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主页-校园新闻

国民革命军第19路军来龙去脉(2)

发布时间:2021年4月16日责任编辑:李小花来源:腾讯新闻

60师119旅1团团长黄茂权出生于农民家庭。曾任国民党第十九路军团长。1932年“一二八”淞沪抗战爆发后,奉命率部浴血奋战,重创日军。“七七”芦沟桥事变后,1938年2月,原十九路军将领张炎出任广东省民众抗日自卫团第十一区统率委员会主任,回到家乡发动散居在高州六属各县的原十九路军将士起来,参加各县民众抗日自卫团工作,开展抗日救国运动。他积极响应,投身于运动,历任茂名县游击指挥部、茂电信游击指挥部指挥官等职,协助张炎编练地方团队,并和中国共产党合作,支持中共在高州恢复活动,邀请中共派员到部队工作。1940年3月29日,当周崇和、文允武两名共产党员在新垌乡散发朱德总司令的通电时,遭到反动派逮捕,押送到高州城时,他亲自把周、文两人截留送交张炎将他们释放。事后,他和张炎被国民党反动派攻击为“赤化”,被迫辞职。1945年1月14日,因策应张炎率队在吴川起义,被反动派扣押一个多月。释放后,继续与中共联系,从事革命活动。1948年5月,国民党反动派又以“重要奸匪”罪名,再次将他逮捕,押送广州投入监狱,到1949年6月释放。出狱后,即到廉江参加中国人民解放军,在粤桂边纵队司令部作战科任副科长。9月,奉命到湛江湖光岩向国民党六十二军做策反工作,达成协议后,10月17日,他和参谋处一位副科长带领工作组和一个警卫连到该部接收整编,当天晚上在住地被叛军杀害60师119旅1团1营营长陈正伦( -1932) 国民革命军陆军第19路军60师119旅1团1营营长(广东琼州人)。日 寇侵占东北,营长抚髀长叹,准备作为义勇军,出关收复失地。不久,“一?二八”淞沪战发,陈不辞献身是役,身先士卒,与敌肉搏数十次,屡挫敌锋。在激战中,不幸饮弹阵亡。60师120旅邓志才旅长( 1900~1968)广东韶关曲江人。云南陆军讲武堂韶关分校毕业。1927年任国民革命军第四军第十师中校副官长,第二十九团上校团长。1929年任第八路军第六十师一二○旅二三九团团长。1930年夏任第一二○旅少将旅长。1932年7月,任第六十师一二○旅旅长。1933年冬任福建政府人民革命军第一军第二师师长。1936年9月,任第一六○师四七八旅旅长。抗日战争爆发后,任广东第二区民众抗日自卫团统率委员会委员,第六十旅旅长。1942年任第七战区司令部高参。1945年任曲江警备司令。1946年6月退役邓志才(1896-1984年),字卓民,国民党陆军少将。邓志才出身于今韶关市浈江区乐园镇小有家底的农家,上过私塾,进过学堂,鼻梁上架副眼镜,显得文质彬彬,十足一个文弱书生样子。1919年邓志才考入粤赣湘边防务督办、滇军总司令李根源在韶州开办的韶州讲武堂(或称云南讲武堂韶州分校)第二期步兵科,1920年毕业后在滇军、粤军第1师历任排长、连长,1925年后任国民革命军第4军第10师蔡廷锴团营长,参加北伐战争。1927年“4·12”反革命政变后,蔡廷锴由团长升任第11军第10师师长,邓志才则由营长升任第10师中校副官长。不久,邓志才升任10师29团上校团长。1929年南京国民政府召开军事编遣会议以后,蔡廷锴第10师改编为第60师,蒋光鼐第11师改编为第61师,邓志才任60师120旅239团团长。1930年中原大战期间,蒋、蔡二部扩展成为第19路军,蒋光鼐为总指挥,蔡廷楷为军长。该部在中原大战中立下了汗马功劳,。淞沪抗战:率部血拼闸北八字桥“九一八”事变后,邓志才率部随第十九路军调防京沪一线,执行卫戍任务。1932年1月28日晚11时10分,日军海军陆战队2000余人,向19路军第156旅第六团防守的闸北天通庵路发动突然进攻,“一·二八”淞沪抗战爆发。随后蔡廷锴命令第60、61师在虹口、杨树浦、闸北等地集结。30日双方停战。2月3日闸北重开战后,在闸北主要守卫的156旅第6团,因伤亡过半,闸北防务由第60师邓志才120旅的3个团接替。日军海军陆战队集中攻击的八字桥、江湾一线是邓志才120旅主力防守的区域。接防以来,在八字桥至江湾一线,邓志才率部击退日军的多次进攻。6日,在邓志才陪同下,蔡廷锴军长亲自到闸北前线,视察阵地,检查工事,由于敌我相距不到四五十米。正当蔡廷锴举着望远镜观察敌情时,被敌人发现,并立即开枪射击,蔡的左腋下军装被子弹打穿了个窟窿,邓志才的两名卫兵被打伤。日军的残暴,激起连日鏖战的邓旅将士们腾腾杀敌之气。7日正午12时,日军于闸北进行佯攻,而以八字桥、江湾作为主攻目标,先以猛烈炮火轰炸邓部阵地,继而铁甲车在前,步兵在后冲锋,来势极猛。邓志才率部沉着应战,当敌人坦克、铁甲车驶近,邓部即奋起抵抗,以手榴弹炸毁坦克和铁甲车,然后以机枪扫射,一部分士兵同敌军肉搏;一部分截断敌军后路。激战一小时,日军就被打得一败涂地,便纷纷向后溃退了。到了午后2时,日军喘息未定,又组织援军,约有一千余人,继续向八字桥偷袭。他们用大炮猛攻,敌机在空中助战。我军沉着应战,邓志才亲自带着敢死队同敌兵肉搏,经过一番激战,又将日军击溃了,邓部亦有很大伤亡。5时,日军又组织第三次进攻。这次攻势,比前次更为猛烈。当日军一进入邓部阵地时,邓志才又率领将士奋起冲锋,给敌以迎头痛击。一天大战,双方都有重大伤亡,而日军终于退下阵来。8日,日军仍在这一线猛攻。先以大炮及空军向邓部阵地轰炸,接着数千人在铁甲车的后面,分向八字桥、江湾之线攻来。中午,日军约五百人,突然向克明路及西宝兴路两路我军阵地袭击。日军先以野炮轰击,继以钢炮、机关枪,并利用手榴弹,向我军投掷,乘势冲锋。见其来势凶猛,邓志才命令用迫击炮狙击敌人冲锋,激战2小时,日军渐觉不支,准备溃退,但敌援军开到,又再次进攻。在日军飞机、火炮的狂轰滥炸之下,邓志才令所部立即向后诈退,这时埋伏在电话局附近淞沪铁路两旁的邓旅伏兵奋勇杀出,向直冲而进的日军冲杀。同时邓志才率佯退的战士,乘势回攻,展开巷战。于是日军左右前后都被我军包围,截成四处,敌人欲想急退,势已不及,当场被我军击毙七百余人,其余的纷纷向克明路、横浜桥逃命。晚上9时许,日军不服白天的失败,集合残部,在晚上向大德里、川公路进攻广东街,此时蔡廷锴采纳邓志才建议,命令以上海义勇军大刀队为主会同邓旅,逐街逐巷与日军近战肉搏,重创日军。敌受重创后,8日之后,在八字桥一线仅以大炮向邓旅阵地轰击,没有继续在这一线进攻。到20日上午9时半,日军二千余人又突然用坦克车多辆,由大炮掩护着,猛冲邓旅八字桥方面阵地,邓旅用手机关枪手榴弹迎击。激战至下午三时,邓旅反冲锋,日军大败,阵线全被我军击溃。八时左右,日军沿吴淞路闵行路向黄浦江方面败退,伤亡达二千以上。22日午前,日军又向八字桥进攻,任意放射机关枪,邓旅一面用稀疏的步枪应付,一面遣大刀队由小路抄出敌阵背后,日军猝不及防,死伤三百余人。25日晨,日军总攻闸北,以重炮猛轰八字桥一线,我军亦以大炮回之,但少肉搏。26日晨,日军发炮更多,但邓旅阵线全无变动。29日全日,日军倾全力进攻八字桥,自晨至晚,用大炮掩护步兵进攻四次,邓志才率部浴血抵抗,屡将敌击退,敌军伤亡在六百人以上。3月1日晨九时许,日军在飞机大炮的掩护下,再度进攻八字桥。邓志才指挥所部与敌血战三小时后,邓志才见日军来势奇猛,为避免牺牲,保存战斗力,遂命令部队边打边撤,同时请求蔡廷锴调动大批生力军,立即向该处增援,援军到后,邓志才随即整队反攻。这样,至晚9时邓志才率部在八字桥阵地进而又退,退而又进达五次,有效地打退了日军的多次进攻,守住了防区。3月2日,第19路军向全国发出退守待援通电。3月6日,第19路军总指挥蒋光鼐电令全线停火。在英、美、法、意等国的斡旋下,中日双方代表开始举行停战谈判。19路军坚决抵抗日军的正义行动,使当时自“九一八”事变以来,弥漫全国的“不抵抗政策”下的悲观情绪为之一振,得到举国上下爱国同胞的积极声援和支持。而邓志才率120旅作为19路军淞沪抗战的主力之一,坚守闸北20余天,在抗战中发挥了重要作用,立下了汗马功劳,被当地媒体誉为“铁军之旅”。坚守罗店:浴血南京东流岭1933年冬“福建事变”中,邓志才任福建中华共和国人民革命政府人民革命军第一军第二师师长。反蒋失败后,19路军被解散,邓志才在陈济棠部教导队任职,后任师长。1936年6月,陈济棠发动反蒋失败,9月邓志才改任第66军160师478旅旅长,辖956、957、958团。随即66军开赴东战场,编入淞沪会战左翼军中薛岳第19集团军参加对日作战,邓志才率部坚守罗店达40余天,打退日军的多次进攻。其后由于战局急转直下,蒋介石被迫于11月8日下令全线撤退,日军9日陷松江,12日占上海,进逼民国首都南京,中国军队开始南京保卫战。经过3个月的淞沪抗战,邓志才所在的66军已经是一支真正的疲兵,所属159、160两师的总兵力约为6000人左右,老兵很少,新兵大都尚未受过训练,战斗力大为下降。邓志才478旅三团兵员加起来也不足1500人。1937年11月23日晚,160师奉命撤退到南京东北九十里之句容城,24日凌晨,追击而来的日寇将整个句容城包围,邓志才部956团当即与日军展开激战,敌军的炮火猛烈异常,我军伤亡极大,战斗到将近天亮,敌军已突破我军几道防线,956团几乎退出句容城,中午,邓志才指挥478全旅反攻,重新占领句容城。25日478旅奉命坚守南京东北三十里之汤山和东流岭,汤山、东流岭和茅山连绵数十里山地,为南京近郊外围重要据点。26日下午,敌军到达邓部前沿阵地,下午四时左右,日军在不到一小时的时间里,向478旅的阵地倾泻了差不多三千多发炮弹,东流岭仿佛被削低了五、六米。当邓志才从一米多厚的泥土里爬起来时,日军已经向我阵地发起了冲锋,邓志才率领士兵们与日军展开面对面的厮杀,好不容易才把日军打退。但喘息不到十五分钟,山下数不清的日军端着上了刺刀的步枪,再次向山上发起了第二次冲锋……邓志才率478旅在汤山和东流岭与敌军艰苦血战,顽强抵抗了三昼夜。29日晚,478旅撤出阵地全体开到南京郊外燕子畿休整,将伤亡惨重的957团解散,补充到956和958两团……南京保卫战后,邓志才曾任广东第二区民众抗日自卫团统率委员会委员,第60旅旅长。1942年任第七战区司令部高参。1945年任曲江警备司令。日军攻陷韶关时,曾率部抵抗,后到湖南桂东任第九战区少将高参兼长官部特务团团长。日本投降,又曾随第九战区司令长官薛岳到南昌受降。邓献坤(1908~1952)广东韶关始兴人。广州第八路军总部军官教导队毕业。历任国民革命军第十一军排长,第十九路军连长,广东军事政治学校步兵大队中队长。抗日战争爆发后,历任第四军第九十师第五三七团中校营长、上校团长,第九十师上校参谋主任、少将副师长。1948年退役返乡,1952年镇反中被处决。60师120旅梁佐勋团长(?-1938年),字剑虹。广东新兴县稔村镇布夏射村人,少家贫,读私塾数年,勤奋好学。辍学后,到稔村圩商店当杂工。年届弱冠,往鹤山县沙坪圩山货店当掌柜。后来该店老板当上民军排长。由于这老板过不惯军队生活,把职位让给梁。梁不满民军首领鱼肉人民行为,伺机率领全排士兵投奔邓仲元为师长的粤军第一师第四团,不久,晋升为连长。后在国民党第十九路军蔡廷锴属下任营长,参加北伐1929年,梁佐勋在粤军第二独立旅。当时蔡廷锴任中将旅长,沈光汉任少将副旅长,谭启秀任补充团团长,梁佐勋任补充团第一营营长,奉命进剿东江陈炯明残部。不久,国民政府中央调整全国陆军,粤军第二独立旅改为中央番号第六十师,蔡廷锴任师长。1931年蔡廷锴任十九路军军长,沈光汉任六十师师长,梁佐勋在邓志才旅当团长。同年10月4日,全军举行大阅兵。《蔡廷锴自传》记载:“是日检阅六十师的总评:以刘占雄之黄茂权、邓志才之梁佐勋团最为精神。”1932年,日本军国主义藉口“三友实业社”殴打日侨和尚事件,燃起了侵略上海的战火,当时梁佐勋在十九路军第六十师充任上校团长,奉命驻守上海闸北、虹口、八字桥。轰动世界的“一.二八”淞泸抗日圣战开展后,梁佐勋率领全团官兵,连续挫败日本侵略军的军官野村、盐泽两寇分别带领的“久留米混成旅”八千多人;接着日寇派出所谓“白川大将”纠集两师团敢死队前来增援,日夜派出机械化部队毁我工事,并以30多架飞机掩护步兵进扑。梁佐勋团长率领本团官兵,以少战多,以寡敌众,临危不惧,指挥战斗,浴血奋战,打得敌人落花流水,丢盔弃甲,俘敌营长空闲少校一名、敌兵三百余人,缴获枪枝弹药不计其数。旋奉调真茹车站截击日敌所谓“追击队”,激战甚烈。当时,卖国贼蒋介石虽然下达“不准抵抗”命令,并急忙迁都洛阳。但是,国内外爱国人士对十九路军抗日将士的热烈支持,给他们以巨大的精神鼓励:“中国共产党在上海发动全泸日厂工人大罢工,组织上海各界民众反日救国会支持十九路军抗战。”(见上海文化出版社唐人著《金陵春梦》第二集“十年内战”。)刚从苏联归来的孙中山夫人,立即偕同宋子文夫人亲临梁的团队战地慰问。上海工农兵学商各界的慰劳队日夜到前线慰问。海外华侨、团体纷纷捐款赞助军饷。事后蔡廷锴将军回忆是役战斗情况时还着重提到:是晚9时,接沈师长电话:“今日我师在真茹车站与敌追击队激战甚烈,我梁佐勋团伤亡甚重,刻己撤至江桥。”(见《蔡廷锴自传》)。1931年任团长。1932年参加"一·二八"上海反击日本侵略军战役。1932年5月5日《上海停战协定》签订后,十九路军南调福建休整兼清剿当地土匪。梁佐勋团随六十师进驻漳州,后调福州。同年11月中旬,李济深、蔡廷锴等在福建成立“中华共和国人民革命政府”,制定《人民权利政纲十八条》,梁佐勋仍任团长。“闽变”失败后,梁佐勋不愿投靠蒋介石,遂离职回粤,居家务农,曾在书房壁上悬挂自书的“壮志饥餐倭奴肉,笑谈渴饮矮子血”和“忍令上国衣冠,沦于夷秋;相率中原豪杰,还我河山”条幅,借以明志。1932年11月,李济深、蔡廷锴等在福建成立"中华共和国人民革命政府",梁佐勋仍任团长。闽变失败后,他不愿投靠蒋介石,离职回家务农。不久,因国难严重,重返军旅。1937年卢沟桥事变时,任国民党第六十六军一六O师九五八团上校团长。"八·一三"上海战事爆发后,转战上海、南京等地,获二等甲级宝鼎勋章。1937年“七.七芦沟桥事变”,日军发动了惨无人道的、倾巢而出的全面侵华战争。祖国风雨飘摇,危在旦夕。中国共产党发表了“停止内战,全面抗日”的呼吁,全国爱国人士纷纷响应,迫使南京政府团结合作抗日。在国家至上、民族至上、抗战第一、胜利第一的口号鼓舞下,梁佐勋深感国家兴亡,匹夫有责,决然辞别家园,重返军旅。在六十六军160师独立旅任旅长,转战大江南北,立下汗马功劳,曾获二等甲级宝鼎勋章。1938年武汉会战时,在江西南浔线帅家门指挥作战,不幸中弹殉国。160师袍绎扶柩南返,广州各界民众在广州市东川路粤光殡仪馆举行公祭,国民政府中央军委电唁:“广州市六十六军后勤部转梁佐勋旅长治丧委员会:抗日阵亡英雄少将旅长梁佐勋,在江西南浔线帅家门英勇抗日,为国捐躯,除授予民族英雄光荣称号外,并赐国葬,以资旌表。”公祭时,广州军、政、警、民以及各国领事馆、爱国团体、学校吊祭的花圈、挽联,从灵堂摆至东川路、白云路。十九路军总指挥、中华共和国人民革命政府国府委员兼人民革命军第一方面军总司令蔡廷锴亲自撰写的挽联最为感人,联曰: 十九路杀敌成名, 壮哉一战苏万众!国民党政府追赠其少将军衔,授予民族英雄称号,灵柩南运广州,葬于广州红英岗粤军第一师坟场。1938年9月,梁奉命参加浙江南浔战役,率部从万凤出发,横贯敌阵,打得敌人首尾难顾,纷纷逃避,冲至东菰岭时,不幸身负重伤,仍在战马上大声指挥部队说:“敌寇已溃,我们必须直捣它的巢穴,杀尽敌寇,夺取全胜。”语毕,血染马鞍,壮烈殉国。帅家门捐躯报国, 悲乎孤冢炳千秋第六十一师师长毛维寿于1922年6月参加了讨伐陈炯明的两次东征,以及讨伐滇、桂军阀杨希闵、刘震寰的战争。1926年任粤军第四军十师三十团二营营长,参加北伐战争。毛维寿骁勇善战,每战冲锋陷阵在前,屡立战功。“九一八”事变后,毛维寿升任师长率十九路军第六十一师在上海扼守江湾、大场。接仗百余次,孤军奋战击退日军的疯狂进攻。坚守百日,迫使日军三易主帅损兵折将万余,打出了军威国威。历任团长、旅长、师长、军长等职,难怪连蒋介石都不得其解。时逢“福建事变”后,蒋介石曾亲自问过毛维寿,你一个江西人为何在粤军能提拔如此之快呢?毛维寿答之全凭英勇奋战,冲锋在前而得厚爱。福建事变后毛维寿被迫离开原部队,1934年毛维寿被委为第七路军总指挥,次年改任第二路军总指挥;派往陕北“剿共”,但毛不就,旋遭蒋介石斥责,被免职。1936年又委国民党中央军事参议院中将参议,仍任(挂)而不为,寓居上海。1937年8月13日,日军大举进攻上海,毛维寿多次向蒋介石请缨抗日,均遭拒绝。是年冬,旧伤复发,医治无效。逝于大华医院,终年46岁。1926年7月,国民革命军北伐。任粤军第四军十师三十团二营营长,转战于湘鄂赣。在武汉战役中,率二营与叶挺独立团担任首战前锋。9月3日,率营首先攻入武昌城。11月,随第四军人赣北征讨孙传芳,在德安马回岭战斗中,腰部中弹受重伤,送往武汉协和医院治疗。1927年春伤愈归队,继续北伐,进军河南。战后回师武汉,任十一军二十四师七十一团团长。1927年,任南京国民政府训练总监部部长陈枢铭的副官长。“八一”起义后,贺龙、叶挺率起义部队南下广东。蔡廷锴途中叛离起义部队,率第十师开往河口,驻军上饶。陈铭枢派他迎蔡至福建重建十一军,陈任军长,他被任为军部副官长。1928年,该军恢复第二十六师建制,改任该师第七十八团团长,先后驻军广州、阳江、阳春。1929年5月,广西桂军联合粤军张发奎部反蒋,毛维寿率部参加讨桂作战,解广州之围,继在广西北流、西山、民乐地区大败桂军。1930年,蒋、冯、阎中原大战时,任第六十一师八旅旅长,随蒋光鼐驰赴津浦路参战。战后,十一军改编为第十九路军,回师江西,参加对中央苏区的“围剿”。“九一八”事变后,十九路军奉调京沪,毛维寿升任第六十一师师长。1932年1月28日,日军进攻上海,十九路军奋起抵抗。率六十一师扼守江湾、大场一线,在江湾、蕴藻滨、曾家桥、庙行、小场庙等地,与日军激战,会同友邻部队打破了日军包抄吴淞守军的计划,并取得庙行大捷。淞沪抗战后,十九路军被蒋介石调往福建“剿共”。全军将士在抗日主张影响下,厌恶内战,要求抗日,遂退出“剿共”。1933年11月20日,十九路军参与发动“福建事变”,成立“中华共和国人民革命政府”,李济深为主席,十九路军改编为“人民革命军第一方面军”,原各师扩编为5个军,毛维寿被任为第二军军长。福建政府成立仅2月余,在蒋介石重兵镇压和政治攻势下而解体,为保存军事实力,他被蔡廷锴委任为一方面军代理指挥,向南京政府通电反正。其后被任为第七路军总指挥,加上将军衔。1935年,改任第二路军总指挥,奉命率部往陕北“剿共”,迟未就职,遭蒋介石斥责,免职闲居。1936年,任军事参议院中将参议,寓居上海。1937年8月13日,日军进攻上海时,多次向蒋请缨抗日,均遭拒绝。同年冬,病逝上海大华医院。61师驻南京办事处主任兼新兵训练处主任、中校军械处长、副官处长、上校参谋处长马良骥1915年于湖南省立第一师范学校毕业后,在本县小学任教五年。1923年10月入广东西江陆海军讲武堂第一期学习,次年10月毕业,在广州孙中山革命大本营任上尉副官、上尉连长,旋随粤军第一师第一旅旅长陈铭枢部东征、南征,参加平定陈炯明、邓本殷的战役,又入广西参加平定沈鸿英、陆荣廷之战役1926年5月,任国民革命军第四军第十师第三十团第三连上尉连长,并随军北伐,参加湖南醴陵、平江与湖北汀泗桥、贺胜桥和围攻武昌诸战役,10月10日克武昌后任国民革命军第十一军第二十四师少校参谋。随后调第二十六师七十八团任少校团附,1927年4月继续北伐,经河南省汝南、上蔡、临颍、开封诸战役,于6月回师武汉。不久赴江西任第十一军军部参谋处中校科长,随军开赴福建、广东、广西作战。1930年第十一军改称为第十九路军后,任六十一师中校团附,随部队赴山东济南、河南新郑等地作战。1931年1月又开赴江西省的兴国县参加“围剿”中央红军的战役。1931年九一八事变后,十九路军调防上海。1932年1月28日,日本侵略军向上海闸北一带发起进攻,十九路军奋起抵抗。马良骥被委为十九路军第六十一师驻南京办事处上校主任兼新兵训练处主任,在此期间,招募补充新兵四千多名。“一·二八”事变以外交谈判解决,第十九路军从上海撤下,乘兵舰七艘运调福建泉州、漳州一带参与“围剿”红军的作战,马任第六十一师中校军械处长,奉命指挥了全部的运输行动。到福建后,任中校副官处长、上校参谋处长。1933年12月,十九路军成立福建人民政府开展反蒋战争失败后,被改编为第七路军,马调任第七路军总指挥部三科上校科长。第七路军调驻河南开封后,马任总指挥部副官处少将处长。1934年冬第七路军改为第二路军,移驻陕西西安,随即该军总指挥部被撤销,所辖各师拨归胡宗南指挥。马在奉命办理总指挥部撤销事务后,于1935年7月考入南京陆军大学第十四期学习。全民族抗日战争爆发以后,1938年7月马从陆军大学毕业,分派到武汉,被委任为国民党军事委员会军令部少将高参,同年12月调任蒋介石桂林行营参谋处少将副处长,1940年6月调桂林行营办公厅第一处少将参谋长,1943年1月调任长沙第九战区长官司令部少将高级参谋,同年11月任少将军务处长,1945年9月抗日战争胜利后调南京囯防部任少将高级参谋。1947年冬回长沙,1948年由湖南省主席程潜任为省保安司令部少将高级参谋。1949年6月调任湘潭县县长。7月白崇禧派兵包围湘潭县政府,勒令其离职,旋回湘潭县家中闲居。同年8月,表示拥护程潜领导的湖南和平起义。1950年2月,经湖南人民军政委员会主任程潜介绍,入中南军政大学湖南分校学习。1955年8月任湖南省人民委员会参事室参事。马良骥1973年病逝,享年81岁。第七十八师少将副师长、师长谭启秀(1892—1949),广东罗定县黎少区龙九村人。1931年夏升任十九路军七十八师少将副师长。1932年1月,“一·二八”淞沪抗战爆发。2月蔡廷锴令谭启秀兼任要塞司令,竭力整顿炮合防务,坚决抗击日军。2月中旬以后,日本军舰10余艘、飞机10余架向吴淞炮台轮番攻击和轰炸,以掩护步兵登陆,均被击退。至3月3日停战,吴淞炮台始终屹立不动。1932年4月,谭启秀升任师长。1938年3月,任国民党中央军事参议院少将参议官。1940年开始,先后担任第四战区广东南路第一区游击指挥官、第八游击区司令、第七战区高级参谋、两阳守备区指挥等职。1944年,日本侵略军实施“打通大陆交通线”战略,自珠江三角洲地区举兵向粤西地区进犯。8月,谭启秀出任三罗抗日民众武力指挥部指挥官,参与组建三罗抗日民众集结队三个大队,总兵力3000余人。9月,谭启秀被委任为西江南岸团队指挥官,统一指挥当地部队对日作战。1948年初由蔡廷锴推荐为民革广东筹委会召集人。1949年底病死于广州第七十八师师长区寿年,中将。字介眉,广东罗定人,生于1902年10月5日。粤军阳江军事教习所、陆军大学特别班第5期毕业。1926年任国民革命军第4军10师28团连长,参加北伐,1927年3月任第11军10师28团3营营长,8月参加南昌起义,在向广东前进途中脱离起义部队,旋任第11军24师70团团长,1929年秋任第60师120旅旅长,参加粤桂战争和中原大战,并参加对中央苏区围剿,1931年5月任第19路军78师师长,1932年1月参加淞沪抗战,1933年1月任赣粤闽湘边区左路军第78师师长,参加围剿中央革命根据地,11月参加福建事变反蒋,任人民革命军第1方面军第3军军长,1934年失败后赴香港居住,不久赴德国学习军事,1936年回国后仍任第19路军78师师长,后任第19路军26师师长,1937年初任第5路军176师少将师长,抗战爆发后任第8军团176师师长,参加淞沪会战,1938年5月任中将,9月任第48军副军长兼176师师长,1939年11月任第48军军长,1943年3月任第26集团军副总司令,抗战胜利后任第6绥靖区副司令官,1948年6月兼任第7兵团司令官,7月6日在豫东战役中于河南龙王店被俘。后任民革华南临时工作委员会宣传委员会委员,广州市政协常委。1957年1月15日在广州病逝第七十八师一五六旅旅长、抗日名将翁照垣【张秀川】纵横闽粤桂军中露头角1917年,孙中山先生为维护《中华民国临时约法》,发动了护法运动,任命陈炯明为粤军总司令,进兵福建。陈炯明在汕头成立警卫军,25岁的翁辉腾报名到该军第三营第二连当上中尉排长。第三营营长马作良,学问大、人品正,是清末广州黄埔陆军小学毕业生,又到过日本留学,军事知识丰富。马营长见阿腾勤奋好学,便在行军作战之余教给他许多军事知识。陈炯明的东征军开到饶平,准备与驻守潮州的闽军作战。两个多月后,闽军内部出现哗变,进入潮州的闽军向粤军投降。翁辉腾趁机率领二连战士向饶平守军发起进攻。在这次战斗中,翁辉腾他们缴获了30多杆步枪,火力大为增加,还活捉了敌营长,占领了饶平城,受到了上级的特别嘉奖。此后,阿腾参战大埔、进军闽南,攻克漳州、长泰,进攻永泰。翁辉腾都表现得非常勇敢机智,并立下了不小战功,给当时东征军第二支队总司令蒋介石留下了深刻的印象。1920年夏,孙中山大元帅命令陈炯明回师攻粤,驱逐桂滇军阀陆荣廷在粤的势力。粤军从漳州出发,首先攻克潮州梅州河源,又奋力击退海陆丰、惠州的守军,最后把桂滇军阀逐出了广东。阿腾在各次战斗中都奋勇当先,勇敢作战,屡建战功,荣升为营长。第二年春,孙中山大元帅又任命陈炯明为援桂总司令,兵分三路援桂。翁辉腾所在的二路军先克高州,沿北流、陆川、懋林方向前进,一直抵达南宁。桂军仓皇向西南方向的龙州和西北方向的百色撤退。二路军在龙州克服种种困难,与敌激战两昼夜,击败敌军,进占龙州城。随后,粤军又挥师北上转战百色,与陆荣廷残部展开激战。翁辉腾营英勇作战进占百色,并抓紧整补,还派出军需人员,制备了数百套黄斜军服,穿上走起路来人们都很羡慕。在增援武鸣城的紧急战斗中,他命令部队强行军,经3天赶到粤军阵地前。他不待休整,就下令展开反攻。刹那间,全营十余名号兵和数支长杆马号齐鸣冲锋号,同时擂鼓助威。阿腾骑马上阵,身先士卒,全营官兵奋力冲杀,一举冲杀上了高峰坳山顶。敌人看见阿腾营的服饰与别的营不同,以为大批援军开来,就惊惶失措地溃退而走。翁辉腾营乘胜追击,将武鸣城夺了回来。至此,广西战役遂告结束。有人给翁辉腾起了个绰号,称其为“现代军中赵子龙”。此后,由于陈炯明与孙中山先生政见不一,陈炯明下属军官发动“羊城兵变”。在多次战斗中,翁辉腾屡立战功,荣升团长。但是,后来粤军被蒋介石的东征军击败,粤军解体。蒋介石很赏识翁辉腾的军事才干,邀请阿腾当副师长,被他谢绝,翁辉腾辗转来到香港。海外求学法国扬名翁辉腾在香港停留了一段时间后,便到上海、武汉等地游历,又应友人之邀游了庐山。其间认识了康有为、吴佩孚等军政要人,纵谈天下世事。受当时“政治学西洋,军事学东洋”的思想影响,他决定到日本学习军事。1926年冬,翁辉腾筹措了3000块大洋,东渡日本,改名翁照垣。从此进入人生新阶段。次年夏,翁照垣考入日本陆军士官学校。该学校主授军事课程,重视提高学生的文化水平和战略战术,该校毕业生是近代日本陆军骨干。中国军政界许多人先后在这里就学,有蔡锷、阎锡山、何应钦、汤恩伯、程潜等。翁照垣认为,未来作战讲究神速机动,出敌不意,所以就选择了骑兵科,在所有课程中他最喜欢战术学。1929年夏,翁照垣毕业了。在毕业典礼上,他除了得到一张毕业证外,还得到一张术科和品行第一的奖状。毕业前夕,他参加了一次海陆空联合大演习,发现飞机的速度快得惊人,之后,又参观了日本突飞猛进的航空工业,感到将来时代的巨轮一定会驶入空军时代,于是,翁照垣又开始向往学习航空。回到国内,这时蒋介石已就任国民政府主席与军事委员会主席了。翁照垣希望得到政府的资助前往法国学习航空,但是得不到支持。1929年初冬,翁照垣自已凑集了近两千块钱,就读于巴黎摩拉纳航空学校,老师是法国著名飞行员德脱拉野。翁照垣好胜心强,所以非常用功,似乎比其他学生学得快些。德脱拉野很欣赏,说他操作镇定,专心致志。这间航空学校的学习期限没有统一要求,完全根据各人的学习和训练成绩而定。如果成绩优异,大概飞上十多个钟头就可以毕业了。在德脱拉野教飞不到四个小时,翁照垣便想尝试独自飞行了。老师大概觉得他还算稳健,便在四小时的教练之后,开始让他独自飞行。翁照垣独自飞行了几次,起飞、着陆都做得很好,他自已非常高兴。可是有一次,他发觉发动机马达发生故障,飞机自行降低下来。在慌忙中,他看准了一块农田,机智驾着飞机,想在那里降落,却没有想到快要降落时,撞到路旁的电线了。飞机翅膀折了,人被抛到了很远的地方。一个法国中年妇女跑过来,看了他一会,俯身在他额头上吻了一下,说:“上帝保佑你。”在这位法国妇女的帮助下,翁照垣到附近的陆军医院就医。三天后,翁照垣出院了,第四天就跑到学校里去。老师见了他,显得很生气,说他跌坏了飞机,连累他受到校长的责备。翁照垣解嘲地说:“这架飞机不结实,我的身子都没事,它倒先跌坏了。”老师虽然当面责备他,背后却对其他学生说:“这个中国人很勇敢!”当天的《小巴黎人报》也记载了这件事。翁照垣很自豪,他坚信中国人并不比其他民族懦弱,只是百年积弱太深了。时在上海的邹韬奋先生听说后十分感慨,他以《勇敢的中国人》为题,在1930年9月21日的《生活》杂志上写评论,称赞了翁照垣的勇敢行为。翁照垣飞完了40多小时便毕业了,并加入了国际飞行协会。翁照垣本来还想继续学习夜间飞行技术,但这时他收到广东省主席陈铭枢先生来信,外附了一笔旅费,要求他尽快回国。1930年11月,翁照垣顺道访问了德国柏林与俄国后,取道西伯利亚,回到国内。驻守上海威震闸北1931年 5月,翁照垣在南京拜见了蒋介石总司令,蒋立即派他到警卫军第二师第四旅当旅长。一个月后,他被调到驻守于江西的十九路军中去,任七十八师一五六旅旅长,驻守吉安。翁照垣一到部队就如鱼得水,浑身力气都有了用处,他懂得士兵的心理,和他们一处就熟,上下同心同德,积极开展军事训练。他已成为十九路军将领中一颗耀眼的新星。1931年9月18日,震惊中外的“九·一八”事变暴发,东北三省沦陷。十九路军与其他部队一样,纷纷请缨抗日。十九路军被调到南京至上海一线防守。1932年元月11日,翁照垣奉命接替上海市的吴淞至嘉定一带防务,旅部移驻大场镇。1月20日,日本陆战队与侨民纵火焚烧我三友实业社毛巾厂,造成了严重事件。上海市府对此事进行多次交涉无效,反而引来日本总领事与日本驻沪第一遣外舰队司令盐泽幸一的无理要求与军事挑衅。上海民众对此极为愤慨,纷纷要求对日本的无理取闹进行抵制,他们要求翁照垣部队不要撤走,要留下来保护他们……一时间,上海乌云密布,一场大风暴即将到来。第二天,京沪卫戍司令长官陈铭枢鉴于局势紧张,乃到上海龙华警备司令部,召开十九路军团以上军官会议,会上翁照垣力主抗战。会议最后以多数人的意见形成诀议:如果日军进一步无理挑衅时,我军将全力抵抗。翁照垣回部后立即加紧布防并令各团抓紧构筑各种防御工事。26日下午,日方提出最后通牒,要求市政府对日方提出的四项要求在48小时内作出圆满答复,否则日军将自由行动……28日,翁照垣突然接到十九军总指挥蒋光鼐、军长蔡廷锴要求单独移防上海真如的命令。翁照垣感到十分诧异,大战在即,何以单独令他移防?翁照垣疑思未决之际,上海市民3000余人聚集在他旅部门口,要求翁旅长抵抗日军,不要将部队撤走。翁照垣和旅部参谋长丘国珍出面答复,并把军部的命令读给他们听,又费尽唇舌进行解释,但民众不但不愿意离开,反而相继而至,越来越多。下午4点多,撤防命令的时限已过,民众还是毫无去意。翁照垣心情此时乱到极点,撤吧,部队难以开拨;不撤,则属于违抗命令。他冷静了一下头脑,一面尽以保证的口吻答应民众不撤走,一面命令各团与旅部所有人员作好应变准备……1月28日晚上11时30分,一五六旅旅部骤然接到日军进攻我军驻地的情报,翁照垣咬牙切齿地说,“打!守住阵地,不许后退!……”震惊中外的“一·二八”淞沪会战,就这样在日本不宣而战之下爆发了!日军六七百人在铁甲车的掩护下越过障碍物,向我军阵地压来。我军将士严阵以待,各种弹药雨点般射向了敌人,敌步兵措手不及,当场毙命300名,受伤百余名,其余立即溃退。激战半小时后,敌人的8辆铁甲车,也被我军全部炸毁。不甘受挫的敌军,于深夜1点40分,又组织了铁甲车与1500多人的部队,气势汹汹地向我军正面阵地扑来。翁旅长这次改变了战术。士兵们冒着枪林弹雨,摸爬滚打,迫近敌军,把手榴弹扔进敌军的铁甲车的塔口将敌车炸毁。由于敌人势力强大,有几次进入了我军阵地,战士们端着刺刀冲上去与敌展开肉搏战。白刃战后,英勇的我军战士又把阵地给夺了回来。在敌人连续五六次的冲锋中,翁照垣指挥灵活,打得敌人狼狈逃窜。这一仗,我军以较小的代价获得了较大的胜利。第二天凌晨4时40分左右,日寇出动了飞机,对我军阵地与民房投下了许多炸弹和燃烧弹。翁照垣立即调来两门高射炮到闸北附近担任防空,同时组织部队对空射击。翁照垣又把旅部指挥所前移到闸北,以便于指挥与鼓舞士气。翁照垣判断,敌机投弹后,步兵一定跟着来进攻。果然,清晨5时30分左右,敌步兵又在铁甲车的掩护下凶猛地向我军阵地扑来。我军苦战20多分钟就将敌人首波攻势挫败了。上午10时左右,日军的飞机大炮又来狂轰滥炸,许多民房商铺又陆续起火,建于光绪三十年的商务印书馆和东方图书馆被炸燃烧,许多珍藏的图书全部化为灰烬。日军飞机和大炮轰炸刚停,1000多名日本鬼子便向北火车站方向进攻。在几次战斗中,我军阵地坚不可摧,全体官兵士气高昂,无论敌人炮火和攻势如何猛烈,都能沉着应战,并在敌人败退时,把握战机,给敌人以重创。叫嚣着48小时内占领整个上海的日军在屡次进攻失败后,要求停战。翁照垣明白日军停战是假,借此争取时间求得援兵是真,因此他也加紧增加调配兵力,构筑防空工事,加强兵种配置,以备敌军再犯。此时,全国人心大振,各界抗日热情高涨。外交部发表自卫宣言。蒋介石发表《告全国将士》电,勉励全国将士誓同生死,同仇敌忾,以救危亡。蔡元培先生致书国联,谴责日军摧毁中国文化教育设施。宋庆龄、何香凝女士发动上海工商界与妇女界满载慰问品前往前线劳军,民众自发的劳军更加热烈起来。第五军军长张治中将军主动参战。南京中央政府令俞济时与宋希濂部队分别于苏州与南翔集结,以备来犯之敌。同时,翁照垣又接到了移防吴淞的命令。吴淞血战迫日停战果然,停战三日,日本的野村师团、舰队与炮队相继增援到了上海。出席和谈的日方代表立即改变态度,对中方代表横加指责,叫嚣着对各国领事和记者狂言:“4日上午9时,占领吴淞。”面对敌人的嚣张态势,我军将士无不愤慨,表示誓死保卫疆土。翁照垣除了加紧布防与构筑防伪工事外,还成立了敢死队以对付日寇之坦克等。2月4日拂晓,日寇兵舰13艘和炮兵开始向吴淞轰击。7时许,日寇出动24架飞机大肆轰炸,敌机炮轰炸之烈向所罕见。地面震动剧烈,人坐在地上,犹如小舟在大海之中飘荡,两人对面说话互听不见。翁照垣一面令沿江守兵严密监视敌人登陆,一面令远射程火器对敌舰猛烈还击。战斗自上午7时至下午1时多,敌军见我军准备充分,才放弃登陆企图,至下午5时许,炮声才完全停止,敌飞机军舰也随之撤走。在敌人机炮猛烈轰击之下,我军战士伤亡约200多人,其中有一个连的官兵为守住阵地,全体英勇牺牲。正是由于全体战士的英勇作战,吴淞才得以固守下来。日寇的“4日上午9点占领吴淞”的狂言失败了。世界各国为之震惊,中外报章杂志竞相登载,大肆宣扬。然而,未达目的不肯罢休的日寇不停地进犯。自5日至7日,敌机在我阵地上空侦察轰炸、炮舰在黄埔江上游弋发射,日军4000多人企图在张华浜码头登陆,均未能得逞。在敌机炮的轰击下,吴淞上下几无完土,我军工事多处被毁,不少官兵肢残体碎,触目惊心。翁照垣命令除严密监视敌人登陆部队外,对敌人的机舰轰击不予理会,静等待敌人地面部队的到来,准备用火力与刺刀与他们拼个痛快。经验证明,这一做法是比较奏效的。此时,张治中将军拨来两门高射炮,山西的阎锡山专程给十九路军送来数门迫击炮和600发炮弹。蒋介石夫人宋美龄与姐姐宋霭龄一起,为伤兵与战地医院募捐。第五军的两个师已作为参战的总预备队开始进入各阵地防卫。翁照垣得到友军的增援与民众的支持士气大振,他把旅部指挥所移到地窖里去,这样便可以避免敌机空袭时不断地般迁。为激励全体官兵精神,翁照垣发出了《告全线官兵书》,勉励全体官兵,宁为枪下鬼,莫作亡国奴,奋战到底,誓死保卫国家领土……2月8日上午,日寇用炮舰6艘、飞机20架,向吴淞我军阵地再次数猛烈轰击,战事进一步扩大。翁照垣命令炮团予以适当时机还击外,其余部队镇静地隐蔽在掩体内,严阵以待敌人步兵的到来。敌人虽经过多次的冲锋,但始终未能奏效,我军阵地依然屹立如故。此外,我军还采取夜袭的方式对敌施以还击。夜袭既可减少敌机之威胁,又可减少敌炮之损害,在敌我装备悬殊的条件下,是制敌的好方法。2月15日,进攻上海的日军指挥官改由植田谦吉中将接任。植田谦吉调动约3万多人的兵力,联合海军陆战队,企图进占吴淞与上海南北市,因此昼夜不停地向吴淞守军阵地轰击。18日晚,植田谦吉向我军发出《哀的美敦书》,限令我军于2月20日将前线守军撤防,否则日军将采取自由行动……又一场大战即将开幕。20日上午,日军《哀的美敦书》期限已到,日寇倾海陆空军的全部力量,分兵四路向我军龙华、闸北、江湾、吴淞方向开始了总进攻,战况空前惨烈。在吴淞方面,敌机十余架在空中投弹、敌舰十二艘猛烈炮击、敌军野山炮也一齐向我军阵地发炮。除了敌步兵没有来之外,其他最犀利的重武器都用上了。但一五六旅的官兵并没有畏缩,相反,更加勇敢地用所有的火炮向敌人还击。激烈的炮战一直持续到下午3时。此时敌人步兵约1万人企图在炮台湾附近登陆。我守军等候到敌军进入最有效射程时,用各种武器猛烈射击,把敌人打得落花流水,狼狈逃窜,落水死亡者无数,还打下了一架飞机,击伤几架。敌人的全线总攻和我军的顽强抵抗从早上开始,一直持续到晚上8点才渐渐沉寂下来。我军阵地依然安然无恙。敌人的总攻击终于失败了。日本东京闻讯大为震惊,决定以白川义则大将接替植田,出任日军上海派遣军总司令,率军4万和大批飞机炮舰增援上海。白川义则经验丰富,从21日至25日,集结了大量兵力,断断续续地向我吴淞、闸北、江湾、龙华等阵地轰击。敌人这次来势之猛超过以往各战役。我军也将第二线兵力悉数调来增援,战士们奋勇抵抗,猛烈冲杀,双方死伤无数。我军经过连续3天的激烈苦战,使得敌军无多少进展。27日晚,敌军源源不断地从国内调来一师两旅的增援部队,其中一个师团在吴淞西北方向的浏河登陆。由于我军的主力部队主要配置在前方战场上,浏河守军只有一个营的兵力,孤军作战,且机械化装备程度低,我军在各个战线吃紧的情况下未能及时有效地增援,因此,在敌人海陆空强大的攻势下,牺牲惨重,该营守军坚持到28日晚,浏河遂告失守。浏河的失守,使战场形势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对驻守在吴淞、宝山一带的翁照垣一五六旅处境极为不利。而闸北、江湾、庙行三阵地也陆续于28日下午被敌人占领,这样更使一五六旅有被敌军围歼的可能。总指挥蒋光鼐与第五军张治中将军等高层将领基于储备力量与敌作长期作战的考虑,决定于28日晚11时变换阵地,因此于当天下4时给翁照垣发出从吴淞撤退至嘉定的命令。翁照垣与全旅战士本想以身殉国,与敌人血战到底、与吴淞共存亡,但在上峰的强令与上海民众的劝告下,一五六旅坚守到3月2日凌晨2时才开始撤防,于早上6时全旅安全到达嘉定城,受到蒋光鼐总指挥的高度赞许。至此,震惊中外历时一个月的上海淞沪战役遂告结束。尾声此后,中日双方在英法美等各国领事的努力调停与中韩爱国民主人士的影响下,日本当局于5月5日被迫与中方签下了《中日淞沪停战协定》,日军撤退至1月28日事变前之原状。《中日淞沪停战协定》中方未损失任何主权,是自鸦片战争以来我国对外交涉签约最有面子的一次,淞沪战役是自清光绪以来与日本的三次战争中首次取得的一次重大胜利。翁照垣于闸北与吴淞打向了“抗日”的第一枪,击毁了日本侵略者叫嚣着“48小时内占领整个上海”的狂言,迫使日寇四换指挥官,灭了日本侵略者的威风,大长了中国人的志气,表明了中华民族是凛然不可侵犯的,世界任何列强要侵略我中华民族是不可得的。国学大师章炳麟赠翁照垣一联,他用西汉两位抵御匈奴的名将赞誉翁照垣在沪战中的功绩:“李广从来先将士,卫青未肯学孙武。”翁将军的功绩传到广东省惠来县葵潭镇,人们在他的家门口挂上一幅对联:“将智超凡名闻天下,军立功勋垂范淞沪。”翁照垣的名字和抗日名将杨靖宇、吉鸿昌等的名字常常出现在文件的显要位置与报章杂志上,受到人们的称扬。此后,翁照垣还几次北上抗日,官至中将军长职位,但由于当局的不抵抗政策与腐败行为而告终。翁照垣后来多次下南洋、赴西欧等国家1932年初,面对日寇挑衅闸北,不待军命,奋起抗击,打响了"一·二八"淞沪抗战的第一枪,翁照垣率本旅3000多名官兵,坚守阵地,并组织敢死队和大刀队,重创日军,是这场震撼中外的国际战事第一阶段的前线最高指挥官。是年夏天,第十九路军奉令调闽"剿共",翁照垣不愿再战,赴南洋宣传抗日并为发展中国空军募款。华侨救国军总指挥翁照垣就职通电各报馆转海内外同胞均鉴:案奉国民政府军事委员会北平分会3月4日任命状开,任命翁照垣为华侨救国军总指挥,此状等因,奉此。遵于9日在北平就职,即日开始编练,用副侨胞救国之至意。照垣以身许国,早有誓言,靓敌势之强横,感民情之愤激,碎身喋血,敢惜轻躯。所望国内健儿,共赋同仇之志;海外英俊,同为雪耻之谋。合力以赴,何敌不摧。抑尤有言者,歼敌疆场,将士为先,鼓舞接济,民众是赖,伏愿海内外同胞鉴其微诚,加以援应,俾战阵有锋利之器,士卒无冻馁之忧。谨电奉闻,伫候明教。华侨救国军总指挥翁照垣叩。青(3月9日)。(《申报》1933年3月13日)1933年初,受张学良之邀,出任东北军第一一七师中将师长,后擢升为国民革命军第五军副军长,率部与日军鏖战於长城古北口及滦河以东一带。11月,福建"中华共和国人民革命政府"成立,被任命为福州城防司令、第六军军长。1934年春出国。1935年,应李宗仁电邀,就任抗日救国军新编第一师师长,后任第六十师师长,驻防於广西北海和合浦一带,任桂军纵队司令。1937年,"七·七"事变后在第一战区程潜部任前敌总指挥及第七战区东江游击司令(津浦线督战司令)。后被日机炸伤,转香港治疗。1938年春,伤愈回潮汕,任广东省第8区民众抗日自卫团统率委员会主任委员。1944年,任潮(阳)普宁惠来抗日自卫队指挥官,与日军周旋于大南山一带。1945年,抗战胜利后返回汕头,在家乡经营西岭矿场、葵峰农场和兴纪行等实业,并被推举为汕头救济院董事长。1949年,移居香港,直至1972年逝世。“逃兵”连长壮烈牺牲,何应钦外甥临阵脱逃,宋希濂支援4挺机枪……本报记者董纯蕾翁照垣的名字,对于今天大多数中国人而言都很陌生,他在香港度过的最后23年更是鲜有人知;然而在大半个世纪以前,他却是一位享誉国内外的将领,很多关于抗日战争的史料都提及他。最近,这位当年抗日英雄的名字重被提起,因为他近30万字的“阵中日记”和“生平回忆”在欧洲被发现。广东汕头大学人文学院副教授李韧之在发给本报的电子邮件中说:“上海人民不应忘记他,打响"一·二八’淞沪抗战第一枪的是他,整个淞沪抗战第一阶段的前线最高指挥官也是他,翁照垣将军当时在上海民众中极受爱戴。”日记来历比利时偶见珍贵手稿李韧之副教授说:“我是从事语言学教学和研究的,找到翁照垣将军的手稿是一个巧合。”那是1998年的冬天,李韧之赴比利时安特卫普大学留学,住在安特卫普市南郊,房东是一位名叫波琳(Poline)、姓翁的华裔女士。波琳就是抗日名将翁照垣的孙女。1999年的某日,波琳送给李韧之一捆尘封多年的翁照垣手稿。“起初我并未特别留意。然而一经打开,便难以释手。连读三日,废寝忘食,通宵达旦。读到感人之处,热泪盈眶,不能自已。通篇读毕,已是第四日凌晨五时半。掩卷起身,仰望户外那黢黑的夜空,陷入无尽之长思……”李韧之在给本报的邮件中如是回忆。日记内容涉及众多历史名人李韧之说:“这些年来我一直利用业余时间整理他的日记和生平,曾到过布鲁塞尔皇家图书馆和巴黎、香港、上海、广东、广西、福建等地考察,我正在撰写一部关于他的纪实文学作品。今年是抗日战争胜利60周年,所以我把《翁照垣将军和"一·二八’淞沪抗战》15篇先公之于世。”据李韧之介绍,翁照垣遗留下来的手稿可分为两部分:7本“阵中日记”和12册“生平回忆”,记录的都是1949年以前的往事。这些资料涉及人物众多,包括历史名人康有为、吴佩孚、孙中山、陈炯明、蒋介石、李宗仁、白崇禧、何应钦、汪精卫、周恩来、陈济棠、陈铭枢、蒋光鼐、蔡廷锴等。身高超过1.8米、当年骁勇善战的将军,在后代眼中只是一位慈祥的长者。翁将军1949年移居香港,经商谋生,直到1972年去世。远居比利时的波琳想将爷爷的生平物件留作纪念,便从奶奶那里拿了爷爷的这些手稿,带回比利时。“翁将军子孙众多,但他们忙于商务,加上不了解中国现代史,均不知道这捆手稿的重要性。波琳曾读过手稿的一部分,但没有读懂。而第四代后裔只会说广州话和外语,不识汉字,更无从阅读。经过几年的调查研究,我竟成为给他们讲述家史的人,讲时还得用英语,因为我不会广州话和他们平常讲的外语。”李韧之说。翁照垣简历1892年,翁照垣出生于广东潮汕地区惠来县葵潭圩一户贫苦石匠家。1917年参加护法战争,1926年,升至中将指挥官。1929年毕业于日本陆军士官学校并获得术科第一名;1930年又毕业于法国摩拉纳航空学校。1931年回国后,翁照垣先后任中央警卫军旅长和第十九路军旅长。1933年北上抗日,先后任东北军师长,国民革命军第五军副军长。1935年任桂军纵队司令。“七·七”事变后先后任第一战区前敌总指挥及第七战区东江游击司令。抗战胜利后他返回汕头,从事农牧工商业。解放前夕移居香港。翁照垣日记摘录【1932年2月4日】3时顷,我依自己防御计划,对各队先下达要旨命令,继之下达合同命令。各队遵照命令,即刻开始行动。4日拂晓,日寇的兵舰和炮兵,开始向我吴淞轰击。7时许,敌机24架亦大肆轰炸,机炮炸射之烈,我自参加军旅数十年,向所罕见。即使坐于地上,地面也像在震动不息,犹如小舟飘荡大海中。对面说话,全听不见。我旅的两个团,虽在敌人如此猛烈轰击下,仍然勇往直前,积极扶创布防。先是我第四团第八连连长赵金声,率领全连至吴淞桥南端?(藻浜车站附近,担任警戒,经敌之猛烈轰击后,该连仅剩下47人,旋即遭敌之步战联合来攻,该连长将残余撤退桥之北端。此时适有我一卫士,看到赵连长后撤,将情形向我报告,我毫不考虑地对该卫士说:“这样没有用的军人,你转去将赵连长枪毙!”该卫士也就赶返赵连长位置,严正地对赵连长说:“旅长的命令,你这样不中用,要我枪毙你!”赵连长说:“你不用枪毙我,我冲回去,宁愿为国牺牲!”于是又率领47人冲回桥之南端,拟占领一个桥头堡阵地,以便拒止敌人攻击……敌受我之前后夹击,不支溃走,我军乘胜以致追到关公路,将敌所夸说“4日上午9时占领我吴淞”的狂言,打得粉碎。是役我俘获械弹甚多。2时后,敌派出多架飞机,作报复性的轰炸,尤其对吴淞桥南端森林的轰炸,几将该森林夷为平地。赵连长亦于此时以身殉国。全连仅剩7人。敌之轰炸稍疏后,剩余的士兵才陆续归来。这时候,我才知道赵金声连长和全连官兵的英勇事迹。由于赵连长和他全连官兵的勇敢牺牲,才使我吴淞得以稳定下来。【1932年2月7日】我旅自4日将来犯之敌击溃之后,其步兵始终不敢再攻击。此后的战斗,敌人全凭飞机兵舰和他的炮火轰击。但这样一来,我军就很吃亏了。因为敌人可用物资消耗我们的人力,而我们则无法消耗他们。后来我想,我们吴淞炮台也可以轰击他们,我们自从和敌人开战数天了,而我们的吴淞始终未发一炮,实在奇怪!我即刻下令吴淞要塞司令邓振全(邓是何应钦部长的外甥)开炮助战,并派一参谋率领原派的步兵一连以资协助。邓司令接到命令后即刻报告说:“吴淞炮台的炮是百年的老炮,恐怕不中用,开也无益的。”邓的意思是很不愿意射击。我立刻严词申斥地说:“不能开也要开,如果你不开,我即刻枪毙你!”邓振全被我严词义正的申斥后,勉为其难地开了两炮。但是这两炮所招致来的后果,聪明的邓振全似乎早就预料到了。故当开炮后不久,日寇的飞机和兵舰就一齐来报复,大肆轰炸。因为炮台和炮位都是数十年前的旧货,不惟一点伪装都没有,就连较远一点的高地上也可以发现。所以经日寇机舰轰击后,炮台所有的建筑全被毁坏,连老炮也自动让位样的偏倒下去。这时候,邓振全的影子也找不着了。于是我派去的参谋和一连步兵,重新布置防务,构筑各种工事,仍旧据守被毁了的炮台。【1932年2月14日】14日上午,有铁血军200人来到吴淞协力本旅作战。这些铁血军虽然不完全是军人的组合,但他们的牺牲精神和工作热忱都是很高的。后来我派他们协助政工人员去对民众宣传,协力工事构筑和担任战地救护,这些工作他们做得非常努力。本日八十七师宋希濂旅长,来到吴淞,他是来参观我的防务的。我在指挥所告诉他关于我们的防御计划,和4日敌人狂言占我吴淞之战斗的经过,及这几天来敌人机炮的轰击政策。他问我总兵力及防守正面和预备队控制的情形时,我复告诉他,总兵力只有两团,防御正面右起赵家木桥左止宝山之线约有15公里,预备队到目前止除了仅剩几个卫士外,其余都使用完了。他听了我的陈述后,唏嘘至再,深表同情。随后他说,我助你4挺机枪和8名射手,聊表协助。后来这4挺机枪,对我发生了很大的效果。我深深感激宋旅长的热忱“将军奋身起南纪,志挽日月迴山邱”是原燕京大学著名历史学家、社会学家、哲学家和诗人常燕生在“九·一八”事变第二年为歌颂抗日将领翁照垣所作的长诗《翁将军歌》中的一句。该诗还有“将军长啸指须发,剑气喷薄如龙浮”和“袒怀白刃向前去,以血还血头还头。长江万里锁废垒,将军立马寒飕飕。兼旬环击不得下,伏尸百步惊沙鸥”等许多脍炙人口的诗句。原清华国学研究院著名学者、诗人吴宓先生认为该诗“气格高古,旨意正大,深厚而沉雄”。并说:“统观九·一八后两年中南北各地叙记国难之佳篇,应以常君此歌为首选。”本文以该诗一句为标题,简述国难时期和抗战胜利后的翁照垣将军,以纪念这位不该被忘记却近乎被忘记的抗日英雄。“九·一八”事变后的翁照垣1931年“九·一八”事变爆发,日寇开始占领东北。在日本陆军士官学校和法国摩拉纳航空学校留学四年之后,时年三十九岁的粤东惠来人翁照垣应广东省政府前主席陈铭枢的邀请,刚到赣南的十九路军一五六旅任旅长不久,是十九路军将领中一颗耀眼的明星。东三省沦陷把翁照垣的注意力吸引到白山黑水之间。凡在日本陆军士官学校留过学的人,对日军侵占东北是不会感到诧异的。他的第一个反应是“来了”。接着又传来张学良将军不抵抗的消息,翁照垣十分气愤。他在记述中写道:“有枪在手,为何不抵抗?即使抵抗失败,也不失军人本色!张学良不是有坚强卓越修养的军人;中华民族即使有至大至刚之气,又何能从一位满身是吗啡针孔的少爷身上找到?”初冬,当翁照垣和蔡廷锴、张炎拟组织独立旅北上抗日时,忽然被调守南京至上海一线。1932年元月4日,翁照垣旅奉命接替上海闸北大场一带防务。部队驻定后,上海市大中学生集训总队主任王柏龄请求军政部部长何应钦委派翁照垣为集训总队的副主任,并邀请他到同济等学校去演讲。翁照垣虽刚到上海,又不善口才,但两年前在巴黎驾机失事被法国人誉为“勇敢的中国人”,后经邹韬奋先生1930年9月21日在上海《生活》周刊上一番专题报道,上海民众,尤其是年轻人,对他并不陌生。他凭着满腔激情,所到之处无不受到热烈欢迎。1932年元月21日,京沪卫戍司令陈铭枢在上海龙华召集十九路军团长以上军官开会。探讨日寇进一步无理压迫时我军应该采取的对策和行动。在一片沉寂中,翁照垣愤然起立,说:“我们是国家的军队,是民众的保护者,应以卫国为己任,以民意为依归。现在国家受辱,民众受欺,都希望遏阻侵略。如果日寇再有暴虐行动,我军应该奋起抗击。”会议以多数决议将抗战案通过。元月28日夜,军部命令翁照垣将防地移交宪兵团,由于民众挽留换防阻滞。不料驻沪日军发动突然袭击。翁照垣不待军命,奋起抗击,震惊中外的“一·二八”事变爆发。尔后转守吴淞,浴血奋战,威震东瀛,蜚声中外。2月17日,章太炎在《书十九路军御日本事》文中说:“旅长翁照垣直前要之,敌大溃,杀伤过当。自清光绪以来,与日本三遇,未有大捷如今者也……”1932年底,榆关吃紧。正在南洋访问的翁照垣离开马尼拉,经上海到北平,找张学良将军要兵,想上前线与日寇作战。使他惊喜的是,张学良立即委派他为117师师长。翁照垣迅即设法认识部队和鼓励士气。他整天在部队里跑、握手、谈心、训话,以至和战士们一道吃饭、玩。东北军有一个优良传统,就是服从。只要有坚强的领导,他们便是一支很好的部队。可惜的是,东北军的高级将领缺乏抗日信心。1933年4月,翁照垣的部队奉命从南苑开赴前线,在庐龙、迁安一带布防。但他们只打过一场仗:敌人从正面冲来,被他们挡住了,双方都遭受很大的损失,此后便没有正面接触。翁照垣老是发现自己的阵地过于突出,不是左翼暴露,便是右翼遭受侧击。为了避免敌人的包围,只好一路撤退下来。没有达到打一场好仗的愿望,翁照垣心里不痛快,同时也知道自己没有办法在东北军干下去。正想辞职时,当局调升他为第五军的副军长,使他成为没有实际兵权的人。翁照垣终于辞掉官职,跑去香港。芦沟桥事变后的翁照垣1937年7月7日,日本驻华北军队突然袭击我芦沟桥驻军,举国震惊。蒋介石在庐山发表谈话,全面抗战开始。不久,程潜调任第一战区司令长官,要翁照垣随行,抵郑州。未几,程潜委任翁照垣为督战司令,指挥原张学良部的万福麟、吴克仁两军。翁照垣奉命后,率领办事人员和一排宪兵前往战地。抵达邢台时,万、吴两军已从石家庄以南溃败下来,加上商震的败军,乱得无法形容。敌机又跟踪轰炸。翁照垣忙带副官和勤务兵就地卧倒,不料敌弹从附近投来,顿时将副官和勤务兵炸死,翁的右腿被炸伤,无法行动。敌机去后,翁照垣用百元港币请来两个士兵将他抬到伤兵列车上,作为普通伤兵,随车南下。车子在新乡停了很久。翁照垣请了一位能行走的伤兵在车站上替他打电话给冯玉祥将军。冯将军接到电话后,立即带军医来看翁照垣。他一面嘱军医敷药裹伤,一面亲切地安慰翁照垣。四昼夜之后,列车到达汉口,伤兵在铁道医院留医。医院里的邹院长发现翁照垣在伤兵中时,特别关照。此时,翁的体温已达华氏百余度,生命垂危。几位医官研究后,决定打强心针和退热针。如果这几针打下去,仍无转机,生的希望就很小了。当晚十二点过后,翁照垣的体温逐渐下降,危险期过去了。伤口还没有完全复原,翁照垣就要求出院返港调治。回港半个月后,完全复原。静极思动。翁照垣决定再度出山,誓将日敌赶出国土。不久,便搭广九火车赴穗拜访余汉谋将军,余即派他为潮汕游击指挥官,要他在敌后打游击。翁照垣离开广州,化装潜往潮汕,在汕头设立秘密联络总站,依照汕头市行政区,分别派出各区的工作人员和情报人员。工作人员初步向民间作抗敌宣传,各县设立联络分站,各乡镇设立联络支站,利用商号工厂作掩护,利用交通商人作通讯连络。第二步分别到潮(安)普(宁)揭(阳)潮(阳)惠(来)澄(海)饶(平)等县去和地方绅士联络,同时派出干部到潮普揭等县组织武力,并且利用各县中小学师生深入乡间作广泛的抗敌宣传。不到半年,三个团部队编组成功。各县的情报站联络网相继成立。翁照垣则暗中往来於各县与汕头市之间,指挥各机构加紧工作。1944年秋,抗战局面更趋紧张。日寇先陷汕头,继陷潮安,沿海各县,都岌岌可危。此时第七战区长官余汉谋将军给翁照垣一个电报,委他为敌后团队指挥官,要他实施游击计划和任务。翁毅然接受余长官的电令。先密赴潮普揭汕各地,指导各级团队与地下工作人员,广泛地与日敌周旋。在潮汕破坏敌军交通通讯与物资,相机消灭敌军的部队。敌人进占汕头潮安时,始终不敢沿韩江深入兴(宁)梅(县)等地,也就是被翁照垣的游击健儿牵制的缘故。1945年8月的一个周末,天气特别闷热。翁照垣正在东江指挥着团队向敌后游击。大约晚上十点左右,收音机里忽然传来重庆的广播:日本已接受无条件投降。霎时间指挥部的工作人员狂跳起来,有的要去买爆竹,有的要去买酒,主张先庆祝一下,快乐的气氛笼罩了整个指挥部。不到几分钟,附近的老百姓也知道了,纷纷跑到指挥部来打听是不是可靠?把指挥部挤得水泄不通。翁照垣劝告他们,“敌人离得我们很近,请大家头脑冷静一点,赶快回去,等到明天消息证实以后,再来庆祝不迟。”他这话还没有说完,四周的爆竹声劈劈砰砰已响彻云霄了。开战  顺民意下令打响第一枪1931年夏,在日本陆军士官学校和法国摩拉纳航空学校留学四年之后,39岁的翁照垣受陈铭枢介绍,来到赣南任156旅旅长。不久,“九·一八”事变爆发。1932年1月4日,翁照垣旅奉命守卫上海闸北大场一带。1月21日,京沪卫戍召集十九路军团长以上军官开会,探讨日寇进犯时应该采取的对策和行动。一片沉寂中,翁照垣慷慨陈词:“我们是国家的军队,是民众的保护者,应以卫国为己任,以民意为依归。现在国家受辱,民众受欺,都希望遏阻侵略。如果日寇再有暴虐行动,我军应该奋起抗击。”会议以多数决议通过抗战案。此时,日军在山海关、天津、济南、青岛、汉口、福州和上海等地连续挑衅。国人的反日情绪也一天天地高涨,在工商和文化中心的上海几乎到了爆炸的程度。面对新形势,南京政府手忙脚乱,一面授意上海市长吴铁城柔性对付,一面由何应钦部长下令翁照垣的一五六旅调离上海,派宪兵第六团接替防务,并于1月28日下午4时之前交防,然后撤往真如。翁照垣接到命令时非常诧异。上海市民闻讯,数千人聚集在旅部门口请求翁旅长不要撤。翁照垣无论怎么解释,民众都不愿意离开,人也越聚越多,并提出“如果军队不抵抗,请将军械交给我们去抗敌。如果不肯把军械交给我们,则请先向我们开枪,把我们杀完后,你们再撤出去。”下午4时,撤退的时限已过,但聚集在外面的民众毫无去意。翁照垣了解日军的作风,他不能冲过去打鬼子,也不能让鬼子乘机打他。他决定答应民众不撤走,同时命令部队做好应变的准备。晚上11时30分,一阵清脆的枪声划破了黢黑的夜空,接着又听到密如连珠的机关枪声。桌上的电话铃骤然响起。翁照垣抓起话筒,只听得第六团张君嵩团长大声说:“报告旅长,日军开始向我们攻击了!他们由虬江路、广东路、宝山路、横浜路、天通庵路、青云路等处,用铁甲车作掩护,向我们冲过来了!”翁照垣咬牙切齿地说:“打!守住阵地,不要怕!教训小日本的时候到了!”他“啪”的一声放下电话,拨通第五团,命令丁荣光团长:“做好增援的准备!”震惊中外的“一·二八”淞沪抗战打响了第一枪激战  浴血大战粉碎日寇狂言敌人的铁甲车来了,步兵接近了。霎时间,各种武器雨点般向敌人射去。第五团第一营第二连的下士班长潘德章抱一挺机关枪守在广东路口,击毙了很多敌人;同连的上等兵伍培、伍全兄弟二人,在宝山路的沙包后面架着步枪射击,不料日本兵突然冲到跟前,兄弟俩左冲右刺,刺死十多个敌人,最后不幸被敌人刺中,壮烈地牺牲了;第三连的中尉副连长谭绍平和上士班长张桂标,在宝山路和宝源路口,击毙敌人十余名后,不幸受伤,同伴劝他俩退下去,他们不但不退,反而冲到最前面,最后牺牲在敌炮火之下;第二营第五连连长钟国华和第三营第八连的少尉副连长,都在截击敌人的铁甲车时,英勇殉国……第一波惨烈的战斗历时半个多钟头结束。妄图在48小时内占领整个上海的日军在一开始就碰了个大钉子。日寇遭挫败后,以更大的兵力和更凶猛的气势发动第二次攻击。深夜1时40分,日军约1500人又在铁甲车的掩护下,由虬江路口、广东路和宝兴路口等处,向中之第六团第一营的阵地冲锋。双方展开激战。1月29日凌晨4时40分,日军的飞机投下了许多炸弹和燃烧弹。敌步兵在铁甲车的掩护下,气势汹汹地向我军正面阵地扑来。我军浴血苦战。惨烈的战斗持续了一整天,第六团第三营第九连连长林玉为国捐躯。晚八时,翁照垣接到指示:日寇托美英法各国领事出面调停,要求停战……停战三日,果然不出翁照垣所料,敌我均未获得可以接受的条件。在这期间,日本的野村师团、舰队与炮队亦相继增援到了上海。出席和谈的日方代表马上改变面孔,对中方代表区寿年师长拍桌痛骂,对各国领事和记者狂言:“4日上午9时,占领吴淞。”2月3日下午1时和6时,翁照垣接到师部命令:将闸北防务移交120旅,率第五团开赴吴淞并死守之。2月4日凌晨3时,翁照垣下达命令,部队开始行动。拂晓,日寇的兵舰和炮兵开始向吴淞轰击。7时许,敌机24架大肆轰炸。上午11时许,敌舰13艘向我吴淞镇东北端阵地猛烈炮击;不久,又有敌机七八架前来侦察轰炸。翁照垣一面下令严防敌人登陆外,一面下令对敌舰猛烈还击。激战约两小时。敌军见我有备,才放弃登陆企图。日寇的“4日上午9时占领吴淞”狂言失败了。撤退  舍命死守民众跪地请撤日寇在1月28日开战蒙受重大损失后,不甘罢休。集合了一万之众的增援部队。为激励士气,翁照垣发出《告全旅官兵书》。提出口号:反抗日本侵略!誓死为国家求独立!誓死为民族求生存!中华民国万岁!2月8日上午9时许,师部转来蒋光鼐总指挥新作战命令。2月12日天不亮,在曹家桥、纪家桥方面,我61师的警戒部队开始和敌人“久留米”师团接触,战斗逐渐激烈起来。2月13日、14日、15日,敌机、兵舰,轮番向吴淞轰击,试图登陆。遭到我军猛烈打击,只得撤走。此后几天敌机仍然四处侦察轰炸,敌舰向我军发炮。18日晚,蔡廷锴军长接到日军所谓“哀的美敦书”,要求我军“终止战斗行为”。这些既可憎又可笑的无理要求,我外交部给以严厉驳斥。2月20日上午7时,“哀的美敦书”期限到了,敌人倾海陆空军全部战力,向我龙华、闸北、江湾、吴淞开始总攻击。我守军奋勇抵抗,冲锋肉搏,阵地多次失而复得。壮烈的战斗从早上开始,一直持续到晚上8时,敌人在“哀的美敦书”之后的总攻击,终于失败了。日军恼羞成怒,再发4万增援部队和大批飞机炮舰驰援上海日军。2月21至23日,敌机多次在我吴淞阵地上空盘旋侦察,敌炮舰和张华浜方面的敌炮亦向我阵地开火,遭到中国军队的顽强抵抗。从22日凌晨3时一直打到23日拂晓,战事之惨烈超过以往。我军虽然伤亡惨重,但阵地并未动摇。敌人猛攻顿挫后,士气已馁。2月25日至27日,战事继续。我浏河守军兵力单薄,在敌空军兵舰轰击下,牺牲惨重。28日9时许,浏河失守。敌军威胁中国守军左侧背。战场形势急变。下午4时许,翁照垣部接到张治中军长转来的蒋光鼐总指挥的命令:本军于今日晚上11时变换阵地,以便与敌作长期抵抗……一五六旅从吴淞撤退,经杨行罗店嘉定道,在嘉定集结……翁照垣认为,按目前形势,要经过敌两条防线撤退,后果不堪想象的。与其撤退时牺牲,不如死守,即使全部牺牲,也比在撤退时被歼灭光荣。翁照垣打定主意要和敌人拼到底!3月1日中午,上海一位叫吴迈的民众代表来访翁照垣称:“我是律师,我是奉上海市民的公举,向翁旅长和一五六旅全体官兵致敬。你们在元月二十八、九两日的闸北之战和这一个月来保卫吴淞的战绩,艰苦卓绝,上海市民衷心地赞美和钦仰……我今天受全上海市民的付托,要求旅长阁下暂保实力,撤离吴淞,将来择地择机,与日寇再战!”翁照垣听完吴律师的话后很感动。但他死守决心已定。吴律师急得跪下请翁照垣保存战斗实力,声泪俱至。丘国珍参谋长扶起吴律师,向翁照垣建议:与其守着阵地等战,不如积极地求战。翁照垣采纳这一建议,决定撤离吴淞。吴律师转悲为欢。3月4日,翁照垣的一五六旅开驻苏州唯亭车站附近,6日全部抵达目的地抗战胜利后的翁照垣日寇投降后,翁照垣一方面报告余长官,辞去官职,一方面处理潮汕地区敌后团队的复员善后工作。他首先撤消联络站,解散情报机构,结束指挥部,同时征询各员兵,愿意回家的,帮助他们回家;愿意留队的,重新依县籍编组,然后拨给各县作地方武装;不愿返乡又不愿留队的,任其自由择业。并尽量介绍各级干部到地方机关去服务。队员们大都不愿离开驻地,更不愿翁照垣离开他们。虽然经极力劝解,恋恋之心仍未消减第七十八师副师长、一五五旅旅长黄固(1891-1944) 广西桂林人,中央军校高等教育班第四期,后任国民革命军第四十六军新编第十九师少将师长黄固字志坚,广西桂林人。民国三年,保定陆军军官学校第一期骑兵科毕业。十三年,任粤军第一师第一旅(旅长陈铭枢)第二团第二营营长。十四年秋,任国民革命军第十师第二十八团第二营营长。十五年夏,调师部中校参谋。十七年二月,任第八路干部学校筹备委员。十八年三月,任第八路第三师第九旅副旅长;十月,任汕头市公安局局长。二十年,任陆军第七十八师第一五五旅旅长。二十一年七月,任该师第二三二旅旅长(改番号)。二十二年三月,升任该师副师长;十一月,「闽变」发生,任第三军副军长(军长区寿年)。二十六年,任陆军第一七六师副师长(师长区寿年)、新编第十九师师长。二十八年十一月,国民政府任官陆军少将。1944年病死。一五五旅旅长云应霖民国十九年(1930年),云应霖已任陆军第六十师蔡廷锴部教导团团长。二十年,任陆军第七十八师第一五五旅第一团团长。二十一年七月,任该师第二三二旅第四六三团团长(改番号);十一月,实任该师第二三二旅少将旅长(二十二年三月国民政府始正式任命)。二十二年十一月,「闽变」发生,任第三军第五师师长。抗战时曾任第五战区第九游击纵队司令云应霖(1896-1975),今海南省文昌市头苑镇头苑村人。历任广东省人民政府监察厅副厅长,国民党军第七十八师少将师长。早年参加国民革命,参加过北代战争。历任国民党连长、营长、上校团长。1932年任国军七十八师长。参加过“一、二八”淞沪抗日战争和福建省人民政府反蒋运动。抗日战争时期,任抗日游击纵队少将司令,与新四军合作抗日,支持中国共产党,被蒋介石逮捕入狱四年多。保释出狱后,回广东继续搞抗日武装。抗战胜利后,他先后参加了中国农工民主党和中国民主同盟。从事民主革命,直到中国大陆解放。解放后,历任广东省第一届人民代表大会代表,政协广东省第一届委员会常务委员,农工发主党中央委员广东省第一届委员会副主任委员,海南行政公署副主任兼农林处处长,广东省人民政府监察厅副厅长等职。1957年被错划为右派分子。后来平反改正,恢复了政治名誉。1975年5月10日在广州病逝 九一八事变以来首次击毙日军少将1932年3月1日领导十九路军第七十八师第一五五旅(黄固担任旅长)第一团击毙了来犯的日军大佐联队长林大八。也是九一八事变以来首名被击毙日军少将少将经理处处长叶少泉。1922年,蔡廷锴在粤军任连长时,叶少泉便开始追随蔡廷锴。1930年,蔡廷锴任六十师师长,叶少泉随蔡廷锴参加了“中原大战”。同年8月,蔡廷锴的六十师扩编成立十九路军,蒋光鼐为总指挥,蔡廷锴为军长,叶少泉任上校军需处处长,后又升任十九路军总指挥部少将,经理处处长,总理财政军需事务。淞沪抗日战争爆发,当时政府屈膝媚敌、不事抵抗,敌强我弱的恶劣处境下,叶少泉统筹军需物资,支援前线。"一·二八"事变后,十九路军进驻闽西部分地区。1932年7月28日成立闽西农民银行,由十九路军总部军需处长叶少泉兼任总经理,1949年1月,蒋介石发表元旦文告宣布下野,让副总统李宗仁上台,为缓兵之计进行和平谈判。北平国共和谈,要李宗仁释放政治犯是和谈内容之一。第二天,国民党释放了秦元邦、叶少泉两人,秦元邦教授和叶少泉获释后,即赴香港向民革组织汇报,向中共主办的《华商报》揭发国民党广州当局,秘密逮捕民主人士、爱国学生,监禁在秘密监狱里进行非人道的迫害、暗杀的暴行。《华商报》发表了《血债血偿还》的评论文章,警告国民党广州当局。解放后曾任广州市政协委员郑抱真(郑抱真是安徽寿县吴山庙人,1924年在冯玉祥西北军中任副官,投奔王亚樵后,为王的高级谋士。1932年王亚樵协助19路军抗日,郑任19路军军需主任。王亚樵1936年被国民党特务杀害于广西梧州后,郑在家乡寿县组织抗日自卫军,并于1938年率部加入新四军。解放后,郑历任合肥市市长、省政府秘书长等职第七十八师区寿年的第七十八师,是第十九路军进犯闽西的先头主力师。该师辖两旅六团及师属炮兵、工兵、通讯、辎重、特务等营,全师官兵共1万余人,系当时国民党军的甲种编制装备师。1932年7月,第七十八师由厦门向南靖推进,集结于南靖县属的水潮圩、马公圩一带,从事前进的准备,积极补充人马装备。区寿年调整内部人士,提升军官,以鼓舞士气。他将原任旅长的黄固调升为副师长,师部参谋李汉冲。原第四六三团团长云应霖升为第一五五旅(后改为第二三三旅)旅长,辖第四六三团,团长林卓炘(由该团营长提升);第四六四团团长谢琼生;第四六五团团长杨富强。第一五六旅后改为第二三四旅,旅长翁照垣辞职,原第四六八团团长张君嵩升任旅长,辖第四六六团团长锺经瑞,该团第二营营长龚耀新阵亡,中校团附高强斌、少校团附赖作樑;第四六七团,团长丁荣光;第四六八团,团长邹融(由第六十一师的营长调升)。1932年上海“一。二八”事变时,该师师长区寿年,副师长谭启秀,辖第155旅旅长黄固;第156旅旅长翁照垣,第6团团长张君嵩,副团长梁岱(该团第一营营长利长江、第二营营长吴康鉴、第三营营长吴履逊)。1932年2月,该师序列是:第78师第155旅旅长黄固第155旅第1团团长云应霖第155旅第2团团长谢琼生第155旅第3团团长杨富强第78师第156旅旅长翁照垣第156旅第4团团长锺经瑞第156旅第5团团长丁荣光第156旅第6团团长张君嵩福建事变后1936年1月,该师序列是:第78师第232旅旅长廖昂第232旅第464团团长宴俭第232旅第465团团长徐保第78师第234旅旅长李用章第234旅第467团团长许良玉第234旅第468团团长谢义峰师长李文,副师长林岳生,参谋长吴允周第232旅,旅长周士冕第463团,团长徐保第464团,团长陈上拔第234旅,旅长李用章第467团,团长文于一第468团,团长谢义锋武汉会战时,副师长改为李用章,232旅旅长改为康庄,234旅旅长改为许良玉,464团团长改为古肇英,467团团长改为严映皋,468团团长改为李日基,其余不变.1939年2月缩编为三团制.1943年时,该师序列是:第七十八师师长是许良玉(胡宗南的亲信,在胡宗南左右,号称四大金刚之一)副师长温祖铨(是新由第七十六军参谋长调来),之后(1946年8月)副师长陈坚参谋长乐典参谋主任陈以恒下辖:第二三二团团长陈坚(后升任第一军副军长兼第七十八师师长);之后(1946年8月)团长景纯庵;第二三三团团长袁书田(后升任第一师师长);第二三四团团长万又麔(后升任第四十八旅副旅长)第七十八师开回河南灵宝驻防,准备整编。1946年3月,奉蒋介石整编命令,原第一军改为整编第一师,原第一师改为整编第一旅,原第七十八师改为整编第七十八旅,原第一六七师改为整编第一六七旅,即整编第一师之下仍辖三个旅(原为三个师),旅下辖二个团(即:第232团团长袁书田,后升任第一师师长第三营营长朱清林第233团副团长梁恩厚原来一个师下辖三个团),旅直属部队取消了炮兵营、工兵营(只留有一个工兵连)、辎重营等,较原来的师缩小了。这时整编第一师师长是罗列,整编第一旅旅长是黄正诚(原任炮兵旅旅长,德国留学),整编第七十八旅旅长仍是许良玉(乐典被编为副旅长),整编第一六七旅旅长是李昆岗(原为胡宗南长官部的副参谋长)。整编完毕后,仍驻灵宝训练待命。9月初间,整编第七十八旅旅长许良玉调升整编第一师副师长,以整编第一师参谋长沈策调任整编第七十八旅旅长。沈策是国民党中央军校第六期及陆军大学第十三期毕业。1948年3月初间,乐典被升任整第二十七师第四十七旅旅长。不久,许良玉升任第三军(非整编军)军长,沈策调任西安绥靖公署副参谋长,第七十八旅旅长由副旅长陈坚升任,又第七十八旅政工处长陈冈陵升任第三军某师师长,第七十八旅第二三三团团长袁书田原已升任一六七旅副旅长,此时也升任第一旅旅长。这样,原来第七十八旅(师)团长以上的人员都升到师旅长。1948年10月中旬,解放军进攻大荔以北地区,第一军(此时蒋军中整编师恢复军的名义,整编旅恢复师的名义,所以第一军即是原来的整第一师,以下各师番号同)由羌白镇渡河增加到大荔西北地区与解放军激战了三日两夜,损失很大,第七十八师(原来的第七十八旅)第二三二团团长景纯庵被打死,这是几年来第七十八师损失最大的一次。此后解放军逐步进迫西安,胡宗南被迫步步后撤。====30年代,国民党内部爆发两广事变,两广军队要求出兵抗日,为了扩大自己的影响,广西军阀邀请19路军旧部在广西重新组建,编制为3个师,后来整编为1个师,在广西补充兵员,军官相当部分为19路军派系,部队归广西军阀管辖,1937年正式番号变革为176师!1937年师长 区寿年少将(48军)将副师长(凌压西少将兼任526旅旅长) 1051团(谢鼎新/马伟新上校)1052(陆代隆上校)1937年12月23日拂晓,日军分两路入侵安吉县城。是日,日军续向孝丰县境窜扰,下午2时许,国军48军176师后卫部队在塔山岭奋起抗击日军,一个排士兵壮烈牺牲。1937年 12月22日区寿年中将杭州对阵曲田大队500人,扼守告岭!事后调查,杀敌阵亡之将士,计176师官兵139名!1938年 区寿年中将副师长(凌压西少将) 参加武汉会战1939年2月20日,176师1056团2营(彭伍少校)所部在望江县城和日军116师团1联队兵力展开激战,被日军优势兵力击败,望江县城陷落。1939年3月176师韦高振团袭击安庆城日军,得手后撤退,断后排长覃小庚少尉战亡!1939年176师526团(莫敌上校)527团(杨创奇上校)528团(周雄上校)1939年 9月28日,驻安庆日军300余人夜袭练潭镇,妄图攻占大横山这一战略要地,打通安庆至桐城的东大路。176师1056团(莫敌上校)得到情报,遂在日军必经之道布下伏兵。当日军进入伏击阵地时,首先凭借居高临下的地形,用重机枪封锁敌军退路,再堵截包围,置日寇于火力网中,经一昼夜激战,歼敌200余人,并乘胜追击收复练潭镇。1939年中秋夜 176师1056团团长莫敌率1个营、县长徐惟一率县自卫大队和挺进队共千人,袭击驻城日军。先遣队随带爬城工具,潜入莲池门,砍开城门,开进两个连,城门交吴万年部把守,接应后续部队。殊料吴部弃城门不守,入城抢劫。日军发现后,立即封锁四门,后续部队不得进。城内发生巷战。日军在钵盂山、查合兴楼上架起机枪猛烈扫射。入城部队因地势不利,边打边撤,有的爬莲池门外撤时牺牲,有的辗转躲进青林寺、城隍庙。日军又纵火烧庙,附近8家店面和近百间居民房屋皆成瓦砾。入城部队大部殉难。1940年1月2日,桂系48军176师1056团长莫敌上校率部袭安庆,攻入西门,歼敌百余,日军中尉野村被击毙!1940年3月20日,176师1056团(莫敌上校)冲入安庆日军机场,焚汽油800余桶。1940年4月 “云应霖上校事件”桂系清洗176师原19路军系统军官!区寿年中将被迫离职1940年4月21日176师1056团(莫敌上校)配合安徽省保安团向驻守在恍城地区的新四军江北游击纵队发动进攻,迫使新四军江北游击纵队、皖中军政委员会、舒无地委向淮南路东撤退。1940年8月7日,176师野战补充团(莫敌上校)歼灭了怀宁大桥头的日伪军。1940年 10月间,176师野战补充团(莫敌上校)在四棵松、三桥、黄泥墩一带与来犯的日军激战3日,歼敌100余人,击落敌机1架。1940年 参加对中共新四军的围剿战(皖南事变)1941年 谭何易少将(48军) 进驻安徽1942年 1月1日 陆军176师第528团及第十一游击纵队等部,进攻驻宿松泊湖地区的新4军第7师挺进团及驻桐(城)东的第7师第55团。新4军挺进团英勇阻击,激战8 个昼夜后,为保存有生力量,撤向巢(县)无(为)根据地。中共鄂皖地委也随部队撤出。第55团撤出桐(城)东地区,桐(城)西独立团撤出桐(城)西地区。1942年师长: 谭何易少将(48军)参谋长:李宣上校527团(团长:杨创奇上校)527团3营在安徽安庆附近的桐城境内的白兔湖伏击日军116师团2个中队于湖边大横山,毙伤甚多,查被击毙日军有佐级军医一名.1942年7月为策应友军,陆军176师526团(覃振元上校)向安庆日军最大据点拉梨尖进行强攻,因敌公事坚固,陷入僵持!后因大雨不利进攻,在完成策应牵制后526团在和日军对峙一周后退回驻地!1942年 12月176师师直属工兵特务,通信,辎重等几个连及48军炮兵一个连,在桐城对阵从安庆出击的日军,将其击败之!1942年 驻扎庐江 五二六团(覃振元上校)526团盗掘周瑜墓1942年 12月24日 176师李本一部及138师与日军第68、116师团激战于皖南潜山、太湖。1943年1月3日,176师526团2营奉命救援被日军保卫的桐城,在行军途中被日军击溃,2营战亡40余人。1943年4月陆军176师526团夜袭无城,捉到日伪县政府秘书吴可安、科长赵日峰等40余人,带到庐江县黄屯枪杀。1943年9月师长 谭何易少将 参谋长李祖霖上校526团覃振元上校527团杨创奇上校 528团周雄上校1943年12月 陆军176师527团出击日军占据的安庆附近大,小龙岭据点,师直属搜索连破击上古镇据点通讯工具和战略储备物资!1944年7月 陆军176师528团配合桂系战地军情队搜捕桐城县沿江区委书记叶明等人,并将所捕获的全部杀害!1944年 8月23日 176师528团及无为常备中队出动1600余人进攻新4军第7师,占领新4军控制的杨山、天井山、关山后,猛攻周家大山。在完成战役企图后回撤!1944年10月176师527团(杨创奇上校)击破进攻练潭,大横山,双港铺的日军,毙伤日军300多人。1945年 2月21日 向巢(湖)南地区的新4军进攻,占领严家桥、石涧埠等地!1945年 9月,陆军第四十八军第176师等进驻安庆城,协同第十战区安庆地区受降官指挥所,接受日军第一三一师团投降。此后,第四十八军在安庆成立警备司令部及军警督察处,由第176师师长秦靖兼任司令,副师长周雄兼任处长,并调第528团的1个连为警卫。1946年 7月10日陆军176师527团与皮定钧、徐子荣率领的解放军中原军区一纵一旅在大化坪到磨子潭渡河的地段发生激战,解放军脱离接触后东进!1947年 师长:黄建猷少将1947年 11月 大别山进剿战,526团(李祖霖上校)在解商城之围后,向白雀园进击,击溃解放军一个有后卫掩护性质的战斗营1948年1月22日桂176师527团在桂系战地军情队引导下偷袭在庐江汪庄共产党湖西独立团,独立团团长黄亚东等突围脱险,中共湖西县书记侯振东、湖西县大队长姚守永等多人遇难,其余被捕。后称“汪庄事件”。1948年2月21日 陆军176师526团一个战斗营与解放军皖西三分区二十七团三营九连130多人在陈家岭、方家河交锋,大破之,解放军只7人生还!1948年4月19日陆军176师526团配合桂系战地军情队及霍山国民党地方武装偷袭太平县解放军地方武装,未能得手,反被解放军消灭霍山国民党地方武装300多人!1948年5月1日陆军176师526团配合桂系战地军情队直属队(唐如儒少将)共计2300人围剿解放军地方武装。解放军太平县基干连和独立旅的二十七团第三营500余人向太湖县转移,在湖北省英山县桃花冲遭526团伏击,仅突围200余人,太平县副县长梁平负伤被俘后遇难。随解放军部队转移的湖北省罗田县干部大部牺牲。1948年7月12日 陆军176师528团3个营和两个保安中队进攻巢南山区,对阵解放军第三野战军过江先

网络热门关键词

  • 1、异装癖的女人
  • 2、天道囧途
  • 3、刷钻代码大全
  • 4、同人男之网游
  • 5、夜店北京1
  • 6、听说她的笑我替代不了
  • 7、龚玥菲日本综艺
  • 8、天津移动网上营业厅缴费
  • 9、红粉宝宝整形美容论坛
  • 10、华容县政府网
第一中学——为您搜集全国各地一中网站信息联系方式。
网站简介 | 联系方式 | 网站地图 CopyRight 2014 www.15033.cn,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