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知识百科

古代发国难财是什么下场 历史上发国难财的例子

admin 知识百科 2023-05-16 00:54:18

网友提问:

古代历史上,有哪些大发国难财的人?

优质回答:

谍战大剧《北平无战事》中最悲情的人物,那得算是少将督察曾可达,作为小蒋的班底人物和“铁血救国会”的骨干成员,最终因为失去信任和信仰坍塌而饮弹身亡。为什么会陷入迷茫和绝望?因为他的主子在电话里也不得不承认:“可达同志,我们失败了”!

(孔令侃)

那么又是什么人什么势力可以打败正在崛起之“太子党”呢?正是宋霭龄及其公子孔令侃,总是甩锅称为“孔家”其实是不准确的,这里真正起决定作用的,其实是宋氏三姐妹的老大。

孔令侃的扬子公司有多么的“豪横”?它设立在华北的分公司,居然可以把一份粮食同时高价卖给北平“民食调配委员会”和第四兵团两个下家,即便是一男一女两个小小的经理级别人物,也可以在“国防部调查组”的办公室里叫嚣不止,大有不放了我们有你们好看的意思。

(宋蔼龄)

这个历史刻画是真实而非杜撰的,只怕情况还有过之而无不及,连小蒋在上海都没扳得动的人物,其属下当然牛皮哄哄。宋霭龄不仅是蒋夫人的大姐,她还是宋家同意三小姐出嫁的重要推手,当40岁的北伐军总司令求婚时,宋家从宋母到宋子文皆不同意,只有宋霭龄看中了蒋总司令未来的“发展空间”而表示赞同。

为了说服宋母,宋霭龄曾在西湖与未来的妹夫密会,达成了不为人知的政治交易,因此在蒋宋正式联姻后,宋霭龄虽然没有站在政治舞台之上,但她本人和夫家所得到的庇护和拥有的势力,远超我们的想像。

(孔祥熙)

鲜为人知的是,宋霭龄早在1910年就已经是孙中山的秘书,其时间还在孙夫人之前,直到1914年与孔祥熙成婚,才推荐二妹接替自己的秘书工作,所以耳熏目染很有政治眼光。而事实证明她对蒋总司令的押宝是非常成功的,并且收获了巨大的回报,北伐军1927年底打进南京建立政权,其夫孔祥熙次年就由商入仕,就任国民政府工商部长。

在宋子文担任南京政府财政部长期间,孔祥熙则被聘为考察欧美各国实业的特使,其实就是受老蒋的秘密委托,向德意等国接洽购买军械以及在国内设厂自制武器等事宜,与希特勒的合影就是在此期间出现的。在国民政府军队决定组建“调整师”之后,孔祥熙作为全权代表,经受签购了大批德式武器装备和弹药,其耗费可谓天文数字,那么当然,中饱私囊的事情也是免不了的。

1933年4月,老蒋跟大舅子因为军费问题闹掰,遂以孔祥熙继任行政院副院长、财政部长兼中央银行总裁,总揽国民政府财政大权,他能够得到如此的信任和重用,并非是因为籍贯山西就多么多么的会理财,实在是因为背后有宋霭龄的存在,从这时起到抗日战争期间,孔祥熙和宋霭龄的财富积累速度火箭一般窜升,尤其是全民族抗战的艰难时刻,这一家子都在大发国难财。

民国期间所谓的“蒋宋孔陈”四大家族中,其实陈氏兄弟是没什么钱的,否则也不用晚年靠养鸡为生,而孔祥熙和宋霭龄却横跨两大家族,成为最具财力的民国第一富豪家庭,其中孔祥熙能够独掌国民政府财政大权11年,在老蒋的宠信背后,更是证明着宋霭龄的地位所在。

抗战爆发之前,宋霭龄就曾伙同宋子良等人在上海组建七星公司,专做证券和粮食棉纱等领域的投机生意,在交易市场上也多次被舆论所诟病,但在老蒋和蒋夫人的庇护下,每次都是全身而退。

而在孔祥熙成为“财神爷”之后,宋霭龄一家聚敛财富的行径达到了高潮,坊间纷传,抗战初期宋霭龄仅在套取外汇的投机中就大赚800万英镑,另根据美方的调查,宋霭龄1939年在美存款数字居重庆政府“所有要人在美国银行中的存款的第一位”,被美国记者赛利文称为“中国人民的钱袋”。

而在当时的中国,军民连裹腹都已是奢恀,更何况还要购买武器弹药和飞机大炮,政府穷得叮当山响,两相对比,宋霭龄和孔祥熙贪婪和不恤民生的所作所为,更加可憎。至于开篇的主角孔家大公子孔令侃,年仅21岁就被老蒋任命为中央信托局常务理事,其实是实际的局长和话事人(孔祥熙为理事长,局长是找来的傀儡叶琢堂)。

这个年轻人目空一切,除了老蒋、宋子文、杜月笙等少数人外,其他人等根本不放在眼里。当时的交通银行董事长胡笔江曾经发牢骚说:“这位孔大少爷给我打电话就像训孙子一样,一点礼貌都不讲,要知道,我和孔祥熙是同辈份的人呐”!

(后来的小蒋和孔令侃)

中央信托局是负责进出口金融业务的,孔令侃不仅利用进口军火之机攫取巨额回扣,抗战期间还掌握着官办的西南运输公司,拥有专运特权,遂趁机走私贩私获取暴利,重庆黑市上的绝大部分紧俏商品,基本出自孔令侃的西南运输公司,连戴笠的军统水陆联合稽查处都对其无可奈何。

所以抗战时期孔家的业务,主要就是由宋霭龄和长子孔令侃、次女孔令伟经营的,而孔祥熙每每对妻子的“经商”能力,交口称赞。

1948年8月年国民政府进行了所谓的“币制改革”,即废除法币开始起用金圆券。金圆券刚发行的两个月里,国统区的物价出现了暂时性的稳定,而随着军事形势的不妙,当然逐渐开始贬值。资本家们则纷纷囤积物资不再售卖,从而使物价上涨一日千里,金圆券崩盘在即,其中孔令侃的扬子公司更是利用资金雄厚的优势,从美国购进大批日用品在上海黑市上以美钞抛售,却不肯在市面上卖出哪怕一件,使物价和金圆券的危机雪上加霜。

结果小蒋在举报之下开始追查扬子公司,而宋氏两姐妹同时出马斡旋,甚至搬来了老蒋摆平,最终此事不了了之,而金圆券也很快成为了一堆废纸,有此豪门国蠹,老蒋焉能不败?

其他网友回答

如果要说到在历史中大发国难财的人,孔祥熙的儿子孔令侃绝对算得上是一号知名人物。

孔令侃的父亲孔祥熙是一个落魄望族的后人,虽然他的家族后来落魄了,但是在发展到他这一代的时候,他却凭借着和外国人所做的生意大发起了横财,由此开始获得了向人宣称自己是山西首富的资本。

在宋霭龄退出了和自己妹妹宋庆龄对孙中山的竞争后,孔祥熙和宋霭龄开始走到了一起。

宋霭龄当时之所以会看上孔祥熙,除了宋父当时的同意之外,孔祥熙的钱其实是最根本的。

而在宋家的三姐妹中,除了宋庆龄获得了极高的名声之外,宋美龄也在嫁给蒋介石、给蒋介石提供了巨大帮助后获得了极大的权势。

正是凭借了宋美龄的这一份关系,孔祥熙后来才在蒋介石手下谋得了非常重要的财政大权,成为了人人羡慕的大佬级人物。

孔令侃与比他大20多岁的妻子

而孔祥熙和宋霭龄的长子孔令侃就是在这种巨大财富和权势的环境中长大起来的。

孔令侃自幼非常的张扬跋扈、贪于玩乐,很是让孔祥熙夫妇头疼了好久。

不过后来随着孔令侃和他的妻子走到了一起,他的性格才在他妻子的影响下慢慢发生了转变。

孔令侃的妻子是一个比他大20多岁年龄的女人,而且在他们相识的时候,这个女人还是一个有夫之妇。

这个女人的名字我们不得而知,只知道有人将其称为白兰花,是孔祥熙夫妇的好朋友、孔令侃舅舅宋子文曾经老情人的弟弟盛升颐的妻子。

孔令侃是通过自己父母和盛升颐打麻将的关系认识到白兰花的,然后在二人认识后,就开始勾搭到了一起。

虽然他们的这段关系说起来非常的伤风败俗,但是当他们破除艰难险阻最终走到一起的时候,却演变成了一段真挚的爱情故事。

对于他们的关系,孔祥熙夫妇是非常反对的,所以孔令侃才通过去美国留学的借口在菲律宾和白兰花成了婚。

在美国留学期间,孔令侃在白兰花的影响下慢慢变得安稳了起来,然后在抗战结束回国后,开始收起了以前的玩世不恭,开始极尽手段地赚起了钱。

孔令侃等人在上海发国难财

在刚开始的时候,孔令侃通过倒卖外汇以及通过特权倒卖汽车赚到了很大的一笔钱。

而在最后国民政府随时有倒台危机的时候,孔令侃更是凭借着自己的关系发起了国难财。

时间是1948年的时候,因为蒋介石滥发金圆券的原因,导致上海以及很多地区的货币开始迅速膨胀贬值了起来。

也就是在这个时候,孔令侃和其他的上海商业巨擎们开始用美元大量地从国外购买商品以及从国内各地运了很多货物来到上海,然后囤积待价而沽起来。

当时他们是不收金圆券的,他们只以远超市场的价格以美元卖出这些商品,由此就使得当时的上海陷入了一片经济危局中。

最终被宋美龄成功庇护的孔令侃

面对他们在上海大赚特赚的行为,正在前线的蒋介石是无法容忍的,于是他就严厉地下令让当时的上海警察局局长宣铁吾去处理好这些事情。

但是因为宣铁吾看到了这些商业巨擎中有着孔令侃这样背景深厚的人物,怕自己得罪他们后,后半生会过得很惨的原因,因此他就没想过要接下蒋介石的命令。

当时他甚至搬出了要辞去上海警察局局长的做法为要挟,以推辞蒋介石的这个命令。

宣铁吾的推迟让蒋介石看到了上海事情的严重性以及这其中的复杂,所以他就派出了自己手下最不可能受到各方势力影响的人去处理了这件事情,这个人就是他的宝贝儿子蒋经国。

蒋经国在来到上海后确实查了很大的一批人,不过在他的利斧准备砍向孔令侃的时候,他的动作却突然凝固了起来无法动弹。

蒋经国在当时确实有着很不同寻常的地位以及权势,但是孔令侃也有着他自己的背景。

他最大的背景就是蒋介石的妻子宋美龄,因为宋美龄没有孩子的原因,所以她差不多是把孔令侃当成自己儿子来对待的,因此在这件事情中,她就选择了对孔令侃的庇护。

正是因为有着宋美龄在其中的胁迫,蒋介石与蒋经国一系列整治发国难财行为的行动才不得不中途夭折了起来。

而在蒋经国失意离开上海后,孔令侃接下来很是疯狂地在上海大赚了一笔,最终在蒋介石失败后,他卷着大笔的金钱前往美国生活了起来。

所以说这就是历史中发国难财的一个经典案例,在近代史中,孔令侃凭借着自己特殊的关系,在国家危难之际疯狂地赚了一笔巨资。

其他网友回答

历史上大发国难财的人,谁能比得上蒋介石为代表的四大家族呢?

有这样一句话,蒋家天下孔家财。宋家姐妹陈家党。四大家族作为蒋介石的经济基础,官僚资产资本阶级。在军阀混战和国民革命战争中,抗日战争解放战争中,大发战争横财,搜刮民脂民膏,给中国人民带来了深重的苦难。

很多人认为,蒋介石在这一过程中是清白的,事实上这是彻头彻尾的洗白,是属于反贪官不反皇帝的论调。

一般认为四大家族中敛财最严重的是孔祥熙。孔祥熙和他的儿子孔令侃到底搜刮了多少?没有人可以给出一个准确的数字,而孔祥熙家族内部,也从来对这些数字讳莫如深。

上世纪初最有钱的人莫过于盛宣怀家族,盛宣怀去世的时候,给子孙留下了哦。1100万两白银,其中三位其中有十个子孙得到十万两。可是到盛宣怀的儿子这一辈,也不得不找孔祥熙打秋风,淘一点残羹冷炙。盛宣怀的七儿子把自己老婆白兰花送给了孔令侃,孔令侃就让老爸孔祥熙给他安了一个浙江省税务厅厅长的职位。在这个任上,盛老七会贪污多少钱?恐怕远超过你的想象。

很多人说,蒋介石只是无法约束自己的身边人搞腐败,其实蒋介石本人还是很清廉的。完全是鬼话!1934年12月26日《江南正报》公布了国民党高层的个人存款额:蒋介石1300万元,宋美龄3500万元,宋子文3500万元,孔祥熙1800万元,孙科4000万元,张静江3000万元。蒋介石宋美龄夫妻俩就有近5000万元,这样的财产数额已经超越了李鸿章和盛宣怀这样的传统豪门!

蒋介石宋美龄的财产总额,4800万元,对于蒋介石来说是多少钱?蒋介石每月工资800,年终奖800,每年就是1000大洋的收入,4800万,蒋介石不吃不喝四万年才能赚到!

当然,蒋介石和宋美龄的三公消费,恐怕更超越一般人的想象。仅小红山别墅就耗费了32万大洋,全部由国库支付。这个小红山别墅,又称为“美龄宫”,是南京旅游的必去之地,很多人为蒋介石的浪漫所打动,但是不要忘记了这是没有任何限制的三公消费,是对国家财政是肆意挥霍!与满清皇帝修建各地行宫和圆明园并没有什么两样!(形似宝石项链的美龄宫)

抗战期间,蒋介石变本加厉搜刮民财,日本特务机关1939年10月17日对国民党政府高级官员在上海外国银行存款情况所作之秘密调查报告显示:

  蒋介石与宋美龄夫妇的存款总数为9733万元(1186万美元),约占当年国内存款总额的1.6%,政府预算收入的13%。外汇储备的4.7%,高居于上述国民党政府官员私人存款额之首。蒋、宋、孔、陈四家合计存款总数为23777万元(2896万美元),约占当年国内存款总额的3.9%,政府预算收入的32%,外汇储备的12%。

当然,蒋介石也不是没有做好事,蒋介石败退台湾时,带走了227万两黄金(到今天相当于2500亿美元),这是以整个中国大陆的经济崩溃为代价的。这些黄金在让台湾很快进入了现代化,到现在,这些黄金还没有花完!

绝对的权利导致绝对的腐败,蒋介石就是这样一个典型例子!

其他网友回答

说到发国难财的人,这就不得说说明朝末年的东林党人了

所谓东林党人,其实是指的明代晚期以江南士大夫为主的政治集团。公元1604年,顾宪成等修正宋代杨时讲学的东林书院,与高攀龙等讲学其中,“讲习之余,往往讽议朝政,裁量人物”,其言论被称为清议。朝士慕其风者,多遥相应和。这种政治性讲学活动,形成了广泛的社会影响。“三吴士绅”、执政在野的各种政治代表人物、东南城市势力、某些当地实力派等,一时都集合在以东林书院为中心的东林派周围。时人称之为东林党。

东林党人一直以来广受赞誉,但是实际上,大发国难财的人也是他们

东林党即为党派,自然有自己的利益基础,不然光讲不吃饭,自己不得饿死啊。实际上东林党人的经济基础就是浙东的士子和工商业人士,这些人不满张居正大减农业税,增加商业税,搞得东林党人腰包不保,结果他们把张居正弄下来了,后来魏忠贤也这样,他们又把魏忠贤拉下来,结果大明百姓赋税沉重,终于起义,闯王逼近京师,这些腰缠万贯的主一个个都不愿意拿钱出来充军费,真是可恶之极

以上就是小编的看法,如有出入还请斧正

其他网友回答

19世纪40年代,大清有个发国难财的人,名叫伍秉鉴

伍秉鉴生于广州,祖籍福建泉州 。

他是清朝道光年间天下最大公司广州十三行的“法人”,在鸦片战争前,其个人净资产已经高达2600万银元,除了皇家外,他堪称华人中的首富。

2001年,美国《华尔街日报》统计了1000年来世界上最富有的50人,有6名中国人上榜,伍秉鉴就是其中之一。

伍秉鉴为什么这么有钱,就是因为他懂得权钱交易,利用大清官员的身份投机钻营。

其实在封建专制时期,哪一个商人没有官家的庇护,能够发达起来?只有官家的保护伞,自己在市场上才有立足之地,清朝咸丰年间的胡雪岩不也是靠着左宗棠的庇护发家的吗?

伍秉鉴最初的时候,开了一家“公司”叫“怡和行”,专门做中西贸易,做的是正当营生,主营丝织品、茶叶和瓷器。

他的大本营在广州,贸易的客户就是英国人,通过这些贸易积累了第一桶金,开始把业务做到海外,甚至在海外放债。大名鼎鼎的英国东印度公司,就向他借债;美国铁路、证券和保险业务,也有伍秉鉴的资金注入,可见伍秉鉴多么有钱。

在海外如此,在国内的资产就更不用说了。伍秉鉴生意做得这么大,没有大清官员庇护是不可想象的。

当时两广总督都是伍秉鉴的座上客,下面的大小官员更是跟伍秉鉴系密切,伍秉鉴也从不吝啬,把自己赚取的钱,大把大把用在“公关”上,说不好听点就是拉拢腐蚀大清官员,让他们出卖国家利益,以权谋私。

通过伍秉鉴的不懈努力,怡和行迎来了重大转机,被大清政府特许、指定跟外国人交易丝绸和瓷器。

伍秉鉴利用这一契机,同欧美各国的重要客户都建立了紧密的联系,在海外取得一定知名度,成了洋人眼中的世界首富。

伍秉鉴能迅速聚敛这么多财富,其中一个诀窍,那就是他的公司也进行鸦片贸易,这在当时是人所共知的秘密。

对此说法,当代很多学者并不赞同,觉得伍秉鉴的商行没有走私鸦片,说那些鸦片是他们在林则徐的高压下被迫买小贩的。

但是早在1817年,伍秉鉴担保的美国货轮上就查出来大批鸦片,“怡和行”被大清罚款16万两银子。可见,“怡和行”跟鸦片贸易有着扯不清的关系。

所以当1839年道光任命林则徐为钦差大臣,到广州禁烟的时候,伍秉鉴心里也是惶恐不安的。

虽然跟洋人进行动鸦片贸易的,绝非“怡和行”一家,但是枪打出头鸟,林则徐肯定要拿伍秉鉴开刀,曾经用巨款换得了三品顶戴的伍秉鉴心里开始发毛。

果然林则徐一到广州,就拿“怡和行”开刀,“ 传集怡和行 伍绍荣 等洋商,宣布谕帖,令转谕各洋商公司人等报明存烟实数。”

他不敢贿赂林则徐,因为在那个风口浪尖上行贿,临时抱佛脚不但不顶用,还是贻人口实,找死的节奏。

因此,伍秉鉴只能一次次向清政府献出巨额财富,期望自己能够涉险过关。

除此之外,伍秉鉴让伍绍荣代表自己,将外商上缴的1037箱鸦片送到林则徐,希望大事化小就此结案。

但是,林则徐明察秋毫,他认定这1037箱鸦片只不过是“怡和行”走私鸦片的冰山一角,是伍秉鉴与英商串通一气糊弄自己的。

伍秉鉴名头太大,林则徐把矛头指向伍绍荣。在3月23日,林则徐派人将伍绍荣等人抓了起来,押到钦差大臣行辕审讯。

伍秉鉴惶恐不安,再次妥协,表示破财消灾。

但是,林则徐毫不理会,给伍绍荣定个通敌罪名,逮捕入狱。

后来林则徐被皇帝革职,继任者琦善也被免职,英军在1841年5月兵临广州城下。

大清军队腐败透顶没有招架之力,靖逆将军奕山迫不得已,将伍绍荣从监狱放出,令其前往洋人那里疏通调停。

广州城外,伍绍荣与老熟人、英军首领义律进行接触。最终双方商定,清军退出广州城外60里,大清在一周之内交出600万元赔款;英军则退至虎门炮台以外。

这600万元巨款,有三分之一由当地大富商负担,其中伍秉鉴慷慨解囊,所出最多,共计110万元。

伍秉鉴希望此举能让国家度过危机,给广州城带来安宁,但是事与愿违,广州百姓认为伍家趁火打劫,从中捞取好处,大发国难财吃了回扣,是不折不扣的汉奸。

而大清政府更是毫不留情,继续让广州商人出血,让他们偿还其余300万银元的外商债务,伍秉鉴一人再次承担了100万银元。

也就是在这一年,伍秉鉴病逝于广州,终年74岁。伍秉鉴死后,曾经享誉中外的商业帝国由此退出了历史舞台。

版权声明

本站文章收集于互联网,仅代表原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文章仅供学习观摩,请勿用于任何商业用途。
如有侵权请联系邮箱tuxing@rediffmail.com,我们将及时处理。本文地址:https://www.wuliandi.com/zhishi/2023-3520.html

中学网 - 让教育更简单

https://www.wuliandi.com/

蜀ICP备19007375号

Powered By 中学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