阿訇,抗日战争结束返阆,曾一度担任博树清真寺阿訇。

阆中回族姓氏:1950年前阆中回族曾经有过的姓氏(按笔画排序)为:

丁、马、王、古、龙、田、冯、刘、江、许、牟、达、冶、吴、陈、何、妥、沙、张、林、罗、金、保、肖、查、拜、哈、郝、唐、铁、高、常、萨、杨、雷、蒲、满、蔡,计三十八姓(根据清嘉庆、道光时期两次清真寺维修碑记回忆)

全国回族姓氏共一百五十九种,阆中约占百分之二十四,目前,尚存三十姓左右。

阆中回族祖先,多数是“逃难”或“迁徙”来阆落户。先祖们拖儿带女,冒着生命危险,长途跋涉,不辞艰辛,屡遭磨难来到阆中。本着《古兰经》“天下穆斯林皆兄弟”的教导,先来阆的穆斯林热情接待后来者,资助、安排他们居住和就业,愿从事农耕,不愿留居城镇的,则送往博树乡回族聚居地,早来的蒲姓人家同样热情接待,帮助解决居住、耕地和农具,使他们尽快恢复正常生活。总之,这种穆斯林互相帮助的精神为阆中回族的巩固和发展创造了有利的条件。这也说明,信仰伊斯兰教的同族穆斯林,秉承来华先民的美德,乐于助人、吃苦耐劳,团结互助、同舟共济、热情好客等风尚,代代相传至今。正如清初伊斯兰学者马注在其《清真指南》所指:“婚丧不振,互相资助。贸易缺资,众力扶持。子弟不能念经者,代为供膳。恩不求报,德不沾名”(卷八)。回族穆斯林这种团结互助精神,历来被汉族同胞所称道,也是中国伊斯兰教千年不衰的缘由。

资料参考:

1、杨启辰、杨华主编《中国伊斯兰教的历史发展和现状》

2、韩敏《陕西回民起义史》

3、马光启《陕西回教概况》

4、魏德新《中国回族姓氏溯源》

网络热门关键词

  • 1、第一皇妃3
  • 2、村上里沙和小孩
  • 3、当男人恋爱时结局
  • 4、榆林市车辆违章查询
  • 5、网游之恶魔猎人txt
  • 6、蓝焰刀锋
  • 7、中国护士论坛
  • 8、邮政国内小包查询
  • 9、翼讯校园
  • 10、狮子悬山
第一中学——为您搜集全国各地一中网站信息联系方式。
网站简介 | 联系方式 | 网站地图 CopyRight 2014 www.15033.cn,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