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发布
当前位置: 校园网 > 知识百科

拉美陷阱-请问什么是拉美经济陷阱?到底那发生过什么经济大事件?它对中国有什

更新时间:2023-05-18 03:08责任编辑:邵小新关键词:中国,事件
  什么是“拉美陷阱”
  1、中国社科院拉美所所长郑秉文认为,拉美陷阱、拉美化、拉美病等概念之间的含义没有什么明确的界限,它们经常替代使用,是对一种或多种社会经济问题和现象的描述:从专制独裁、贫困和两极分化到周期性政治危机和经济危机,从通货膨胀、金融危机、债务危机到外资、外贸严重依赖等领域出现严重问题,陷入发展困境,都被概述为拉美陷阱、拉美化。
     一是指陷入周期性的金融危机之中,如韩国学者警告韩国经济要防止走上拉美化。二是指出现贫困化和两极分化等社会政策,如美国世界政策研究所半球事务研究员安德鲁  雷丁将拉美化也看成两极分化的代名词,认为美国与拉美一样,收分配差距拉大,就提出“美国正逐步拉美化”。
  三是多与现代化、工业化、城市化等经济发展过程相位的现代化陷阱,在俄罗斯,“俄罗期斯正在拉美化”的警告声不绝于耳。世界银行的一些学者认为俄罗斯在实行休克疗法之后的整修90年代在诸多领域正在逐渐拉美化。拉美存在的两倍数通货膨胀、初级产品出口占较大比例、高贫困率、蔻力供给相当一部分被非正规部门甚至非法部门所吸纳等,这些现象同样出现在俄罗斯。
     2、中国社科院拉美所副所长江时学则认为,“拉美化”的概念和含义尚未达成共识。人们把“拉美化”当作一个“筐”,有人认为,它是指外资对鼻疽病经济的控制或是对外资的过度依赖,有人说它是指贪污腐败和政治动荡,有人将它视为金融危机的同义词,也有人认为它是拉美在发展道路遇到的所有问题的代名词。
  他认为,拉美陷阱主要是:   一是在经济发展过程中重增长、轻分配。拉美的收入分配不公是举世闻名的。美洲开发银行的一个专题报告显示,拉美占总人口30%的穷人仅获得国民收的7.5%。这一比重为世界最低(其他地区平均为10%)。在拉美收分配的另一端,占总人口5%的富人却获得了国民收的25%,占总人口10%的富人则拥有国民收入的40%。
  这样收入分配不公情况只有在入均收水平只及拉美一半的若赶不上非洲国家才能看到。若用基尼系数来衡量收分配差距,同样可以发现,拉美的贫富悬殊程度的国际标准)在0.25-0.3之间,而一些拉美国家则高达0.6。   二是城市与农村发展失衡。在过去的几十年,拉美务国政府为了推动工业建设,将大量资金投入城市。
  一方面,城市中出现的大量就业机会将农民吸引到城市;另一方面,农村不合理的、高度集中的土地所有制将无地农民推向城市。在上述推力的作用下,拉美的城市化率(城市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从1970年的62.5%上升到2000年的78%。城市化程度的提高固然为工业发展创造了有利的条件,但是,超越发展阶段的城市化也使拉美国家付出了沉重代价。
  生活在城乡结合处的贫民窟里的居民,很难享受到医疗、教育、供电和排水等基本生活设施。此外,城市人口的快速增长,使城市管理的难度增加,非正规经济不断发展,社会治安毫无保障。   三是人与自然的冲突日益尖锐。地大物博的拉美拥有世界上40%的动植物和37&的水资源,而且全地区47%的土地被森林覆盖。
  但是,该地区也面临着生态环境恶化的问题。联合国粮农组织的数据表明,在1981-1990年期间,拉美平均每年损失740万公顷的热带森林。这一数字高于同期非洲的410万公顷和亚太地区的390万公顷。就森林生物量而言,1981-1990年全球共失去了25亿吨,其中拉美占13亿吨。
     四是社会治安状况日趋恶化。最近几十的,拉美国家的犯罪率上升很快,与非洲一起成为世界上犯罪率上升最快的两个地区。20世纪70年代,拉美国家的谋杀率一般为成分之八,这在当时是世界上最高的。至90年代,这一比率已上升到万分之十三,是除了非洲以外其他国家的4倍。
  拉美的富人可以雇用保镖,而穷人则只能生活在缺乏人身安全的社会中。   五是拉美问题的根源还表现在教育方面,其问题是有较高的入学率并不能使儿童完成学业,受教育的平均年限低于世界水平。目前拉美的儿童入学率已接近100%,与发达国家无多大差别。但拉美教育的质量和进步不如其他地区。
  除东欧外,世界上所有发展中地区识字率上升速度都比拉美快。上世纪60年代,25岁以上的拉美人受教育年限只有3.2年,90年代提高到5年,东南亚国家从4.3年上升到7.2年。与东亚相比,拉美在教育领域取得的成就更少。就大学生在总人口中的比重而言,拉美高于东亚,但是完成(或部分完成)中学学业的人在总人口中的比重,拉美却比东亚小,而对经济发展贡献最大的是中学和中等教育的普通劳力培养。
     六是不能恰如其分地把握开放与保护的度。20世纪90年代以来,拉美国家大幅度削减关税,使中国公司和外国产品轻而易举进入本国市场。这一态势使其民族工业面临激烈的竞争。几乎在所有拉美国家,尤其在开放度较大的墨西哥和阿根廷等国,因不敌外来竞争而陷入困境或倒闭的民族企业屡见不鲜。
     3、国内对拉美化的其他解释   国家科技部副部长尚勇表达了对中国现行经济发展模式“拉美化”的忧虑。“产业分工在全世界有两种出路。”尚勇说,一种是“拉美式”,没有自主产业研发,对自主创新的投入极少,代表国家为阿根廷,在外资产业转移后,经济被整体抽空;另一种是台韩模式,以制造业带动本技术突围。
     另外一种对拉美化的看法就是广东省社会科学院发布的《2004广东省区域综合竞争力评估分析报告》,报告提出,要警惕对“外源型经济崇拜”与“内源型经济歧视”,要注意广东经济的拉美化倾向。认为拉美化的本质是以牺牲本国经济与资源控制权来实现阶段性的快速发展,与拉美化不同的是,广东外源型经济在政府主导下直接进入了出口导向阶段,几乎没有进口替代阶段的技术溢出效应,推进本地工业化进程的力量更弱。
  2004年广东GDP占中国经济总量的1/9强,出口更是老大,去年居外贸出口次席的江苏省只相当于广东的38%。其出口导向型的发展模式被众多渴望富裕的省份模仿。从2003年开始,广东经济增长因内需不足、外源型企业投资不足及全省净出口增长受阻等原因,原来自主型经济增长模式正转变为主要由政府力量推动的经济增长模式,区域经济持续增长后劲不足的迹象已露端倪。
  全省外源型经济主要集中在以香港为物流中心的珠三角区,该地区外源型经济2003年占全省90%以上。广东“两头在外、大进大出”的外源型经济对周边地区的辐射带动作用很有限,由此造成珠三角与周边地区特有的经济断层现象。可以看出,广东省的这个报告关于拉美化倾向主要讲的是外向型经济过度依赖和内需的发展严重滞后,当外资从珠三角向长三角其他地区转移的时候,这个地区的经济增长后劲就会严重不足。
   。
校园网——收录全国各地学校网站。
网站简介 | 联系方式 | 网站地图 CopyRight 2014-2023 www.15033.cn,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icp备案号 闽ICP备202300551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