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主页-校园新闻

历史︱科举时代的贵州状元︱贵州小伙

发布时间:2021年3月15日责任编辑:张小石来源:新民晚报

不知不觉又快到了高考季,每年高考结束,公布成绩,总有一个绕不开的话题,谁是今年的高考状元!

正所谓文无第一,武无第二,各市有各市的高考状元,各省有各省的高考状元,最后一定还要出一个全国的高考状元。这些高考状元也自然而然成为了各省各市的希望,各学校里学生们的榜样,各家妈妈嘴里别人家的孩子。

在科举时代,状元就更了不得了。科举作为改变命运的最重要途径,自然是要天下学子削尖了脑袋才能跻身官宦,光宗耀祖。这其中涌现了数以百万计的举人和十多万的进士,而能站在这群人之巅的“状元”自然是凤毛麟角,万中无一。

据考证,自唐高祖武德五年(622年)的第一位科举状元孙伏伽开始,到清光绪三十年(1904年)最后一位状元刘春霖,共产生了592名状元(一说504人),加上其他短命政权选考状元以及各代武状元,总计不过777人,可以说是“天上一轮才捧出,人间万姓仰头看”。

在这1283年中,贵州虽然受地理条件和位置限制,在历史的长河中籍籍无名,但是在这西南边陲也曾出过3名状元!

曹维城

曹维城,字价人,平越(今贵州福泉)人。是贵州历史上第一位也是唯一一位武状元,时年20岁,靠着高强的武艺成为康熙四十二年(1703年)癸未科武举殿试进士第一名。

按武举殿试的考核项目,共要进行马射、步射、挽马、舞刀、掇石及笔试策论的考试,分三场考完。第一场为马射,录取标准为“纵马三次,发九矢,中三知为合格。树的(以毡球作靶)各距三十五步。”靶距约70米左右。据《大清会典》所载资料推测,曹维城此项比赛以中四矢而获头场骑射之冠。第二场先为步射,靶距约100米,“发三矢,中二矢者为合格。”后进行技勇考试,包括挽弓、舞刀、掇石等三个项目,其中舞刀必舞花,刀重八十斤、一百斤、一百二十斤,“刀尖拂地即不合格”,掇石(与今举重相似)以能端起三百斤之石为合格。技勇三项中必须有二项达标始为合格,可见,曹维城功底是到家的。第三场为笔试策论,策论包括策与论二项,曹维城能诗会画,文武双全,此关过来颇占起手,轻松完卷。

曹维城在中状元后官至云南副将,从二品,卸任后在贵阳定居。曹维城可谓是名家传世,其父曹元肃为康熙十二年(1673年)癸丑科武进士,官副将,其子曹石则是雍正二年(1724年)甲辰科武进士,雍正御前带刀侍卫,卸任后离京返回贵阳,与曹维城居住在贵阳城南状元府,即今曹状元街一带。曹氏祖孙三代都是武进士,其中还有武状元,算是贵州历史上最有名气的武术世家。

赵以囧

赵以炯,字仲莹,又字鹤林,清咸丰七年(1857年)二月生,贵阳青岩人。清光绪五年(1879年)中举人,光绪十二年(1886年)丙戌科中进士,殿试一甲第一名,中状元,大魁天下,成为云贵两省自科举以来“以状元及第而夺魁天下”的第一人。与康熙年间武状元曹维城、光绪年间文状元麻江人夏同和、遵义人探花杨兆麟称为清代贵州“三状元一探花”。

青岩出了云贵第一文状元赵以炯,这是自中国开科取士以来破天荒,不仅震动家乡,还传遍京城。李端棻为此特写下一副对联祝贺:沐熙朝未有殊恩,听传胪初唱一声,九十人中,先将姓名宣阙下;岂吾黔久钟灵气,忆仙笔留题数语,五千年后,果然文物胜江南。

从赵以炯苦读勤学的历程和坚韧不屈的性格可看出其以超人学识夺魁绝非偶然。孩童时的赵以炯所作"咏刺梨"一诗,就初现过人才华:"生在山间不入盆,擅妍不肯进朱门。却和龙井酿成酒,贡上唐朝承圣恩。"赵以炯在光绪八年(1882年)和其堂侄赵沅香步行进京应试壬科进士落榜后,非但毫不气馁,却坚定了其"振奋放眼量"的信心。在返回青岩继续苦读时,有一日赵以炯在家中楼上自吟:"一上上到赵家楼,目击江翰气横秋。眼前若无三山堵,看破江南十二州。"可见其心怀远大抱负。赵以炯在保和殿参加殿试时,光绪帝出上联"东津明,西长庚、南箕北斗,谁能为摘星汉?"赵以炯对下联"春牡丹、夏芍药、秋菊冬梅,臣愿作探花郎。"此联对仗工整贴切,久久盛传。

夏同龢[hé]

夏同龢,字用卿(用清),又字季平,号狮山山人,清光绪十九年(1893年)参加癸巳科乡试,中举人。清光绪二十四年(1898年)被光绪帝“亲笔御点”为戊戌科(恩科)一甲一名进士(状元),授翰林院修撰。光绪三十二年(1906年),公派留学日本法政大学,是中国第一个以状元身份留学的人,攻读工业和经济,同时还编着了中国第一部法学书籍《行政法》。

夏同龢与赵以炯成为贵州历史上仅有的两个文状元。1904年,夏同龢东渡日本留学,入法政大学法政速成科第一班学习法政,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位取得状元和留学生双重身份者。在日期间,夏同龢学习刻苦,成绩优秀,其考试文章《清国财政策论》全文刊载于日本《法律新闻》上。同时,夏同龢还完成了《行政法》一书的编写,该书是中国最早介绍现代行政法律制度的书籍之一。他是中山大学的前身广东法政学堂的筹办者,这所学堂是中国最早期实施法政教育的专门学堂,培养了许多活跃在中国政治舞台人物。1905年11月,夏同龢出任广东法政学堂(今中山大学前身)监督(即校长)。1913年,夏同龢为第一届国会成立时众议院议员,1917年9月8日任江西省实业厅厅长,至1919年6月28日去职。民国十四年(1925)辞世。

夏同龢留给后人的还有两条街道:一条是位于贵阳市团井巷的夏状元街,因夏同龢曾在此居住而得名;另一条街道则是位于广州市越秀区的法政路,当年夏同龢筹措十万银元经费在此选址建起了广东法政学堂,随后法政学堂名扬全省,学堂所在街道也因此得名法政路。但令人遗憾的是在这两条街道上,已经再也找不到昔日的痕迹。在他的故乡麻江县高枧村狮山脚下的状元第,原有亲笔写的“状元第”匾和“努力崇明德,随时爱景光”楹联。如今这座状元第已成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

康熙年间武状元曹维城、光绪年间文状元青岩人赵以炯、麻江人夏同龢,再加上遵义人探花杨兆麟被后世称为清代贵州“三状元一探花”。能在科举时代的激烈竞争之中脱颖而出,确实是我们后辈的楷模。希望三位状元的事迹能激励正在准备高考,甚至是正在准备中考的同学们能够金榜题名。

长按关注贵州小伙,为你讲诉贵州故事

网络热门关键词

  • 1、单机版大武僧
  • 2、战国杂家吕不韦
  • 3、岩盐弹
  • 4、魔窟的皇帝
  • 5、爱来了别逃
  • 6、男欢女爱俱乐部
  • 7、我欲成魔三部曲
  • 8、古惑仔4国语高清
  • 9、失心弃妃
  • 10、爱拍门农
第一中学——为您搜集全国各地一中网站信息联系方式。
网站简介 | 联系方式 | 网站地图 CopyRight 2014 www.15033.cn,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