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知识百科

诸葛亮空城计是司马懿故意放他的吗(诸葛亮空城计)

admin 知识百科 2023-05-16 00:45:18

网友提问:

诸葛亮施展空城计,司马懿是真的中计了还是故意放诸葛亮一马?

优质回答:

有人认为,司马懿看破了空城计,因为害怕兔死狗烹才故意放了诸葛亮。这一说法是完全错误的。至于为什么,我们可以复盘当时的场景和对人性的分析来说明原因。

首先,看司马懿当时的作战指导思想。司马懿和诸葛亮对阵,高下区别很明显,司马懿打不过诸葛亮。但是,魏国实力强,蜀国的实力弱,魏国可以采取持久战,蜀国不行。所以,司马懿的策略是:保存实力,拖住对方。一旦蜀国军队粮草供不上了,自然退兵,自己也就不战而胜了。因此,司马懿从来就没有想过能消灭诸葛亮。一个人从来没想过的事能做概率能有多大?另外,作为一个成熟政治家军事家,没想过,不知道后果的事,又有几个能冒懵去做?在司马懿看来,他根本没有能力消灭诸葛亮,所以,消灭诸葛亮对他的利弊他也不会想。所谓的司马懿怕兔死狗烹纯是他人猜想。

其次,看司马懿的即使反应。当看到城门大开,诸葛亮在城头悠闲抚琴时,如果把司马懿换成你,你的第一反应是什么?当然是认为有伏兵啦。这是弱者思维,弱者都会这么想。面对诸葛亮,司马懿也是弱者,他也必然这么想。有伏兵怎么办?撤退呀!战场形势瞬息万变,如不赶快撤退,马上就可能有损失,这是杰出军事家的正确反应。这也正符合司马懿“保存实力,以拖取胜”的作战指导思想。

再次,看司马懿会不会想到空城计。这当然会想到,而且手下还有人提醒。想到归想到,但是,高手过招一定要谨慎,要十拿九稳才行。司马懿敢百分之百确定是空城计吗?他不敢。

最后,司马懿真的害怕兔死狗烹?!司马懿建功立业后并没有主动离开权力中心,而是被曹氏宗亲排挤被迫离开的。而且,离开政坛后还在觊觎皇权,并最终从曹魏手中夺取政权。一个想夺权的人怎么能害怕兔死狗烹,一个害怕兔死狗烹的人怎么去夺权。所以,司马懿不是怕兔死狗烹,实在是真没看透空城计。

空城计是演义,不是历史真实。写这一回只是要展示诸葛亮的智慧。但是,罗貫中是通达人性的高手,他编的故事最符合人性,所以才那么扣人心弦。

其他网友回答

空城计这个典故在文学中出自三国演义。在诸葛身上历史没有记载。与之相近的历史记载是文聘。

文聘自投靠曹操后,为其所看中,令其先统领荆州水军,而后在赤壁之战后驻守曹军的江夏,驻地大概叫石城?

文聘驻守此地,江东一直没有占到便宜。后孙权亲自率领大军攻打。其时,文聘身体不适,于是令开城门不设防,虚门以待。

由于文聘一向谨慎,不会弄险,因此一向多虑的孙权,面对兵少城小的文聘就开始了他最擅长的多疑。孙权担心,一向谨慎的文聘绝不会打无把握之仗,文聘虚门以待一定是内有埋伏。孙权再次陷入了打合肥时候被蒋济伪造的增兵的信所吓到单的一幕。孙权犹豫再三,还是被这看似空空的小城吓跑。

如果说非要分析司马懿所面临的空城计,非要分析司马懿为何非要放走诸葛,那么最容易得出的结论无非是司马懿想借此长期把控军权。兔死狗烹,国乱思良将。诸葛没了,对手没了,司马懿存在的不可替代性就没了。

从正史中记载,司马懿跟诸葛对阵五丈原可以推测,司马懿兵精粮多却千里请战甚至避而不战,还忽悠着曹叡一起避而不战。司马懿灭公孙渊时候的那份自信没了,灭孟达时候的那份快速也没了,原因在于这些人弱而灭之可立威。诸葛灭了则对手就没了

其他网友回答

三国演义里的每一个情节小编都很喜欢,虽然空城计这一章是小说虚构的,但是经罗贯中先生的大笔一挥渲染的栩栩如生,后世兵家时常借用这一计谋御敌,虽然是虚假的,但是我很愿意回答这个问题。三国里面将诸葛亮塑造的形象就是智圣,无所不能,奇谋妙计,在人们心中就是神一样的存在。让很多同时代的人感到投错胎了,不应该跟他同一个年代的,著名的那句话“既生瑜,何生亮”呢?真悲哀!但是有一个人能与诸葛亮相媲美,那就是司马懿,他的聪明才智不亚于诸葛亮。其实他们两个就是知音一样,惺惺相惜,相爱相杀,没办法,各为其主而已。这么聪明的两个人,对抗了那么多年,其实彼此之间都是默契的,了解的,对于诸葛亮演的这一出空城计,以司马懿的智慧难道看不出来吗?这是不可能的,只是在司马懿的心里有一个死都猜不透的心思,他心里很明白,自己与诸葛亮是相互相存的,消灭了诸葛亮自己也到尽头了,他的存在就是魏国为了对抗诸葛亮的,对手没有了也就没有利用价值了。在魏国其实司马懿就是魏主的心头大患,只是诸葛亮太厉害了,只有他能应付过来,在曹家王朝里,从曹操开始司马懿就列入黑名单了,曹操临终前交代曹丕提防司马懿,曹丕临终前也是交代曹睿小心司马家族。本来曹睿已经将他打发回家了,没想到蜀汉攻打魏国,诸葛亮实力帮助了司马懿,从此翻身农奴把歌唱了,后事如何大家已经清楚了。

所以诸葛亮的空城计司马懿并没有上当,而是故意放走他的,因为古意上当只是为了自救。

版权声明

本站文章收集于互联网,仅代表原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文章仅供学习观摩,请勿用于任何商业用途。
如有侵权请联系邮箱tuxing@rediffmail.com,我们将及时处理。本文地址:https://www.wuliandi.com/zhishi/2023-704.html

中学网 - 让教育更简单

https://www.wuliandi.com/

蜀ICP备19007375号

Powered By 中学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