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作文 > 话题作文 > 文化作文

家风作文

admin 文化作文 2022-05-09 08:18:00 家风作文

  在平时的学习、工作或生活中,大家都跟作文打过交道吧,作文是由文字组成,经过人的思想考虑,通过语言组织来表达一个主题意义的文体。为了让您在写作文时更加简单方便,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的家风作文5篇,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家风作文 篇1

  家风是什么,就是做人的理念,生活理念。一个词,一句话,一个家里的故事,一段家里的记忆,都是家风的载体。

  在我们家有着许多的规矩,世世代代传承下来,这没有什么失传的说法,家中培养出来的任何一个人都受到了管束,所以一个人展现出来的模样就是家风的体现。从我有记忆时开始,每到夏天我就会坐在凉椅上乘凉,抱个大西瓜啃。幼时个子矮,双脚着不了地,很不舒服,我为了寻求一个舒服的姿势,就把脚搭在了扶手上。我边晃着脚丫子边啃着西瓜,好不惬意!外婆走了出来,看见我把脚丫子打在扶手上,先是一愣,接着就把我从凉椅上扯了下来,动作里满满地利落、干脆,没有丝毫的疼惜。我被外婆弄疼了,皱着眉头不满地嘀咕:“干什么呀!西瓜都要弄掉了!”外婆尖尖的嗓子开始了说教了:“你一个女孩子家,坐就要有个坐像,把腿搭在扶手上干什么呀!害不害臊啊!你穿了裙子的话不就…”一大堆话从外婆的嘴中溜出,一点也不磕巴。我呆住了,承诺以后规矩点。

  小孩的天性,易犯错,又难改。自从上次被外婆说教一顿后,我就不敢在外人面前那么“疯狂”了,自己偶尔那样坐着,也渐渐觉得不合适了,应该淑女一点。这个坏习惯改了,又有另一个毛病了。我吃饭时,竟然把脚踩在凳子上。我吃饭吃的正香,突然,腿上传来剧痛,我不禁叫出声来,嘴里含着饭,还含糊不清。妈妈狠狠地打了我的腿,我瞅了瞅腿,红了一大块!我自己都心疼了,心里怨道:“妈,我还是不是你亲生的啊!下手未免忒狠了吧!”我发誓,痛改前非!

  快过年的时候,家里来了一次大扫除,我把自己的房间打扫得一尘不染,全家都沉浸在过年欢庆的气氛中。我用抹布把书桌书柜抹干净,用完就往洗手池一扔,恰巧爸爸看见了这一幕,大吼一声,吓得我魂飞魄散,我以为发生了什么大事,战战巍巍地走到爸爸面前。爸爸说:“你仍抹布干什么!用完后就扔了是吗?你洗干净了没?”爸爸便不再多说,叫我重新把抹布洗净,规矩的叠成四方块,摆在那儿。我恭恭敬敬地把抹布叠好,放好,真像遵从圣旨!以后,我就不再毛手毛脚了,做事就认真的去做。

  无规矩不成方圆,从小就受到束缚的我,也觉得一个人的修养是培养出来的。虽然有许多条条框框,但按照它去做,人会有很大的改变,给人的印象,那种气质就与众不同。我们家的家训、家风就是做人本分,待人忠诚和蔼。学习工作努力认真、切实彻底。生活起居方面不可贪凉,注意洁净卫生,注意小节,一丝不苟,细节决定成败。

  莫言说过:“家风最主要的就是学习,重视学习,重视文化,重视对儿女的教育和培养,再一个就是重视与人友善和平地相处。”的确是这样,不论多少年,家风家训都得传承下去,这就是一面镜子,反射出社会风气。家训、家规、家教、家风都是公民道德的源头。

家风作文 篇2

  《颜氏家训》中颜之推说过:“习闲成懒,习懒成病。”是啊,不论是学习还是工作,养成良好的习惯就像给自己铺设了一条畅通无阻的高速公路,刚开始修建你会感到很辛苦,但路修好了,我们就能尽情地在上面驰骋了。

  我妈妈经常这样跟我说:“好习惯,益终身!”

  记得在四年级的一段时间里,我觉得习惯没有那么重要,把之前养成地课前预习,课后复习地好习惯渐渐地抛之脑后,每天就机械地完成老师布置的必交作业外就不管不问了,至于妈妈在我耳边的“唠叨”也充耳不闻,结果,就这样不出一个月,各门成绩直线下降,特别是数学成绩滑落得简直惨不忍睹,一落千丈,从刚开学能考个九十几分渐渐地就滑到了八十几分,再后来甚至跌落到七字开头了!我的心也逐渐变得灰暗起来,每次看到那刺眼红色的“7”字打头的分数时,整个人都变得就像霜打的茄子一样,无精打彩。

  我以为没考好回家后,妈妈都会用“狮吼功”“冰山脸”“铁砂掌”恭候我,然而每次妈妈都没有责备我,而是耐心地跟我好好分析几次没考好的原因,妈妈每次都会重点强调:“好习惯,益终身!”我也深刻体会到曼恩的那句话:“习惯仿佛一根缆绳,我们每天给它缠上一股新索,要不了多久,它就会变得牢不可破。”终于功夫不负有心人,我在良好习惯的高速公路上奔驰顺利到达终点,期末考试交了一份满意的答卷。

  因为在妈妈正确地指导下,让我很快地回归到偏离的轨道上,我很感谢我的妈妈,这也让我想到《颜氏家训·教于》里写到:“父母威严而有慧,则子女畏慎而生孝矣。”

  生活中家风如树根般的牢牢缠住我们,如阶梯是我们走向成功的基础,如灯塔是我们走向成功的道路!我一定把这良好的家风传承下去,更让这勤劳之风飘荡在中国的上空,让它飘进千家万户,让我们祖国更加美好!

家风作文 篇3

  家风是一个家庭必不可少的成分,就如同粮食一般。而在我们家,也有家风,那就是尊老爱幼。

  在我六岁的一天,我和爸爸妈妈一起做公交车去南门口。因为车上的人很多,我没有抢到座位。慢慢的,有一个人下车了,我急忙走过去,但有一个老奶奶也朝这个座位走来,我飞快地走上前,抢掉了那个座位,并朝那个老奶奶做了一个鬼脸。那位老奶奶只是对我笑一笑,没有说什么

  这一幕被爸爸看在眼里,爸爸连忙走过来,把我拉到一边,并对那位老奶奶说:“老人家,这是我儿子,他不懂事,来,您坐。”“你还是让他坐吧,他站了那么久一定站累了”老奶奶说。不,我们就快到站了,还是您坐吧。”爸爸说着便扶着老奶奶坐下了。

  “南门口到了,下车的乘客请注意。”下车后,爸爸对我说:“你应该知道尊老爱幼是中华民族优良品德吧,你刚才在公交车上不但不给那位老奶奶让座,反而对人家做鬼脸,这是为什么?孟子说的好:“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及人之幼。”我低下头对爸爸:“我知道错了,我以后不管在哪儿,只要有需要帮助的人,我都会尽全力去帮助的。”“知道错了就行,以后一定要养成尊老爱幼的良好品质。”

  这就是我的家风,我认为,这样的家风,值得传扬。

家风作文 篇4

  说起它,那么还得从年夜饭那天说起。

  每到过年,最令我心烦的便是要叫一个比我小四岁的弟弟叫舅舅!要想想,他才是刚读小学一年级,只有十来岁的小屁孩,每到我家吃饭,便摆出一副神气的样子对我说:“乖侄女,快给你舅舅倒杯水!”我不得不从,否则他又会哭着喊着向他的妈妈去告状,到时候还落了个我“欺负小孩”“不懂礼貌”的罪名!妈妈也常跟我说,虽然他是比你小,但他的辈分终究是你的舅舅。礼可不能废,舅舅还是要叫的!待饭那天,随着暮色渐渐降临,客人们也便陆陆续续的到了,妈妈突然跟我说:“铃铃啊,你快去招呼一下,你妈妈现在有点忙!”“噢!”接到这个任务,我如临大敌,因为来的客人正是我舅舅这一家人,唉,又是这个小屁孩,我叹了口气,便出去了。“外公,外婆好,你们里面请坐!”我毕恭毕敬的说。而我那个小舅舅则在一旁犀利的看着我,仿佛在说快叫啊!出于礼貌,还有妈妈的教诲,我只得叫他一声舅舅,“舅舅好,请里面坐。”我说道,说好后,我如负释重,便急忙去倒茶了。

  其实呢,倒茶的讲究也不少,家里的老人曾经说过,倒茶要倒大半杯,切不可倒满,俗话说“倒茶七分满就好,杯满就欺人了”不仅会因茶满而烫着,客人不好拿,也不好饮用,所以认为道倒满杯的茶为对客人的不敬,泡好茶后,我便双手端着茶,缓缓的向外公走去,倒茶还有一个讲究便是要从辈分大的开始给。首先,我是给外公外婆,且对他们说:“外公外婆请喝茶。”给客人们一一端好茶后,我便再跟外公外婆寒暄了几句,拆开桌上的花生瓜子,给桌上的每一个人各抓一把,并说:“你们要吃自己拿,不用客气。”外婆随之讲了一句话,这句是小孩子都爱听——“我们的铃铃真懂事”。哈哈,不知道是有多高兴了!

  等厨师一切准备就绪,就开饭了,由于我是小孩,便可以早早的.坐在饭桌上等着上菜,当菜上了一半时,我突然想起,以前,别人家吃饭时,家里的主人总会给客人夹夹菜,倒倒饮料之类的。那么,我作为家里的一份子,是不是也该试着给客人夹夹菜什么的。嗯,就这么办!我站了起来,学着他们的样子,用筷子将一只红烧蹄子撕开,并招呼他们吃,像个小大人似的说:“你们筷子都粗些,千万不要客气。”正说着,我起身给每个人都各到了一点饮料,以尽地主之谊!

  何谓家风家训?风,取的是“上以风化下,下以风讽上”意,即人们以高尚的德行影响教化别人,他人以此严格自律。将家风修炼成文字,则是家训,让这种家风永远传承吧!

家风作文 篇5

  家,是最温馨的地方。是温暖的港湾,是疲累旅途中那盏始终明亮的灯塔。但是没有规矩,不成方圆,“家”也有“家”的样子。家规家训就是一个家的重要组成部分。

  规则是让社会有序运转的良方。每个家庭必定少不了规则。它如参天大树的根部,使大树牢牢扎根在泥土,历经风吹雨打,不轻易倒下。它就像一幢高楼的地基,支撑楼的结构,使它不会轰塌。家规,维持着这一个家的秩序,使家不会杂乱无章,支离破碎。

  家风,是一个家庭成员的作风素质和行为习惯所集中体现出的风气。家风是耐心的老师,教育我;是严厉的长辈,提醒我;是一位亲切的朋友,感染我。家风教我了诚实守信,每次与朋友的约定,妈妈总要求我早点到场,因为“言必行,行必果。”当我遇到道德抉择时,家风提醒我要诚实,因为人在做天在看,做人做事要对得起良心。

  家训,家中的每个人都需牢记并遵守的核心价值。它无形地塑造家中的每个人的品行。我家的家训是“严以律己,宽以待人。”它告诉我:对自己要严格,对他人要宽容。家训里包含了祖辈治家的理念和祖辈对后代的殷切期望。它如同一位指路人,指引我成长的方向。

  寒门家风好,少年早成才,作为平凡的我们要努力将先辈们的优良家风家规家训传承下来,让它成为一种潜在的,无形的力量,激励成长,铸就辉煌。

版权声明

本站文章收集于互联网,仅代表原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文章仅供学习观摩,请勿用于任何商业用途。
如有侵权请联系邮箱tuxing@rediffmail.com,我们将及时处理。本文地址:https://www.wuliandi.com/zuowen/huatizuowen/wenhuazuowen/202205/2874402.html

中学网 - 让教育更简单

https://www.wuliandi.com/

蜀ICP备19007375号

Powered By 中学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