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主页-校园新闻

白沙抗战文化遗址

发布时间:2021年2月7日责任编辑:周小树来源:凤凰资讯

重庆白沙古镇抗战文化遗址星罗棋布,重庆白沙古镇是一座弥散着浓浓抗战文化气息的小镇,在重庆市183个抗战遗址文物点中,保存完好的江津白沙古镇抗战文化遗址就达20处。下面,巴渝旅行家为大家介绍白沙古镇抗战文化遗址有哪些。白沙古镇国民政府审计部位于重庆江津白沙古镇石坝街37号,2层砖木结构,建筑面积1100平方米。抗战时期国民政府审计部迁来白沙镇,借用当地民居在此办公。重庆白沙古镇抗战遗址国民政府审计部白沙古镇国民党党史编撰委员会位于江津白沙古镇中心路246号(石豌架),修建于民国初年,为两楼一底的仿日砖木穿斗结构房屋,建筑面积约1100多平方米。白沙古镇国立中央图书馆抗战爆发后,1939年4月南京中央图书馆迁到江津白沙镇上松林,办公处设在遛马岗邓家大院。1940年正式命名为“国立中央图书馆”,蒋复璁任馆长(徐志摩、金庸的表兄),1946年5月迁回南京。重庆白沙古镇抗战文化遗址国立中央图书馆白沙古镇国立编辑馆1939年由重庆迁来白沙镇高屋基石猪槽,陈可忠担任馆长,职员157人,有著名作者台静农、曹靖华等,抗战胜利后迁出白沙镇。白沙古镇第二陆军医院民国二十八年,陆军第十六后方医院迁到江津白沙古镇四方井一土木结构四合院,后改称第二陆军医院,院长为荣元禧。当时宋美龄创建的新运总会妇女指委会派女工15人驻医院照顾伤员。江津白沙古镇抗战遗址第二陆军医院白沙古镇军政部补充兵训练处1939年,军政部第十五补充兵训练处第三团驻白沙古镇,团长袁兆璜,团部设在朱家石坝。1941年,军政部第二十八补充兵训练处第二团三营驻白沙古镇,营长钟一章。1943年,步兵第二团第二营驻白沙古镇,营长赵小龙,兼任白沙军警团联合督察处处长。1943年,军政部总队炮兵第二团第三营驻江津白沙古镇。白沙古镇国立女子师范学院民国二十九年(公元1940年)秋,教育部在江津白沙古镇新桥村创建国立女子师范学院,由教育部原督学谢初循任院长。抗日战争胜利后,1951年迁往重庆北碚,改为西南师范学院。白沙古镇聚奎书院聚奎书院位于白沙古镇黑石山,始建于清同治九年(公元1870年),名“聚奎义塾”,清光绪三十一年(公元1905年)改为聚奎学堂,是重庆惟一尚存、规模最大的清代书院,现为江津聚奎中学。重庆江津白沙古镇聚奎书院白沙古镇鹤年堂鹤年堂建于1928年,为仿罗马歌剧院式建筑,位于重庆市江津区白沙镇黑石山聚奎中学校内。抗战期间,陈独秀、于右任、文幼章、梁漱溟、陈可中、蒋复璁、谢循初、唐圭章、隋树森、佘雪曼、蔡元培等在此讲学或演讲,宣传抗战,被誉为“川东第一大礼堂”。重庆旅游网江津白沙古镇抗战遗址鹤年堂图片白沙古镇七·七纪念堂白沙古镇黑石山聚奎中学校内的七·七纪念堂,长27.6米,宽22.6米,通高6米,为土木结构。1938年,许多内迁名人曾到此讲学,传播先进的思想和文化。重庆白沙古镇九曲池题刻群江津白沙古镇黑石山(聚奎中学内)满山黑石,星罗棋布,镌刻有历代文人墨客、社会名流的手书题字70余处。中心景区九曲池集山、水、亭、榭、桥、树、花、鸟为一园,在一个石包上南刻冯玉祥1944年3月所作诗文、北刻吴宓1945年所作诗文、东刻吴芳吉诗文。重庆白沙古镇黑石山九曲池题刻群白沙古镇冯玉祥题刻诗文黑石山,冯玉祥。白沙镇,黑石山。吴芳吉,有坟院。吴先生,是铁汉。认真理,能苦干。在清华,不回还。中外人人把头点,被围八白沙镇,黑石山。吴芳吉,有坟院。吴先生,是铁汉。认真理,能苦干。在清华,不回还。中外人人把头点,被围八个月,那是在西安。有米送人,自己饿死亦安然。志士仁人心,既是英雄又好汉。我走到坟前,诚恳来祭奠。好朋友,未相见,彼此永远记心间。谁想到,今天经过黑石山,男女学校二大片,永远桃李无边缘。甲子正月广元侯正荣书。重庆白沙古镇抗战文化黑石山冯玉祥题刻白沙古镇郭沫若题刻题刻位于白沙黑石山“函谷”石上,民国三十一年四月二十五日,郭沫若在北泉遇光午兄,出示碧柳先生日记,阅后不禁怆然,即成此律。全文为:廿年前眼泪,今日尚新鲜。明月楼何在?婉容词有笺。怆然醴手泽,凄切动心弦。赖有侯芭在,玄文次第传。白沙古镇于右任题刻位于江津区白沙镇黑石山聚奎中学内,刻于鹤年堂前的三面体塔型石碑上,是于佑任到白沙古镇抗日宣传时所书,三方分别刻:奋乎百世、顶天立地、继往开来。白沙古镇陈独秀题刻位于重庆市江津区白沙镇黑石山聚奎中学校内,东临七七纪念堂,西临鹰咀亭,南北两侧为街道。陈独秀于1940年赠给邓蟾秋,而后镌刻于黑石山鹰咀亭上,篆体阴刻:癸亥集字补刻、大德必寿、独秀。重庆白沙古镇黑石山陈独秀题刻【大德长寿】白沙古镇邓鹤丹与邓燮康合葬墓位于江津白沙镇黑石山聚奎中学校内,邓燮康邓鹤丹叔侄二人捐款办学,将毕身精力,用于教书育人。抗战时期,外地文化名流大量流寓白沙机遇,礼聘名师授课,邀请文化名人讲学讲演,为发展白沙乃至江津的教育作出了重大贡献。白沙古镇四川省立重庆女子师范学院旧址位于江津白沙镇高屋村溜马岗的重庆工商管理学校内,仿欧式建筑,上下两层,长39米,宽16米,通高9米。1939年1月为躲避重庆大轰炸,四川省立重庆女子师范学校迁于此地,抗战结束后于1946年秋迁回重庆。白沙古镇抗战遗址重庆女子师范学院(又名白屋书院),现为白沙中学白沙古镇第四中山中学班旧址位于江津白沙古镇石坝街黄泥咀,土木石结构。1941年张学良创办的东北中学迁往白沙,国民政府教育部借用养正小学校舍开办第四中山中学班,负责招收战区流亡女生。白沙古镇江津简易乡村中学旧址位于白沙古镇驴溪半岛,土木石结构,歇山式顶,分上下两层,东南西北四方开门,总体布局呈方形,长27.6米,宽16.8米,通高6米。1933年5月,四川省平民教育促进会江津实验区在白沙镇开办“江津县简易乡村师范学校”。1943年,在十周年校庆时,冯玉祥亲临发表讲演。白沙古镇白沙新运纺织厂旧址1937年,宋美龄为解决来川抗属的生活问题,筹建“新运总会妇女指导委员会新运纺织厂”, 厂区定为新运村(江津白沙镇马项垭),建筑面积6000平方米,新中国成立后改名为江津白沙染织厂。1944年3月11日,冯玉祥在江津白沙古镇募捐购机抗敌,曾到该厂视察题词,并募捐到三万四千元抗战经费。白沙古镇抗战遗址白沙新运纺织厂旧址白沙古镇高洞电站旧址位于江津区白沙镇高洞村驴子溪高洞瀑布下面左侧,前面500米是黑石山。电站机房坐落在悬岩边沿, 1944年由夏仲实等人倡议入股筹建,是我国早期自行设计施工,制造机电设备的水力发电厂。江津白沙古镇高洞电站旧址白沙古镇张爷庙张爷庙位于白沙古镇小官山脚下,建于清朝康熙初年,是古镇白沙唯一尚存的原型原貌的殿宇框架庙,有全国罕见的十一滴水直檐式圆穹式(猫拱背)双重封火墙,因此免遭1934年白沙特大火灾,抗战期间,张爷庙曾是聚奎中学校点,接受了沦陷区大量流亡学生,也是堆放抗战物资的仓库。重庆白沙古镇抗战遗址医院张爷庙白沙古镇卞小吾故居卞小吾,名鼒,字小吾,《重庆日报》创始人,辛亥革命烈士。卞小吾故居位于江津白沙古镇石坝街62号,为明清四合院宅院,面积2000多平方米,窗饰雕刻精美。抗战时期,曾作为军政部学兵的营地。白沙古镇卞家院子位于江津白沙古镇文峰街,为四合院布局,土木石结构,抗战时期曾为军政部学兵的营地。白沙古镇抗战遗址卞家院子白沙古镇邓家院子位于江津白沙镇高屋村七社遛马岗,四合院布局,中西合璧建筑,一楼一底。邓氏为江津清末的旺族,抗战时期,邓家院子曾做过军政部学兵总队炮兵第二团第三营的驻地、国立中央图书馆的办公楼和四川省立重庆女子师范学校附属小学分部住址。白沙古镇抗战文化遗址邓家院子白沙古镇夏仲实旧居位于江津白沙镇中兴路152号,土木石结构,复四合院布局,占地面积4018平方米,房屋建筑面积2814平方米,为爱国将领夏仲实将军私人官邸和练兵场地。整幢建筑集川东民居与西式建筑优点于一身,依山势地形而建,内有西南最大的走马转角楼。重庆白沙古镇抗战遗址夏仲实旧居白沙古镇朝天咀码头位于江津白沙古镇朝天咀社区长江边上,其地势地貌与码头设施建筑与重庆朝天门酷似,是川江幸存的保存完好而且仍在使用的传统老码头。抗日战争期间,白沙作为抗战大后方的人力、物力集散地,从全国各地来往白沙的单位、人员和各种抗战物资、夏仲实率部出川抗日,皆在这里上下。白沙古镇朝天咀码现为抗战文化影视拍摄基地,《记忆之城》、《重庆碟战》、《纸醉金迷》、《江姐》等电视剧,均在此作为重庆朝天门码头背景进行拍摄。重庆白沙古镇抗战遗址朝天咀码头电影拍摄白沙古镇中国大后方抗战文化第一镇白沙古镇发祥于两汉,兴起于唐宋,鼎盛于明清。白沙镇名最早见于北宋《元丰九域志》,迄今已逾千年历史。抗日战争时期,重庆江津白沙古镇以特有地理位置和繁荣经济文化,担当起拱卫陪都重庆的重任,成为大后方区域性行政、经济、文化、援战中心,是中国大后方抗战文化第一镇。重庆抗战文化遗址介绍·重庆抗战遗址博物馆                    ·重庆李子坝抗战遗址公园·重庆中山四路抗战文化一条街                ·江津白沙古镇旅游景点大全

网络热门关键词

  • 1、变身之情归何处
  • 2、9877yx
  • 3、日向雏田禁图
  • 4、xiunv225
  • 5、出轨游戏女人让我疼
  • 6、草样年华3下载
  • 7、潇洒出墙
  • 8、蓝衫传说
  • 9、大侠魂在线阅读
  • 10、重谱人生
第一中学——为您搜集全国各地一中网站信息联系方式。
网站简介 | 联系方式 | 网站地图 CopyRight 2014 www.15033.cn,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