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主页-校园新闻

甘肃驻军

发布时间:2021年2月7日责任编辑:李大生来源:凤凰资讯

西北军区独立第一军1949年9月,驻在岷县的国民党甘肃师管区和第九十一军一七三师等部队起义,改编为西北军区独立第一军,编为两个师:原第一七三师编为第一师,原师管区部队编为第二师。当年10月初,解放军第六十二军进驻峨县,对该部进行整编,撤销军的建制,主要兵力编为独立第一师,归第六十二军指挥,剩余人员编入第六十二军其他单位,同年12月。独一师随第六十二军南下,调归第二野战军暨西南军区建制。1950年8月,62军独立师改编为中国人民解放军西南军区独立第1师,归川西军区领导。1952年7月,第62军军部改编为西康军区,第62军番号撤销。西北军区独立第三军1949年12月,国民党第一一九军在武都起义,改编为西北军区独立第三军,编为两个师:原第二四四师编为第七师;原第二四七师及各补充团编为第九师。1950年进行整编,两师合编为第七师,编入第七军建制,独三军建制撤销中国人民解放军天水步兵学校1951年2月,西北军区军官学校奉命改编为解放军第一步兵学校,为军级单位,受中央军委训练总监部和西北军区双重领导。1951年4月日正式开学校址在陕西省长安县王曲镇。1952年8月迁至甘肃省天水市东教场。1955年6月改称解放军天水步兵学校,仍为军级单位,受总参谋部军校部和兰州军区领导。1962年10月改编为兰州军区步兵学校,为正师级单位,隶属于兰州军区。1969年3月奉命撤销。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一文化速成中学1952年9月,西北军区直属队速成中学和第四军速成中学合并为西北军区第一速成中学,1954年10月整编为解放军第一文化速成中学。校址在兰州市东教场。1957年12月撤销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三文化速成中学1952年10月,西北军区将所属第一后方勤务学校和军区后勤速成小学,合编为西北军区后勤部直属速成中学。1954年7月整编为解放军第三文化速成中学。校址在兰州市十里店。1957年10月撤销。兰州军区军医学校1970年10月,兰州军区医训大队在酒泉市组建,1973年迁至兰州市段家滩,1974年10月扩建为兰州军区军医学校,定编为师级单位,隶属于兰州军区后勤部。1980年8月更名为兰州军区卫生学校。兰州军区军事医学科学研究所1976年7月,兰州军区后勤部卫生防疫检验所扩编为兰州军区军事医学科学研究所,隶属于兰州军区后勤部。所址原设于兰州市小西湖,1983年迁至兰州市焦家湾。兰州军区生产建设兵团1969年1月21日,中共中央、中央文革、国务院、中央军委批准兰州军区组建生产建设兵团,统一领导陕、甘、宁、青4省区的军垦部队。兰州军区于当年2月完成组建工作,兵团部驻甘肃省武威县黄羊镇。团以上负贵干部和兵团机关工作人员配备现役军人,遵照国务院和中央军委指示,将原陕甘宁青4省区的农建师和林建师,划归生产兵团建制,驻甘肃的农建第十一师分编为第一师和第二师,林建第二师番号不变。1973年10月经中央和国务院批准,撤销兵团建制,所辖各农建师、林建师及各企事业单位,均移交所在省区领导。西北军区后勤部第一军马场[山丹军马场]1950年山丹军马场定番号为中国人民解放军西北军区后勤部第一军马场。1954年8月,实行企业化管理。1957年交农垦部领导,改称国营山丹牧场,1961年底重归军队领导,改称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后勤部山丹军马场。1966年8月定为团级单位。1975年10月改归兰州军区后勤部领导,改建为兰州军区军马总场,定编为师级单位。1986年12月,总场改称兰州军区后勤部马场管理局。甘肃省直属公安大队1950年5月,根据中共甘肃省委决定,省公安厅抽调陇东各地公安检查站干部战士200余人,连同甘肃省保卫营一起,分编为甘肃省和兰州市两个公安大队,1952年8月,省公安大队整编为甘肃省直属公安大队,下编3个中队,由甘肃省公安总队领导,1955年11月,甘肃省直属公安大队及甘肃省公安独立第一营整编为中国人民解放军公安军内卫第六十九团,隶属于兰州军区。1957年3月,该团与甘肃省内卫第一营合并,整编为中国人民解放军甘肃省公安内卫第一团,仍由兰州军区领导。1958年9月,将担负内卫任务的二营及一营一部改为人民警察,移交甘肃省公安厅领导;12月,该团改编为兰州军区独立步兵第一团。公安内卫第七十三团1949年9月陕甘宁边区独立第十四团改编为甘肃军区等备第二团。1952年进入甘南。同年10月改称甘肃军区独立团。1955年11月改编为公安内卫第七十三团,由甘南军分区代管。1957年3月,与七十团合编为甘肃省公安内卫第二团。甘肃省公安内卫第二团1949年5月在晋南组建步兵第六军十八师五十三团,6月随师进军陕西西安。1950年12月,改编为人民解放军公安第四师十一团,1952年,公安四师撤销,该团改称公安部队第十一团,于6月进入甘南,由甘肃军区指挥和代管。1955年11月,改编为人民解放军公安军内卫第七十团,由甘南军分区领导.1957年3月,与七十三团合并为甘肃省公安内卫第二团。1959年3月改称兰州军区独立步兵第二团。甘肃省公安内卫第三团1952年6月西北公安第二支队整编为西北公安部队第十四团,团部驻榆中县,由甘肃军区代管。1953年初,部队移驻河西走廊,。团部驻武威,由武威军分区代管。同年11月,团部移驻酒泉,归张掖军分区领导。1957年3月,改编为甘肃省公安内卫第三团。1958年9月改编为人民警察,移交甘肃省公安厅领导。甘肃省公安总队1952年5月,西北军区决定,以补训一团为基础,并由甘肃军区抽调部分干部、战士,组建中国人民解放军甘肃省公安总队部及其直属部队。1952年8月1日,甘肃省公安总队正式成立。1955年1月,甘肃省公安总队机关并入甘肃军区机关后撤销。由甘肃军区兼甘肃省公安司令部。驻甘公安第十一、第十三、第十四团,也统归甘肃军区兼甘肃省公安司令部领导。甘肃省人民警察总队1955年6月,甘肃省各专县公安部队改编为人民武装警察,改归公安机关领导。1958年9月,又将各公安内卫团改为人民武装警察支队。1959年2月,中央军委决定,总参警备部直属文化速成中学机关调来甘肃,与省公安厅人民武装警察管理处合编为甘肃省人民警察总队。1962年1月,根据国务院和中央军委决定,民警部队享受人民解放军的待遇,千部实行军队级别并评定军衔;所属支队、大队、中队分别改称团、营、连,各专、州、市大队和县队名称不变,实行军事系统和公安部门双重领导制度,即公安任务受公安部门领导,部队党政工作,作战指挥,军事训练,后勤供应归军区领导和管理。1963年2月改称公安部队甘肃省总队。1966年6月,中共中央决定,对全国公安部队进行整编,从7月1日起列入人民解放军序列。根据中共中央上述决定,甘肃省公安总队改编为甘肃省军区独立师,下编5个团。改编后,一、三团执行看押任务;二团守护天兰、兰新铁路;四团、五团担负警卫任务。当年秋,五团调防四川。1968年和1969年,师部和各团同陕西、青海省军区部队进行换防。1971年4月,省军区独立步兵第一团编入该师建制,改称步兵第五团,师直属独立第二营和四团三营编入第五团建制,驻防兰州。5月,青海省军区独立师步兵第二团调来甘肃,编为该师步兵第六团,移驻景泰县。至此,师辖6个步兵团。1976年4月,师部率一、二团移驻景泰川地区。1976年5月,该师进行整编,第一、二、六团依次改称为师属步兵第一、二、三团;省军区独立骑兵团改编为师属炮兵团,移驻景泰地区;将步兵第三、五、四团从该师划出,依次改称为甘肃省军区独立步兵第一、二、三团。整编后,师辖3个步兵团、1个炮兵团。1981年1月改称兰州军区守备第二师,仍隶甘肃省军区指挥。1985年8月全军大裁军,该师撤销。中国人民武装警察部队甘肃省总队1976年1月,全省各县(市、旗)中队由甘肃省军区移交公安机关领导,并改编为人民武装警察中队,省公安厅成立人民武装警察处,管理全省人民武装警察。1982年11月,根据中发〔1982〕30号文件精神,甘肃省军区将担负内卫任务的3个独立团和5个分区独立营,1个分区独立连移交公安部门,甘肃省公安厅将接收的内卫部队和边防、消防部队改编为人民武装警察,各独立团改编为总队直属支队,并在各地、州、市组建武警支队。1983年1月1日,正式组建中国人民武装警察部队甘肃省总队武警兰州指挥学校1983年,甘肃省武警总队组建教导大队。1984年11月,经公安部批准,以该教导大队为基础,组建武警兰州指挥学校,为副师级单位。校址在榆中县麻家寺。甘肃省民警第一支队1958年9月,甘肃省公安内卫第三团改编为甘肃省人民武装警察第一支队(简称民警一支队),驻防酒泉,归甘肃省公安厅领导。1962年1月改称甘肃省民警总队第一团。1966年6月改编为甘肃省军区独立师步兵第一团。1969年调防陕西。甘肃省民警第二支队1959年1月,公安内卫第九团和第十一团合编为甘肃省人民武装警察第二支队,归甘肃省公安厅领导,驻防兰州市。1962年1月改称甘肃省民警总队第二团。1966年6月改编为甘肃省军区独立师步兵第二团。1969年调防陕西。甘肃省民警第三支队1959年3月,以甘肃省民警总队直属第一大队为基础扩编为甘肃省民警第三支队,归甘肃省公安厅领导,驻防玉门镇。1962年1月改编为甘肃省民警总队第三团,团部移驻兰州市大沙坪。1966年6月改编为甘肃省军区独立师步兵第三团。1969年调防青海。甘肃省公安总队第四团1958年甘肃矿山机械厂警卫团组建。1961年改称兰州军区独立步兵第三团,由张掖军分区领导。1962年7月改称甘肃省军区独立步兵第三团,由酒泉军分区领导。1963年4月改编为甘肃省公安总队第四团。1966年6月改编为甘肃省军区独立师步兵第四团。1968年1月与青海省军区独立师步兵第六团对调。甘肃省公安总队第五团1966年1月组建。同年6月改编为甘肃省军区独立师步兵第五团,10月移防四川。甘肃武警第一支队1969年陕西省军区独立师步兵第三团调防甘肃。改为甘肃省军区独立师步兵第三团。1976年改称甘肃省军区独立步兵第一团。1982年10月改编为中国人民武装警察部队甘肃省总队第一支队甘肃武警第二支队1969年宁夏军区独立师步兵第三团调防甘肃,改为甘肃省军区独立步兵第一团,1971年4月改为甘肃省军区独立师步兵第五团。1976年改称甘肃省军区独立步兵第二团。1982年10月改编为中国人民武装警察部队甘肃省总队第二支队甘肃武警第三支队1969年青海省军区独立师步兵第六团调防甘肃,改为甘肃省军区独立师步兵第四团。1976年改称甘肃省军区独立步兵第三团。1982年10月改编为中国人民武装等察部队甘肃省总队第三支队甘肃武警第四支队1983年,甘肃省武警总队组建机动大队。1990年在机动大队的基础上扩建为第四支队中国紧急状态分指挥中心(武威)21军第61高原应急机动摩步师(天水)1949年2月,由华东野战军第2纵队第4师改称中国人民解放军第21军第61师。1953年3月,随军入朝参战,1958年8月回国。1985年,整编为陆军第21集团军步兵第61师,执行北方甲种摩托化步兵师编制。1989年4月被中央军委确定为全军首批应急机动作战部队。该师现下辖步兵第181团(红军团、金刚钻团)、182团(红军团、铁锤子团)、183团(钢铁团)、炮兵团、高炮团、装甲团,是我军仅剩的两个六团制步兵师之一。47军第55高原摩步旅(张掖)1949年5月由陕南军区第12旅改编为中国人民解放军第19军第55师。 1952年7月1日,第19军军部改编为陕西军区,第55师调归西北军区领导。1969年10月重建陆军第19军时,调归19军为55师,1985年10月改为陆军第21集团军第55师,1998年10月缩编为步兵第55旅,2003年转隶陆军第47集团军建制。47军第56高原摩步旅(武威)1949年2月,由中原野战军第2纵队6旅改称中国人民解放军第10军29师。1951年1月,编入第15军入朝参战,改称中国人民志愿军第29师。1954年5月该师回国,恢复中国人民解放军步兵第29师番号。1960年6月脱离10军建制,划归武汉军区直属。1967年8月到1968年10月又划给空降兵第15军领导。1968年7月13日调归重新组建的陆军17军,1969年12月改称陆军第17军49师,1973年2月撤消17军,49师复归武汉军区直属。1976年3月,由湖北花园移防甘肃武威,改称陆军第19军56师。1985年9月,称陆军第47集团军步兵第56师,执行北方乙种步兵师编制。1998年10月56师缩编为第47集团军步兵第56旅。值得一提的是,29师转隶建制次数之多为我军师级部队第一。雷达26团:甘肃兰州西固区93856雷达35团:甘肃酒泉肃州区94005武警第63师(平凉)1949年2月,由华东野战军第2纵队第6师改称中国人民解放军第21军第63师。1953年3月,随军入朝参战,1958年8月回国。1985年,63师整编为陆军第21集团军步兵第63师,执行北方乙种步兵师编制。1996年10月1日,改隶武警部队建制,改番号为武警第63师,下辖武警第187、188、422、707团。兰州军区后勤第26分部1977年12月,在兰州军区后勤部第4基地兵站的基础上,组建兰州军区后勤26分部(84907部队)。1999年4月撤销番号,其下属单位转隶后勤第27分部。解放军联勤第27分部1978年1月,以兰州军区后勤部宝鸡基地兵站和安康基地兵站为基础,在甘肃武山县山丹乡组建兰州军区后勤第27分部(84908部队)。1986年1月,移防兰州市焦家湾。1999年6月,改称中国人民解放军第27联勤分部。1999年11月,改称中国人民解放军联勤第27分部。21军装甲12旅(68203部队 甘肃酒泉)经中央军委1969年8月15日批准,以兰州军区所辖的坦克独立第12团与调入的坦克自行火炮第264团(装甲兵学院教练团)、第2坦克学校教练团为基础,并从军委装甲兵机关、院校和北京军区炮兵抽调人员,于1969年10月12日,在北京市组成坦克第12师。根据中央军委命令,从10月24日起,坦克第12师分别从北京(师机关及坦克第47团)、山西大同(坦克第46团)、宁夏中卫(坦克第45团)、陕西西安(师直分队)、河北邯郸(师高炮营)等地实施铁路输送,至11月10日,全师人员、装备全部到达酒泉、嘉峪关、张掖地区,完成战备移防任务。坦克第12师按简编坦克师组建后,隶属兰州军区,由陆军19军代管。1975年5月,改由兰州军区直接领导。1978年8月,坦克第12师按军委装甲兵颁发的乙种坦克师编制执行。1983年划归陆军第19军建制。1985年9月,坦克第12师归第21集团军建制。1998年10月,改称装甲第12师,2020年,装甲12师分拆为21军装甲12旅,机步62旅21军机械化步兵第62旅:68204甘肃省嘉峪关市21军高炮防空旅(68206部队 甘肃嘉峪关)空军防空混成第六旅(兰州)1955年9月1日,组建于南京,以南京防空指挥所为基础(干部40人、战士65人),由南京军区防空司令部(干部27人、战士27人)和志愿军归国部队陆军暂编第三团团部部分人员(干部22人、战士64人),组成防空军高炮107师师部,师部驻地南京市长江路东箭道,1957年6月,改为空军高炮107师,师部移防沈阳,师部驻地沈阳市皇姑区塔湾街三段二里一号。1964年3月1日,改称空军高炮6师,9月5日,进驻庄河地区。1966年5月25日,高炮6师返回原驻地。1985年10月,高炮6师和地空导弹18团合并为空军防空混成第六旅<

网络热门关键词

  • 1、高中生物必修二总结
  • 2、福清市人才网
  • 3、独家星劫txt
  • 4、必胜奉顺英国语版
  • 5、永恒之井txt
  • 6、金碧辉煌意思
  • 7、白莲花滚粗
  • 8、河南师范新联学院
  • 9、太古鸿蒙txt下载
  • 10、大明首辅txt
第一中学——为您搜集全国各地一中网站信息联系方式。
网站简介 | 联系方式 | 网站地图 CopyRight 2014 www.15033.cn,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