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主页-校园新闻

还认为中国孩子都在死读书?上海74%的高中高二学生人人有课题

发布时间:2021年2月7日责任编辑:陈小新来源:环球报

来源:中青在线 作者:王烨捷

中国青年报·中青在线记者王烨捷

长期以来,中国学生在国外老师、学生的眼中,就是“学霸”。他们的学习成绩可以达到令人难以企及的高度,他们的中学生活被认为“就是刷题”,尽管他们能在短时间内解出一道极难的数学题,但他们却在与人沟通方面存在障碍。

这种刻板的印象,给中国学生箍上了“创新力不足”的魔咒。但中国青年报·中青在线记者日前在上海市市西中学看到的景象,却完全颠覆了对中国孩子只会死读书的刻板认识。

这里的学生会花上8个月时间把4套工具组装成“云霄飞车”轨道,并最终因天气变冷而失败;他们可以把一辆汽车的发动机拆了,却再也没法按原样装上去;他们还可以为了提高0.17秒的速度,而常常泡在实验室,改进自己设计的F1赛车模型。

市西中学分管科创的副校长林勤从不避讳向外人介绍学生实验失败的案例,“我觉得挺好,失败就失败呗。我还不会拆发动机呢,学生会拆多好,装不上就慢慢装,哪有人做实验次次成功的?”

一项针对上海全市高二年级学生课题研究活动的调研显示,上海目前高二学生拥有课题12057个,188所高中的高二学生做到了人人有课题,约占全市总数的74%。除本校教师外,这些学生还拥有1101名校外辅导教师。上海75%的公办高中建立了创新实验室。

高二的课,高一暑假自己学会可以“免修”

市西中心目前为学生所营造的科创环境,是上海,乃至全国,很多标榜“创新性教学”、动辄收费高达十余万元一年的民办学校都望尘莫及的。

这里的传家楼三楼、四楼两层,已经全部改造成了各种学生俱乐部,说简单点——全是实验室。总共18个实验室包括数学图形计算器实验室,静态模型搭建室,气象监测实验室,汽车模拟实验室等等。

如果你以为这些实验室只是学校拿出来作秀的,那你就错了。根据上海市教委在2003年发布的研究型课程指南,每所学校每周都要拿出两个课时出来,给学生们进行研究性学习。

不仅如此,根据《上海市普通高中学生综合素质评价实施办法》,品德发展与公民素养,修习课程与学业成绩,身心健康与艺术素养,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等4个方面明确被纳入评价范围。其中“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重点记录学生参加研究性学习、社会调查、科技活动、创造发明等情况。

据了解,2020年开始,上海将在高校自主招生过程中,试行把综合素质评价信息作为高等学校自主招生的参考。也就是说,学校不仅要有创新实验室,而且这些实验室也必然会“为学生所用”。“招、考、教联动起来,确保创新教育落到实处。”上海市教委副主任贾炜说,实际上,每一所学校都有开设研究型课程的需求,每一名学生也需要进行研究能力的提升。

市西中学高三学生徐瑞彤从高二开始“免修”物理。她在高一下学期的假期中,自学了高二物理的课程,并在高二开学后的第一个星期,通过物理考试,获得了免修资格。

免修意味着她自学完成物理课后,此后每一节物理课,她都可以不用跟着大班上课,而是可以跟着自选的指导老师王巍进行拓展学习。这个立志报考工程专业的女生,先后完成了《地下工程技术在北横通道中的应用》学习笔记和《“东郊记忆”转型有效性分析及其对上海新场古镇开发的启示》论文、《男女共用厕所双门交叉设计的探究》论文3项研究。过程中,她学会了调查问卷法、访谈法、对比研究法等研究方法,“我不想功利地说,研究性学习对我的生涯规划、课内学习有多大的帮助,或是一两张奖状对将来招生考试有多大的好处。这种学习客观上真的拓展了我的事业,让我对生活、对社会、对历史多了一份思考,这才是最大收获。”

市西中学校长董君武透露,该校现在每学期约有40-50人次的学生获得“免修”资格,不少学生可以在2-3门课程中均获得免修。

高三学生暑假给高一、高二学生上课

8月16日,正值市西中学的暑假返校日。返校活动结束后,高三4班学生朱怿炜带着一沓教学资料走进了位于传家楼3楼的化工技术室。

在这里,已经有8名高一、高二的学弟学妹等着他了,其中高一的学妹是在今年军训“百团大战”时,刚刚报名加入到化工社团的。朱怿炜今天要给学弟学妹们上一堂环境化学探究课。

这个穿着嫩黄色休闲汗衫的男生,一本正经地站在讲台上。讲到兴起时,他还会转身在黑板上刷刷地进行习题演算。黑板写满了,他振臂一挥,再把另一块备用黑板拉下来书写。

他正在教授的知识点,是有机分子的轨道杂化理论,这套理论,并非上海高中化学教学大纲里的内容,即便对于非化学专业大学生而言,也是一套几乎没有听说过的理论。而刚刚初中毕业的、9月份才正式上高一的新生,却听得目不转睛。

另一边的静态模型搭建室,高三学生刘畅也在给高一、高二的学弟学妹传授《汽车重力发电的模拟设计》课题经验。此前,她就是在高一时接下了学长传下来的接力棒,开始研究汽车重力发电的。

汽车重力发电,简单来说,就是利用汽车在路面上行驶过程中产生的重力进行发电,是一种国际前沿的新技术。这一项目,美国的大学生早在1982年就开始进行研究,到现在已经在美国纽约等少部分城市进行推广使用。

然而,刘畅告诉记者,有关这项技术的核心细节资料根本查不到。“只能靠一代一代的同学传递下来,一点一点摸索试验。”她介绍,目前市西中学的学生已经能实现实验室条件下的小范围重力发电,下一步,就轮到高一、高二学生来进一步深化技术方案了。

副校长林勤告诉中国青年报·中青在线记者,学校现在正尝试鼓励学生们不仅仅是在研究型学习中“做做做,赛赛赛”,而是要求孩子们从早期立项、社会宣传、拉赞助、后期推广等方面“一条龙全包”。

F1 in School社团就是第一个践行这一理念的学生组织。传家楼四楼过道的醒目位置,是同学们自制的两个“宣传台”,他们把自己所设计的赛车模型、赛车轨道直接拿出来展示,目的是让前来参观或者采访的老师和记者都能给他们做宣传。

这个社团去年创造了中国最好成绩,1.03秒跑完25米。如今,他们除了将大把的时间花在改良外形和轴承上外,还更加注重“宣传”。“如果能有赞助,那时最好了。”高三学生史经纬说。

MOORS摩尔系统“为课题找专家,为学生找导师”

一个不容忽视的问题是,学生们在研究型课程上所花费的所有精力,实际上都可以“变现”。尽管所有学生和老师都表示,自己参与研究性学习和教育并不是为了应付考试,但实际上,出众的创新型学习能力的确能为上海的高中生们带来“高考加分”。

这本身并没有什么不妥,相反,这恰恰是上海人对创新精神在最根本层面的挖掘。有一点很明确——研究型学习的结果不重要,过程才重要。

上海市电化教育馆专门为此开发了一款研究性学习自适应学习系统(MOORS摩尔系统),这套系统可以实现“为课题找专家,为学生找导师”的功能。

它可以适时推送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所需要的教学资源,引导学生经历研究过程、丰富学习体验,为学生提供智能化的指导和服务。特别值得一提的是,研究性学习的“过程性数据”能一键导入综合素质评价系统。

“学生在研究过程中产生的灵感、困难,都可以随时记录到系统里,最后都会体现在综合素质评价中。”上海市电教馆馆长张治介绍,根据综合素质评价的要求,摩尔系统的功能主要集中在体现知识学习的过程和学生的参与程度上,“辅导和记录学生做研究的过程,而不是直接让学生传一篇论文上来。我们更关注他是怎么做的。”在这个平台上,上传课题,系统会自动为其匹配合适的指导老师,学生也可以在导师库里自主选择指导老师。选取导师的过程,也一样会被记录下来。

上海市教委副主任贾炜特别提出了研究性学习的真实性问题。他介绍,首先每所学校都会设立研究性学习专家委员会,审核每一名学生的学习过程,杜绝“拿一篇论文打酱油”的情况出现;其次,每一名指导老师也被要求“确保学生的自主性学习”;第三,纳入综合素质评价系统后,会有公示制度,防止作假;最后,每一所高校的面试,都会在研究性学习方面重点关注学生的学习过程,而非一个简单的结果。

据悉,今年暑假,摩尔系统已经面向全市中学生提供服务,很多学生开始在网上学习做研究。(全媒体协调中心张敏 编辑)

网络热门关键词

  • 1、网游之玩转宇宙
  • 2、陕西警官职业学院教学管理系统
  • 3、有妻嫣然
  • 4、三毛滚滚红尘
  • 5、美女图片全身一件不留
  • 6、月满轩尼诗粤语
  • 7、战神空间
  • 8、魔幻手机2上映时间
  • 9、阿哥嫁到
  • 10、极影动画
第一中学——为您搜集全国各地一中网站信息联系方式。
网站简介 | 联系方式 | 网站地图 CopyRight 2014 www.15033.cn,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