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作文 > 字数作文 > 九百字作文

元宵节的作文900字

admin 九百字作文 2016-12-22 08:18:00

  在平平淡淡的学习、工作、生活中,大家都不可避免地会接触到作文吧,借助作文人们可以实现文化交流的目的。相信很多朋友都对写作文感到非常苦恼吧,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的元宵节的作文900字9篇,欢迎大家分享。

元宵节的作文900字 篇1

  正月十五的晚上,姑姑请我们去火锅店,丰盛的晚餐摆满了一桌,我们一家人共吃团圆饭。我对全家人在这难忘元宵夜,相聚在这里,共度良宵的幸福之情难以言表。

  吃过饭后,我们从火锅店出来,看到街上人山人海,熙熙攘攘,好不热闹。在路边的空地上,有许多的小朋友在放烟火,五彩的火花不时从天空呼啸划过,或是从平地窜出,把元宵节的夜空装扮的更加灿烂绚丽。

  走着走着,不知不觉已经到了县城的广场上,广场上正在举办着灯展。这儿的灯真多啊!你瞧,各家店铺门口都挂满了各式各样的灯。有纸的、纱的、玻璃的、塑料的……有的灯套着粉红色的外套,有的灯穿着金色的裤子,有的灯披着淡蓝色的披肩,有的还衬着变色的五彩衣。

  今天是正月十五,中国人的传统节日――元宵节,我们一家过得快快乐乐的。

  听母亲讲,传说在很久以前,世上风调雨顺、五谷丰登,人们丰衣足食、安居乐业。突然灾难降临、城内洪水泛滥,城外田地干旱,原来是王母娘娘请玉帝去赴宴,玉帝喝酒喝得酩酊大醉。宴会后余地回宫办事,于是把雨簿写错了,本应是城外雨五分,城内雨三分,玉帝给写反了。青龙得知原因,便偷偷地里溜到天宫,改了雨簿,这样世上又慢慢恢复了本来面目。玉帝酒醒后,也发现写错了雨簿,但本想改正,又怕重臣说自己做事不慎重,只好将错就错。后来玉帝发现自己的雨簿被改过,不由心中大怒,派丞相来到人间杀了青龙,丞相照做了。青龙被丞相杀了后,变成一只神鸟,在玉帝殿外喊冤,玉帝心中感到惭愧,便下书要黄帝向百姓传令,要纪念为民除害的青龙。每年春节,人们都要敲锣打鼓,耍龙舞狮几年青龙,庆祝元宵节。

  元宵节的习俗是吃汤圆,让每家每户都团团圆圆,所以今晚母亲“权力下放”,把煮汤圆的重要任务交给我来执行。我把它看成一件十分重大的任务,生怕把汤圆煮破了,所以心里好像揣着一只小兔子“怦怦”直跳。我利用以前看母亲煮汤圆的经验,先把水烧开,把汤圆小心翼翼地放进去。我焦急地等待着,等待着……。白白胖胖的汤圆浮出水面,看着它们一个个膨胀,我兴高采烈地喊道:“汤圆要出锅了。”我庆幸,还好汤圆没煮破。大家高兴地品尝了我煮的汤圆,“美食家”母亲给我打了一个一百分,夸我长大了,懂事了。我兴奋不已,第一次煮汤圆就得到这么高的评价,我心里美滋滋的。

  晚上七点左右,我们全家一起下楼放焰火。正好碰上我的好朋友刘凡,我俩一起去放焰火。我拿着一个最大的“金椰子”礼花,用香把礼花点着了,看见一朵朵美丽的“茶花”冲上天空绽放了,我和刘凡拍手叫好。我又拿了一个超大型的“飞毛腿”,只见那好似流星划过天际,放射出五彩光芒,飞远了。接着又放了手摇花、花篮、降落伞……

元宵节的作文900字 篇2

  每年农历的正月十五日,春节刚过,迎来的就是中国的传统节日--元宵。

  正月是农历的元月,古人称夜为“宵”,所以称正月十五为元宵。正月十五日是一年中第一个月圆之夜,也是一元复始,大地回春的夜晚,人们对此加以庆祝,也是庆贺新春的延续。元宵又称为“上元节”。

  按中国民间的传统,在这天上皓月高悬的夜晚,人们要点起彩灯万盏,以示庆贺。出门赏月、燃灯放焰、喜猜灯谜、共吃元宵,合家团聚、同庆佳节,其乐融融。

  元宵也称灯节,元宵燃灯的风俗起自汉朝,到了唐代,赏灯活动更加兴盛,皇宫里、街道上处处挂灯,还要建立高大的灯轮、灯楼和灯树,唐朝大诗人卢照邻曾在《十五夜观灯》中这样描述元宵燃灯的盛况“接汉疑星落,依楼似月悬。”

  宋代更重视元宵,赏灯活动更加热闹,赏灯活动要进行5天,灯的样式也更丰富。明代要连续赏灯10天,这是中国最长的灯节了。清代赏灯活动虽然只有3天,但是赏灯活动规模很大,盛况空前,除燃灯之外,还放烟花助兴。

  “猜灯谜”又叫“打灯谜”,是元宵后增的一项活动,出现在宋朝。南宋时,首都临安每逢元宵时制迷,猜谜的人众多。开始时是好事者把谜语写在纸条上,贴在五光十色的彩灯上供人猜。因为谜语能启迪智慧又饶有兴趣,所以流传过程中深受社会各阶层的欢迎。

  民间过元宵吃元宵的习俗。元宵由糯米制成,或实心,或带馅。馅有豆沙、白糖、山楂、各类果料等,食用时煮、煎、蒸、炸皆可。起初,人们把这种食物叫“浮圆子”,后来又叫“汤团”或“汤圆”,这些名称“团圆”字音相近,取团圆之意,象征全家人团团圆圆,和睦幸福,人们也以此怀念离别的亲人,寄托了对未来生活的美好愿望。

  今年我也不例外,中午吃了一餐香喷喷的牛排之后,晚上就到姑奶奶家吃了汤圆,有黑芝麻馅的、豆沙馅的、果仁馅的,令我眼花缭乱,我随便夹起了一个,一嚼,啊!满口的豆沙香飘了出来,发出迷人的香味,我情不自禁的夹起一个又一个,吃得我满嘴飘香。

  晚饭后,我们和姑奶奶一家一起去南湖广场看焰火,一路上,人山人海、热闹非凡,很多警察叔叔在维持秩序,公路上连汽车都没有,人们把公路当成了人行道,人群缓缓的流向南湖广场。当我们走近广场,哇!那里已经是人头攒动,看样子我们只能挤进去了。八点钟一到,开始放焰火了,一颗颗礼花腾空而起,在黑色的夜空中爆开,有的像有节奏飞舞的流星,有的如闪闪发光的金环,有的像绽放着菊花,有的还像满天的繁星……刹那间,又一声巨响,一个礼花在天空中爆开,发出耀眼的彩光,在场的人们随着礼花的绽放而轰动,夜空被装扮得五光十色、色彩斑斓,广场上沸腾了……

  今年的元宵真的让人难忘!

元宵节的作文900字 篇3

  盼星星盼月亮,终于盼来了南靖人民一年一度的元宵焰火晚会。我们来到中山桥,只见那里人山人海,热闹非凡,人们三个一群,两个一伙地等待着焰火晚会的开始,有的小朋友手里还提着花灯。

  到了八点整,"嗖嗖嗖……"烟火喷上大堤,让大堤上显示出了"东南海渡假村"六个大字。"啪"的一声,一个火点如同离弦的箭一般飞上天空,绽开了灿烂的笑容。好漂亮,多像小天使头上的光环啊!又是"啪啪啪"的几声,烟花接连不断地奔上天空:有的烟花起初里面是黄色,到最后却变成紫色了;有的喷上天空,绽开了银白色的花朵,箭雨冲天,随后像流星似的落到了人群和屋檐上;有的烟花如同蜜蜂出巢,四面纷飞……

  夜空中,百"花"争艳,争奇斗艳的火树银花像一个个调色盘,把漆黑的夜空描绘成一幅色彩缤纷的元宵喜乐画。你瞧,那烟花:红的如火,黄的如金,绿的如草,白的如银,紫的如茄……人群立刻沸腾起来,以往只能在电视里看到的"火树银花不夜天"的壮丽景象,今天在这里让观看的男女老少大开眼界,大家情不自禁地欢呼喝彩起来。

  水上芭蕾,犹如一群穿着金色长裙的仙女在荆江河上翩翩起舞。水上芙蓉更是让人拍手叫绝,犹如小星星的火花向四面喷射,时而高时而低。河边又出现的一只正在展翅开屏的孔雀,你瞧它的羽毛,这变是紫色,那边却变成了柠檬黄,我心里暗暗想:"这……孔雀……挺臭美的嘛!"人们看得眼花缭乱,目不暇接。有的把嘴巴张得大大的,有的眼睛瞪得像铜铃,有的指指点点赞不绝口。

  "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只见大堤上又一次呈现出一幅令人击节赞美的图画--一排烟火像瀑布似的从天而降,"哗哗哗"那响声也如瀑布一般。忽然,我眼前一亮,我看见几个叔叔拿着手机和照相机正拍照。我一拍脑门,小声嘀咕着:"哎呀,瞧我这记性,出门时干吗那么急,把照相机都搁在家里。"

  最后,"啪"的一声巨响,这声音如同山崩地裂,好像大地都要被震得颤动起来似的。伴随着巨响,好像有什么亮点从天而降。我仔细一瞧,原来是一盏盏红灯笼如仙女散花,播满夜空,悠然下降。"红灯照,照出了全家福。红烛摇,摇来了好消息……"不错,这五彩缤纷的烟花不正象征着南靖人民的生活正蓬勃向上吗?

  今夜多么的迷人啊!绚丽的烟花、火红的灯笼,林立的楼房、如潮的人流,把节日里的南靖装点得分外妖娆,更充分展现了南靖人民心中丰收的喜悦和美好的祝愿。

元宵节的作文900字 篇4

  春节的味道还意犹未尽,新年的鞭炮硝烟尚未散尽,元宵节便宛如俏丽娉婷的村妇,满面春风地款款走来。

  在家乡人眼里,乡村最美不过元宵节,大年是春节的序幕,元宵节才是春节高潮,就像压轴戏放在最后演一样。乡村小镇元宵节虽没有县城阵容庞大,但也别具一格,融合了灿烂而悠久的乡土文化精髓,踩高跷,舞狮子,耍龙灯,划旱船,顶花桥,传递着一种古老而传统佳节的韵味。

  在我的记忆中,演出者都是村里爱好文艺的'叔叔伯伯婶婶们组成的,每天酒足饭饱之后,踱到村委大院里,边胡吹海聊边舞动起来。表演大都以戏剧化装人物出现,演出的故事情节均源于当地民间传说和历史典故,整个表演既惊险刺激,又诙谐逗趣。于是震耳的锣鼓声,鞭炮声,人们的笑声汇聚在一起,把整个村子渲染得既喜庆又详和。因好的文艺节目还要到镇上去汇演,各村的叔叔伯伯婶婶们都暗地使劲儿,整个村庄都会因为元宵节的即将来临而沸腾。

  到了元宵节这一天,大家伙儿倾门阖户,扶老携幼,穿红挂绿,欢天喜地到镇上看演出,里三层外三层围个水泄不通,有镇上组织的,也有来自各村庄的,从清晨一直耍到深夜。踩高跷的踏着高低不平的街道路面,摇晃舞步,动作惊险,围观的人群中不时发出一阵阵惊呼声。舞狮子的从街一头舞到街另一头,活灵活现,锣鼓喧天。尤其是划旱船最有情趣,漂亮的船姑娘坐在船舱,恰似一朵流动的花儿在小镇上飘荡,船儿搁浅了,老艄公用桨撬、肩扛、手抬,动作诙谐夸张、惟妙惟肖,引起阵阵喝彩声。元宵节时就连平时不怎么出门的老头老太太也要在儿孙搀扶下颤微微地出门观看。此时劳碌了一年的乡亲们身体放肆地扭一扭,憋屈了一年的嗓子吼一吼,喊出一年的舒心如意。因元宵节是乡村的狂欢节,于是,嘻闹声、欢笑声、锣鼓声,声声交织在一起,汇成乡村元宵夜晚的交响曲,回旋地飘荡在上空。

  元宵节吃元宵,也是乡村一道靓丽风景。乡下各家各户的主妇们都善做饮食,元宵做得最拿手,用家乡的山楂、芝麻、核桃仁、枣泥为主,加上白糖,用糯米粉包成圆形,可荤可素,风味各异,吃起来齿颊留香。不知是哪家最先点燃了元宵夜,噼里啪啦地鞭炮声引爆了整个乡村,不绝于耳的炮竹声此起彼伏,飘荡夜空,打破了乡间的宁静,一道道光束银花划破夜色,形成一支震耳欲聋的交响曲。吃罢元宵节的汤圆,小孩子们提着各式各样的灯笼吆喝着同伴满街巷里钻出钻进。大人们乘兴走出家门,聚在一起闲聊,或去小镇上看看文艺演出。家家户户门口挂着的红红灯笼摇曳在夜风中忽明忽暗,每一盏灯有每一盏灯的心思,是乡亲们在里面点燃的对这新的一年的盼望与祝福。

  年年岁岁过元宵,岁岁年年俗不同。如今,每到元宵佳节,乡村里各家各户门头上悬挂红灯笼的风俗早已湮没无闻。而是夜幕降临,家家户户吃完元宵,打点行囊,辞别家乡,出门打工或准备春耕。元宵节在庄稼人心中渐渐淡化而去,原本村庄元宵节的热闹,只能在梦里久久地回味了。

元宵节的作文900字 篇5

  “正月十五闹元宵”,每年春节过后的农历正月十五是我国的传统元宵佳节,又叫“灯节”和“上元节”,是中国自古以来就在民间流传的另一个已有20xx多年历史的传统佳节。

  传统元宵佳节起源于西汉王朝。相传汉惠帝死后飞扬跋扈的吕后篡权,任用了大量吕氏亲信,宦官当权。吕后死后,公元前179年,汉文帝在老忠臣协助下登基,博采众议,在正月十五这天,一举扫除了诸吕残余势力。因古代“夜”与“宵”同义。正月又叫“元月”,为了纪念正月十五这一天,汉文帝就将此日定为“传统元宵佳节”。从此,经隋至唐,到唐玄宗李隆基时,为显示大唐兴盛,国泰民安,逐沿用旧俗,每到“传统元宵佳节”这天,张灯结彩,欢庆狂欢,“一曲笙歌春如海,千门灯火夜似昼”,使这一节日更加兴盛。

  节日期间,灯月交辉,游人如织,正如唐代诗人张说所描绘的:“花萼楼前雨露新,长安城里太平人。龙衔火树千灯焰,鸡踏莲花万岁春”。李商隐的诗曰:“月色灯光满帝城,香车宝辇溢通衢”,描绘了当时观灯时车水马龙的宏大场面。流传到宋代,在元宵之夜悬灯欢乐的范围更加盛况空前,花灯的装饰造型也更精美,灯节带给人们更多欢乐,更多光明。诗人苏东坡有诗云:“灯光家之有,笙歌处之楼”;大词人辛弃疾也曾有著名词作:“东风夜放花千树,更吹落,星如雨。宝马雕车香满路。风箫声动,玉壶光转,一夜鱼龙舞。”这些诗词描绘了当时元宵佳节满城花灯齐放,通宵达旦,歌舞笙乐的壮观场面。到了清代,据《京都风俗志》记载:清代太平年间每年传统元宵佳节都是:“通街委巷,灯光星布珠悬,皎如白昼”,“王孙贵客、士女儿童,倾城出游,谓之逛灯”,由此可见传统元宵佳节观灯的热闹场面。

  到近代,这一习俗代代流传,至今仍经久不衰。老百姓家家户户都在门前和屋内悬挂彩灯、大红灯笼,全家团圆,围坐一起,观花赏灯吃元宵,象征着“团圆美满,丰收和睦”,同时这一天还标志着是春节欢乐的最后一幕,热热闹闹过完了“传统元宵佳节”,才算是真正过完了春节。

  宋代诗人欧阳修诗曰:“去年元宵时,花市灯如昼。月上柳梢头,人约黄昏后。”说明在这灯好月明人团圆的喜庆佳节里,亲朋好友相约团聚,早已是民间庆春节的重要习俗。如果在团聚时捧去一把鲜花,携带上一个花篮,让美丽娇艳的鲜花送来一个吉祥幸福的欢乐好运,会给朋友相聚增添无比欢乐的心情,这时应该选用寓意团团美美、如意祥瑞的花材,如火红的火鹤花、满枝悬挂形似红爆竹的炮仗花、鲜艳的孔雀草、象征明媚春天光明的银芽柳、闪烁洁白繁星的满天星等,都会展现出一片祥和安乐的氛围,为亲朋好友送去一年吉祥幸福的祝愿。

元宵节的作文900字 篇6

  今年寒假的一个下午,我们盛家社区又要举行一年一次的庆元宵猜灯谜活动。我一听到这个消息,兴奋得一蹦三尺高,拉起妈妈连忙朝社区的活动场地奔赴而去。

  社区的活动场地上早已热闹非凡,人头攒动。瞧,到处挂满了各式各样的灯笼和密密麻麻的灯谜纸条。年老的,年少的,喧哗一片,济济一堂,好像是在逛集市。

  猜灯谜可是我的拿手绝活,我早已迫不及待地跃跃欲试了。如果猜中了还可以换取奖品呢!我今天可是有备而来的呢!首先映入我眼帘的是这样一个谜面,“像马不是马,如果要成药,要得海里抓。”(打一动物)我稍加思索后就想到了“海马”这个谜底。于是,妈妈马上来到服务台,顺利换到了一份奖品。我信心倍增,接二连三地

  又猜中了三个谜语,随之,我们得到的奖品也越来越多,可把周围的爷爷奶奶们羡慕坏了。

  正当我乐得不可开交的时候,我发现我的身旁有位头发苍白的老奶奶,正在拽着一条谜面而冥思苦想,看着老奶奶两手空空又愁眉苦脸的样子,我心想:一定是老奶奶猜不出了吧!

  我转身问她:“奶奶,让我来看看,我知道的话就告诉你答案。”老奶奶一听,可开心了,连声说“谢谢”。这个谜语的谜面这样写道,“驼背公公,力大无穷,爱驼什么?车水马龙。”(打一物)这个谜语还真是有点难,我绞尽脑汁,想了好一会儿,在妈妈的启发下,我终于想到“桥”这个谜底。老奶奶根据我提供的答案,也欢欢喜喜地领到了奖品(一块肥皂),她还一个劲儿地感谢我,站在那里还夸我即聪明又心地善良,说得我羞红了脸。

  参加猜灯谜活动,是我在今年寒假里经历的一件既快乐又有意义的事情。我之所以快乐,不单是因为我用自己的智慧和努力换来的奖品,更重要的是让我明白助人为乐更快乐。

  元宵节 逛灯会,猜灯谜是我国独有的富有民族风格的一种娱乐方式。昨天就是元宵节,晚上6:30,牛通社组织部分小记者去工人文化宫看花灯,猜灯谜。

  一到工人文化宫,首先映入眼帘的就是五颜六色,形状各异的花灯了。其中就有我们牛通社小记者们亲手制作的低碳花灯和有趣灯谜。这些花灯有玉兔灯,吉祥灯,福字灯,剪纸灯,应有尽有,虽然说不上巧夺天工,却也是栩栩如生,惟妙惟肖,凝聚着牛通社小记者们的心血,传递着小记者们的祝福。我还看到了童涵初哥哥制作的花灯,别看他人胖乎乎的,这双手却也是十分灵巧,做出来的花灯也是别有风味,让我们很惊讶。

  我们还猜了灯谜。这些灯谜汇集了各方面的知识,还真有点难呢。大人们孩子们齐心协力,有的在独自思考,有的在背诵唐诗,有的发短信询问,有的上网查询,恨不得十八般武艺都使出来,这时候用一句话来形容,那可真是:书到用时方恨少啊!经过努力,我们终于猜出了一个又一个灯谜,盖到了一些图章,大家看着这些来之不易的图章,高兴极了。

  活动结束了,抬头望天空,一轮圆月若隐若现,大人们忍不住拿起相机按下快门,留下精彩画面。元宵之夜,快乐无比。

元宵节的作文900字 篇7

  每年农历的正月十五日,春节刚过,迎来的就是中国的传统节日--元宵节。

  正月是农历的元月,古人称夜为宵,所以称正月十五为元宵节。正月十五日是一年中第一个月圆之夜,也是一元复始,大地回春的夜晚,人们对此加以庆祝,也是庆贺新春的延续。元宵节又称为上元节。

  按中国民间的传统,在这天上皓月高悬的夜晚,人们要点起彩灯万盏,以示庆贺。出门赏月、燃灯放焰、喜猜灯谜、共吃元宵,合家团聚、同庆佳节,其乐融融。

  元宵节也称灯节,元宵燃灯的风俗起自汉朝,到了唐代,赏灯活动更加兴盛,皇宫里、街道上处处挂灯,还要建立高大的灯轮、灯楼和灯树,唐朝大诗人卢照邻曾在《十五夜观灯》中这样描述元宵节燃灯的盛况接汉疑星落,依楼似月悬。

  宋代更重视元宵节,赏灯活动更加热闹,赏灯活动要进行5天,灯的样式也更丰富。明代要连续赏灯10天,这是中国最长的灯节了。清代赏灯活动虽然只有3天,但是赏灯活动规模很大,盛况空前,除燃灯之外,还放烟花助兴。

  猜灯谜又叫打灯谜,是元宵节后增的一项活动,出现在宋朝。南宋时,首都临安每逢元宵节时制迷,猜谜的人众多。开始时是好事者把谜语写在纸条上,贴在五光十色的彩灯上供人猜。因为谜语能启迪智慧又饶有兴趣,所以流传过程中深受社会各阶层的欢迎。

  民间过元宵节吃元宵的习俗。元宵由糯米制成,或实心,或带馅。馅有豆沙、白糖、山楂、各类果料等,食用时煮、煎、蒸、炸皆可。起初,人们把这种食物叫浮圆子,后来又叫汤团或汤圆,这些名称团圆字音相近,取团圆之意,象征全家人团团圆圆,和睦幸福,人们也以此怀念离别的亲人,寄托了对未来生活的美好愿望。

  今年我也不例外,中午吃了一餐香喷喷的牛排之后,晚上就到姑奶奶家吃了汤圆,有黑芝麻馅的、豆沙馅的、果仁馅的,令我眼花缭乱,我随便夹起了一个,一嚼,啊!满口的豆沙香飘了出来,发出迷人的香味,我情不自禁的夹起一个又一个,吃得我满嘴飘香。

  晚饭后,我们和姑奶奶一家一起去南湖广场看焰火,一路上,人山人海、热闹非凡,很多警察叔叔在维持秩序,公路上连汽车都没有,人们把公路当成了人行道,人群缓缓的流向南湖广场。当我们走近广场,哇!那里已经是人头攒动,看样子我们只能挤进去了。八点钟一到,开始放焰火了,一颗颗礼花腾空而起,在黑色的夜空中爆开,有的像有节奏飞舞的流星,有的如闪闪发光的金环,有的像绽放着菊花,有的还像满天的繁星……刹那间,又一声巨响,一个礼花在天空中爆开,发出耀眼的彩光,在场的人们随着礼花的绽放而轰动,夜空被装扮得五光十色、色彩斑斓,广场上沸腾了……

  今年的元宵节真的让人难忘!

元宵节的作文900字 篇8

  今年元宵节,吃过晚饭,我们就去看花灯、焰火了。虽然七点刚过,但是我们就来到新市区看花灯,这里人山人海,花灯会种类繁多,设计新奇,造型各异。市政府前的整个街道火树银花,璀璨夺目,吸引了成千上万的人们前来观赏。有做生意的人早早来到摆好摊位,有的坐车从几十里路的农村赶来,还有的小孩骑在他爸爸脖子上。手拿着糖葫芦边吃边看,八点多钟,在市委大楼旁边一朵朵绽放的礼花腾空而起。哇,好美的夜空呀,只见深蓝色的天空布满了五彩斑斓的礼花,开放的礼花如一个个彩球。似一朵朵雪花,像一颗颗拖着彩带的流星,把漆黑的夜空照的如同白昼一样,把元宵之夜变得无比美丽,我简直被迷住了。一颗颗五彩的礼花腾空而起,礼花炸开以后,一朵朵纸花飘落下来,甚至有的纸花还带着一颗颗亮闪闪的东西,真像一颗颗彩色的流星;有的礼花炸开以后是双层的,接着变成动物形状了;有的炸开以后就像下起了流星雨,刷刷地往下落;还有的如同一道道彩色的金环,把天空变得光彩夺目,整个市区都沸了……五彩的花灯被高高的挂在了半空中,闪着耀眼的光芒。美丽的花灯给这里增加了秀丽的色彩。这些造花灯的人手还真巧,什么羊形、龙形,拖拉机耕田形的……都能造出来,真了不起。

  听妈妈讲,传说在很久以前,世上风调雨顺、五谷丰登,老百姓丰衣足食、安居乐业。突然灾难降临、城内洪水泛滥,城外田地干旱,原来是王母娘娘请玉帝去赴宴,玉帝喝酒喝得酩酊大醉。宴会后余地回宫办事,于是把雨簿写错了,本应是城外雨五分,城内雨三分,玉帝给写反了。青龙得知原因,便偷偷地里溜到天宫,改了雨簿,这样世上又慢慢恢复了本来面目。玉帝酒醒后,也发现写错了雨簿,但本想改正,又怕重臣说自己做事不慎重,只好将错就错。后来玉帝发现自己的雨簿被改过,不由心中大怒,派丞相来到人间杀了青龙,丞相照做了。青龙被丞相杀了后,变成一只神鸟,在玉帝殿外喊冤,玉帝心中感到惭愧,便下书要黄帝向百姓传令,要纪念为民除害的青龙。每年春节,人们都要敲锣打鼓,耍龙舞狮几年青龙,庆祝元宵节。

  元宵节的习俗是吃汤圆,让每家团团圆圆,所以今晚妈妈“权力下放”,把煮汤圆的重要任务交给我来执行。我把它看成一件十分重大的任务,生怕煮破了,所以心里好像揣着一只小兔子“怦怦”直跳。我利用以前看妈妈煮汤圆的经验,先把水烧开,把汤圆小心翼翼地放进去。我焦急地等待着,等待着……。白白胖胖的汤圆浮出水面,看着它们一个个膨胀,我兴高采烈地喊道:“汤圆要出锅了。”我高兴得不得了。

  时间不知不觉已过去了1个多小时,但我们一点也没觉得累。

元宵节的作文900字 篇9

  今天是正月十五元宵节,我是一条调皮又讨人喜欢的龙。听说今年的灯展好看多了,所以我也来凑凑热闹,我就化身成为了一名老百姓。我到了中山公园一看,哇!好多人啊!人山人海的,还没有站稳脚跟就被潮水似的人流挤到了中间。

  这时,我看到了好多盏花灯比如有:跟我并肩同行的 “飞天神六”,它是我的好朋友,曾经在天空认识的。它呀,据我了解,它长6米、宽5米、高8米。随着灯光闪耀,音乐也响起来,让你脑海中重新闪现神六升天的画面。还有今年的特色“ 金狗迎春”:长的活灵活现的,它好象再说,大家狗年旺旺,怎能少了我这只吉祥的小狗狗呢?它长6米、宽6米、高6米。还身着传统服装的,神情各异、姿态各异,带着满身福气喜气正向大家拜年贺喜呢。我接着走下去,看见 “群狮戏球”:眼睛扑闪、高大威猛、憨态可掬的狮子们,它们互相追逐着火球,一不留神儿却咬到了尾巴。长8米、宽6米、高6米。听了一个年轻小伙子说,灯组运用特殊工艺制作,以精美的竹编群狮造型,匠心独具的彩灯装饰,完美地将两种绝艺组合。舞动的旋律”:长60米,高3米。水中的鲤鱼也禁不起元宵的热闹气氛,奋力跃到了草地上,巴眨眼睛看着岸上、水上的热闹,没想到自己却掉进人们的眼里、镜头里。整体内透光的鲤鱼跃龙门,却跃出舞动的旋律。“京剧脸谱”:长8米,宽4米,高7米。生末净旦丑,又唱起了哪出戏?强烈的色彩,夸张的造型,丰富的内涵,表现出京剧艺术的独特魅力。 “奥运之光”:直径6米、高8米。嗨!是福娃!顽皮、机灵的福娃跳到了水面上,欢歌载舞。该灯组以古希腊建筑元素和奥运体育人物、符号等有机组合。“昆虫世界”:占地150平方米。蜜蜂、蝴蝶、小蚂蚱……等等,那些昆虫调皮却有些害羞的小昆虫们,在奇花异草间玩起“捉迷藏”。蝴蝶翩翩、蜜蜂嗡嗡的交错流莹,我想童话世界也不过如此。看了这些灯展,我仿佛置身童话的世界里.还看着神六升空呢!

  最后还有我的同伴巨龙,我上前用龙语问它:“兄弟,你好呀,竟然可以在这里给每个人当拍照形象啊。”他唉声叹气的说:“诶,好是好可是我以后将一直呆在这里,真无聊啊。”“是呀是呀,这个倒挺麻烦的呀,时间也不早拉我要走拉,你放心我也会经常来看它的。再见。”“再见。”

  我们帅龙形象,好象已经都印到了每个人的心里。我的同伴位于中山公园的中心位置,长30米、高6米、直径2.8米,由近3万盆菊花构成在灯光映衬下熠熠生辉,这是今年元宵灯展最大的一个灯组,因为我是大家心目中的“偶像”,所以格外引人注目。据我所知,我这个同伴是为了纪念厦门首批全国文明城市而特地制作的,今后它可能将永久放置在中山公园内。

  时间也不早拉,我也要会龙宫拉,否则爸爸妈妈会责怪我的,我很期待下一次的元宵灯展,我一定还会在来看的,一定还回再来看我那位同伴的!

版权声明

本站文章收集于互联网,仅代表原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文章仅供学习观摩,请勿用于任何商业用途。
如有侵权请联系邮箱tuxing@rediffmail.com,我们将及时处理。本文地址:https://www.wuliandi.com/zuowen/zszw/jiubaizizuowen/202205/2917409.html

中学网 - 让教育更简单

https://www.wuliandi.com/

蜀ICP备19007375号

Powered By 中学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