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作文 > 字数作文 > 九百字作文

春节的作文900字

admin 九百字作文 2016-05-25 08:18:00

  在我们平凡的日常里,大家总少不了接触作文吧,作文是通过文字来表达一个主题意义的记叙方法。你知道作文怎样写才规范吗?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的春节的作文900字6篇,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春节的作文900字 篇1

  “我赢了!”,我端着那只空荡荡的碗,自豪地向爸爸宣布。

  我想我永远不会忘了这个镜头。

  我是一个挑食的人,面对春节时的那些大鱼大肉,我会先仔细地扫视一番,然后无奈地摇摇头,避而远之顺便带几桶方便面。

  让王耕耘吃饭,无疑成了我大姑小姨二舅等人20xx年最具挑战性的事,甚至有人感慨:“怎么比国宝还难养?”

  其实我自认为我很容易养,一碗红绕牛肉,一碗香辣牛肉,一碗香菇炖鸡,一碗浓汤大骨就行了,当然,还得再来点开水。

  到姥姥家,姥姥姥爷用卤猪耳朵、山药焖鸡、韭菜炒千张和酱牛肉来挑战我的味蕾,不得不说他们真的努力了,但很可惜,作为一个专业的挑食人士,我还是对这一桌子菜判了死刑;奶奶家也精心准备了白菜萝卜炖肉、卤鸡爪、毛豆炒火腿、猪舌头等,想对我进行一番狂轰滥炸,可惜,他们还是失败了。在奶奶姥姥她们焦头烂额的同时,也有几起成功的例子,大舅用鸡翅得到我的肯定,二舅用猪肝赢得我的称赞。

  有次爸爸突然对我说:“你不是一直想换台电脑吗?只要你吃碗鱼,我就给你换!”说实话,我几年前就看家里那台电脑不顺眼了,它的配置在如今这信息电子科技智能时代早已落后十万八千里了。我一直要求换台新电脑,可爸爸却有一套完美的理由:“首先,我不经常用电脑;其次,你妈不怎么用电脑;最后,你用电脑也只是为了玩游戏,既然如此,我为什么要换?”这次他居然主动提出来!机会啊!可是他也太狠了,居然让我吃鱼!熟悉我的知道咱耕哥有两大不吃,不吃蛋、不吃鱼。鱼啊,诸位,它们自以为优美地扭动它们的身躯,却散发出令人恶心作呕的腥味,最不能让我忍受的是,它们可以为了一点食物而毫不顾虑地扑上去和同伴接吻。可是我的确不想用那台老电脑了。在一番激烈的思想斗争中,我决定了!

  “好,成交!”

  第二天中午,他们便弄来一盘酸菜鱼,给我盛了满当当的一碗。我双目紧锁,眉头紧皱,像是即将上前线的战士。我不断地给自己心理暗示,告诉自己在面前的不是鱼,而是肯德基的香辣鸡翅,不喜欢吃鱼只是自己的心理作用。好吧,没有什么是我做不到的。

  我缓慢而哆嗦举起筷子,将米粒般的鱼肉夹到眼皮子底下,一屏气,一咬牙,一切齿,一闭眼,我拼了命般将鱼肉送到嘴里吞下去,在入喉的那一霎那我甚至想到了“遗言”二字。

  我就以这样的过程,艰难痛苦地撑下去,一个半小时过去,我豁尽全身力气,将最后一口鱼吞咽下去,然后一把夺过爸爸的酒杯,将里面的啤酒一饮而尽。

  哈哈!我吃完了!我胜利了!哦耶!

  我兴奋地举起碗向爸爸示意。这个瞬间将我成为我记忆星空中永恒的璀璨,因为这也算是我第一次挑战自己的极限。

春节的作文900字 篇2

  俗话说:“百里不同风,千里不同俗。”是呀,按照山城的老规矩,新年差不多在冬至就开始了。一过冬至,人们就开始杀年猪,灌腊肠,熏腊肉,准备各种年货,一直到腊月底。

  腊月二十三是传统的小年,人们在小年这一天要送灶神。大人们早早地买好糖,天一擦黑,人们就会把灶台打扫的一尘不染,把锅洗的闪闪发光,将锅里的水擦干,再在锅里点燃一盏油灯,并在灶台上点燃蜡烛、香,把糖果放在灶台上,然后烧纸钱、放鞭炮,把辛苦了一年的灶神送上天去过年、游玩。在腊月三十这天,再把灶神接回来。听大人们说,谁家要是这天不送灶神,否则来年你家的饭都煮不熟。

  过了小年大家更忙了,忙着买年货,忙着大扫除,忙着叫亲朋好友们吃团年饭,今天吃这家,明天吃那家。

  到了除夕更热闹。家家户户门外都贴上了红红的对联,屋内贴上了各色的年画。家家都在赶做年菜,到处弥漫着酒肉的香味。一大桌丰盛的菜品真是色香味俱全,鸡、鸭、鱼肉、红枣糯米饭必不可少。鸡表示来年大吉(鸡)大利,鱼表示来年年年有余,红枣糯米饭表示子孙满堂。在我们重庆,过年烫火锅也是必不可少的。在滚滚的火锅里,红的是辣椒,麻的是花椒,香的是香油,真是又麻又辣又香。麻得你舌头打颤,浑身舒畅;辣得你涕泪交流,满头大汗;香得你频频回味,经久难忘。用“麻、辣、烫、鲜、香、嫩、脆”来点出我们重庆火锅的妙处,真是概括绝了。一大家子围着红红火火的火锅,有说有笑,边吃边贺。吃完团圆饭,一家人围坐在一起,享受天伦之乐。通常是一边打牌聊天,一边看中央电视台的新年联欢晚会,等待新年钟声的敲响。到了夜晚,更是灯火通宵,各种照明灯、彩灯、灯笼,真是金碧辉煌。新年钟声一敲响,鞭炮声此起彼伏,日夜不绝。院子里,孩子们拿出准备好的花炮,什么飞龙在天呀,直冲云霄呀,长挥金鞭呀……真是五光十色。只听“嘭、嘭、嘭”一朵朵烟花在天空中竞相开放,真是五彩斑斓,笑声、鞭炮声、欢呼声、尖叫声,不绝于耳。

  过了除夕就是年。大人、小孩儿们都兴奋得睡不着觉,天不见亮就起了床。孩子们穿上新衣,给长辈们拜年讨红包。个个口袋里撑得鼓鼓囊囊的,脸上都笑开了花。大人们就起来忙着包汤圆,煮汤圆。吃完汤圆,大家相约来到街上看热闹。街上耍龙的,耍猴儿戏的,抬花轿的,扭秧歌的,卖玩具的,到处是谈笑声,到处是吆喝声,好不热闹。大年初一家里不能扫地和倒垃圾,据说这样做会扫走家里的财气。还不能睡午觉,如果有人睡了午觉,人们就称为“霉睡”,就是一年倒霉的意思。当然,这一天,大人小孩都必须说吉利话,不能说丧气话,预示来年大吉大利。

  正月初二,人们就开始走亲戚拜年了,当地人称为“走人户”,也称吃“转转饭”,就是到亲戚之间轮流吃饭,一家负责一天的饭菜。通常吃了饭后打牌,大家一边打牌,一边聊天,差不多要到正月十五才结束。

  正月十五就是元宵。到处张灯结彩。人们在这一天要包汤圆、猜灯谜、逛庙会,热闹极了。我们当地还有一习俗,十五这天要“偷青”,就是正大光明地去别人家的菜地菜青菜,预示来年清清静静。

  元宵节一过,也就意味着新年结束了,一切又回到了正轨,人们又开始新的一年的工作和学习。

春节的作文900字 篇3

  今年冬天奇冷,风雪雾霾接连不断,难得有两天阳光,也是清冷冷的没什么温度。我一直不愿意出门,但大年初一,还是很雀跃地跟着父亲去拜年。

  老家是农村,虽然最近也盖了几栋楼房,有两个车站边上的小区,但原来的屋子与生活都没人去碰,我还能从完全不同的冬日看到原来模糊的初夏。像大多数农村一样,这里被大大小小的院落挤成了半棋盘式的样子,歪歪斜斜的胡同,通向一个转角或下一个胡同,有可能在尽头被某家人的大红铁门与福字阻断,也有可能在半路忽然断开一个小口,通往一段相似却完全不同的旅程。

  淡红色的砖因为时日太久而渐渐变黑发青,大多脏兮兮地沾着泥土,有几块低矮的上面,可以看到小孩子的刻字。有些看上去很整齐,有些却显得凹凸不平,甚至有倒塌破损的痕迹,还有的被修复后再次被侵蚀,两种不同颜色的旧砖石被日渐模糊的纹路分开,像一道渐渐淡去的伤口。

  艳红色的纸被粘在门框上,在风中哗啦哗啦响得脆薄,新年与这纸一样,仿佛浮在这乡村布满皱纹的脸上。

  小时候,就在这一个转角,忽然窜出来一条大狗,乌亮眼睛,乌亮皮毛,狂叫着向我们扑来,一群人轰然四散,我也撒丫子猛跑,在弥漫着尘土与折断草茎的胡同里,跑得满头大汗。一溜烟儿回到小院,边喘粗气边去里屋冰箱里拿冰糕吃。其实村里连刚会跑的小孩子都知道怎样对付房前屋后无处不在的大小土狗,“不要慌,捡石子”等嘱咐更是听了半条街,可惜当时没有几个孩子有胆量对自家以外的狗还能如此淡定,尤其是我,直到现在见了狗还是狼狈地溜走。

  这些七拐八拐却四通八达的胡同,是当初我逃跑的最好屏障,不仅是躲狗,也躲被我们偷了枣或者捅漏了纱窗的人。

  只不过当初涨红了脸叉着腰大骂“小兔崽子”的干练媳妇,现在脸上长了皱纹,人也和气了,给她家老人拜年时,还很热情的给我们端茶,说我从小就听话。

  当年三五一群坐在石阶上的姨奶舅奶们,与院子的墙垛一起佝偻下去,够不着我的头了,原来纳凉的地方,新开了一家剃头店,没看见有人,收音机却开到最大,河北梆子,半条街都听到响。

  我忘记了大多数人的名字,可他们还是很亲切地记着叫我的小名。只是一年一年过来,拜年的时间越来越短,不是我们仓促,是能拜年的人家越来越少了。当年的大多数人,以缓慢却残忍的速度逝去,这样的每次拜年都像一个总结——一段时间后,我们与时间的争夺战中,又输了多少。长此以往,这份苍凉的风景,将会彻底消失。

  但只要还有一个人在,我们就会回来,那些被时光遗弃了的人们,不能也被我们遗弃。

  离开时,坐进车子,感觉血脉中属于这里的特殊尘埃慢慢的再次沉寂。车窗外面,大片大片的田野,间隔在水塘与农舍之间。雪已不见,庄稼收获后,剩余的秸秆混在半人高的枯枝衰草里,本应是萧条景色,却因了这冬日难得的热烈阳光,散发出一种成熟而干松的气息。乡村路旁的行道树,也带有乡下的野性的茂盛,在阳光照耀下,枝干中最密的一簇都变成了带些橘色的金黄。这时再看那本不起眼的田间农舍,也隐去了简陋,陷在一片宁和中,像油画,也像童话。

春节的作文900字 篇4

  最让我难以忘怀的春节,是高一时在外公家里过的。

  对于好奇心极强的我来说,到外公家过春节,可以说是我期待已久的了。我心里早早地便憧憬起乡村的春节是个怎样的模样来。

  尽管如此,乡村的春节还是让我感到十分的新奇。且不说置办年货时的人潮涌动,且不说糖瓜祭灶时的炊烟缭绕,更不说熬粥烙饼时的香气四溢,单说年三十贴那火红的平安符就极为有趣。小表弟小猴子般窜上窜下,凭借娴熟的“壁虎神功”,将平安符贴到了窗户高处,就连鸡栏以及土胚砌成的猪圈、羊圈也都贴上了金光闪闪的大字——六畜兴旺。我也兴致大发,抹了一手糨糊,想将“出门见喜”贴到院门外的'梧桐树上,可由于手上黏,刚贴上的平安符就又被手粘下来,好一会儿也贴不住,舅妈见我狼狈的样子哈哈大笑,过来帮助才算完成了任务。一会儿,我又瞄上了那已被剪成两半的特大平安符,这该怎么贴呢?还是舅舅有办法。哦,原来是两扇大门一边一半,中间一合便是完整的“平安”二字。贴在小院各处的平安符像是缀在白绢上的红花,显得格外耀眼,就连雪花贴近它时仿佛也会被鄢抹热烈的红融化掉。“千门万户瞳瞳日,总把新桃换旧符。”不正是它的真实写照么?

  白天忙乎了一天,眼见天色暗了下来,也到了吃年夜晚饭的时间。饺子下锅了,外公一大家子其乐融融墟地围坐在了一起。跟我平日里的餐桌上色、香、味俱全的精制美食不同,这里摆上饭桌的是翻腾着热气的猪肘子,孩子们一哄而上,展开了激烈的争夺战,不一会儿猪肘子便被瓜分干净,我打量着埋头苦吃的小表弟,艳羡他吃嘛嘛香的好胃口。

  “啪——啪——”五彩绚丽的烟花点亮了墨一般黑的夜空,时而隐现出一张张仰望天空的笑脸。

  天上的美景稍纵即逝,地上的惊喜却在蔓延……

  除夕之夜并不漫长,火红的爆竹“噼噼啪啪”地掀开新的一天。 年初一的早上,我就是被爆竹声震醒的,端起热腾腾的饺子,哎,怎么还和除夕夜一样是素馅的呢?我将自己的疑惑说出来,外公笑着说,素馅饺子代表健康长寿,初一时吃的饺子一定要是除夕时没煮完剩下的,取吉庆有余之意,并且除夕和初一吃的饺子必是素馅,取来年平安,素素净净之意。饺子里往往还要包上糖果、钢镚儿、金如意、糖、花生、枣和栗子等。按民间的说法是,吃到如意、吃到糖的人,来年的日子更甜美,吃到花生的人将健康长寿,吃到枣和栗子的人将早生贵子……

  听着有趣的民俗,感受别样的气氛,让我回想起自己以往所过的十几个春节来,节前穿梭于专卖店购置高档物品,节时一家三口寂寞地围坐在餐馆的山珍海味旁,象征性地给亲友发个短信,打个电话。高楼大厦如雨后春笋般破土而出时,似乎也冲淡了春节的传统习俗;时尚的潮流涌人城市,冲淡的是浓烈的年味儿。

  今年春节临近,我又回忆起那年在外公家过的春节了。

春节的作文900字 篇5

  春节,是我国最古老的节日,已经有两千多年的历史,这也是我最喜爱的节日,没有什么能比它更让我觉得快乐的了。

  今年的除夕,人们还在最后的忙碌,有的剖鱼、有的杀鸡,有的宰羊。大街小巷早已披上了红色节日的盛装,树上挂满了红灯笼、中国结;屋门上、墙壁上、门楣上贴上了大大的福字,对联、窗花,把房子打扮得像一个个俏姑娘,祖国各地,沉浸在一遍喜庆之中。

  我家也不例外,一大早,天蒙蒙亮,奶奶就开始忙着大扫除了,听奶奶说,除夕的“除”字,原意是除去,家家都要在今天大扫除,把所有的穷运、晦气统统扫出家门。我急忙抢过奶奶手里的抹布,把家里所有家具门窗抹得油光发亮,就像新的一样,地也被我扫得干干净净,祈福明年有个好运气。

  吃过中饭要准备年夜饭了,我的老家是南通,年夜饭一定要吃团圆,寓意着团团圆圆。爷爷做团圆馅儿,爸爸揉米粉,我、妈妈、奶奶搓团圆。妈妈提议,我们三个来个搓团圆比赛,看谁搓得团圆又好又快,结果奶奶手艺最佳,圆子个个精神抖擞,而我做的团圆,就像泄了气的皮球,扁扁的,我只好甘拜下风,妈妈说:“团圆里包个枣子吧,谁吃到今年就是最幸运的人,”说完她往团圆里包了个枣子,我心想希望吃到那一个的人是我。

  到了晚上吃年夜饭了,爷爷这个特级大厨师早就做好了菜,一桌香喷喷的菜呈现在我们眼前,每个菜名都带着吉祥的名字“年年有鱼”“长寿粉丝”“步步糕”等可以说是山珍海味无所不有。吃团圆了,突然,我嘴里尝到一股甜枣味儿,我惊喜地叫了起来,“我吃到枣团圆了”,大家都用羡慕的目光望着我,妈妈说:“祝贺你,你是我们家幸运的人。”甭提我有多高兴了。

  大年初一,一次又一次的炮竹声唤醒了我,推开门,外面白茫茫的,仿佛一片雪海,“下雪啦!下雪啦!”我惊呼,雪下得很大,整个大地银装素裹,个个神采奕奕,粉妆玉砌,树枝盖满了一层毛茸茸软绵绵的雪末儿,像一根根弯曲的银条,而那些冬青树上的积雪像似挂满了一粒粒绿白相间的宝石,一棵棵树木,在洁白的雪花衬托下,好像一个个仙女下凡。

  风一吹,轻轻摇晃的枝条,犹如仙女舞动着的玉手,散下了颗颗珍珠,我不自主想起唐朝诗人岑参的一首诗,“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这场大雪更增添春节的气氛,我从地上抓起一把雪向爸爸砸去,爸爸躲闪不及,“啪”正好打在背上,“哈哈”我顿时兴奋起来,又从地上抓起一把雪,扔了出去,击中妈妈的头上,满头都是雪花,我们三个打起了雪仗,虽然手被冻得通红,但心里很开心。

  不知不觉七天很快过去了,春节的快乐让我久久不能平静,伴随着新年的渐渐远去,我又憧憬着新的希望,期盼着新的一年的到来。

春节的作文900字 篇6

  时间如流水,一去不复返,光阴似箭,岁月如梭。一年又一年的春节飞快地过去了。我们“告别了20xx”年的足迹,喜气洋洋的迎来了20xx年的春节。春节是我们乡村最隆重、最热闹的传统节日,更是我们小孩子最开心的日子。

  除夕是我们乡村传统佳节——春节的第一个高潮。此时此刻,家家户户都忙忙碌碌的、高高兴兴的,我家也不例外。瞧!一大清早,全家人就忙得不可开交。只见妈妈拿着一块抹布手脚麻利的擦洗着地板、门窗、桌椅,屋子里的里里外外都被勤劳的妈妈擦洗的闪闪发光,在太阳的照耀下,显得格外晶莹剔透。再看看老爸,他小心翼翼的用透明胶把春联贴在大门的墙上,不偏左不偏右,更不偏斜。是啊,我爸爸贴春联的技术可是一流的哦。

  除夕的晚上是最热闹的场景。首先是家家户户都穿上了新衣裳,家家户户都吃团圆饭,我家也不例外。吃好团圆饭听到“叮咚”一声响,我们一家人兴高采烈的看起了春节联欢晚会,而我却不停的关顾着时间的过去,心里总默默念叨着:“时间为什么过得这么慢,偏偏在我要时间走得快的时候却慢慢吞吞的。”眼看时间快到了十二点,我就心急如焚的跑上楼去拿着各种各样的烟花爆竹,急急忙忙地跑到家门口放了一大串“满地红”。此时此刻,我又匆匆地跑到楼上观看着,它像一条雄伟无比的巨龙,舞动着身上金色的鳞片。我又急急忙忙地跑到下面看。啊,它像一朵朵金色的花儿在夜晚里盛开。是啊,五颜六色、绚丽多彩的烟花,把漆黑一片的夜空打扮得格外美丽。它如同一朵朵美丽无比的玫瑰、如同一条条川流不息的瀑布、如同一串串晶莹剔透的珍珠、又如同一颗颗闪闪发光的流星,让人目不暇接。乡村除夕夜的十二点是最热闹的。此时此刻,一串串鞭炮在人们手中点燃,声音真大,四处飞溅,仿佛要把每一个祝福送到千家万户啊!

  正月初一至正月初十是春节的第二个高潮。在这个时间段里,家家户户都要拜年、招待客人。过了正月初十,乡村的龙灯就要来了。我清清楚楚的记着有一天晚上,我独自走在回家的路上,突然听见砰的一响,抬头一看,呀!我无时无刻不期盼的龙灯来啦!看,龙灯是多么的威武,红红的龙头特别精致,整个龙头都是传统文化的象征。而龙灯,它是由竹丝扎成竹圈作为龙身的骨架,再糊上纸,画上图案,或套上有图案的布,因竹圈可伸可缩,可摇晃,因此活动起来很方便。龙灯前有人举着一个大彩球,球动龙动,龙随球舞。这种龙以耍为主,活动中边走边舞,自由灵活,动感很强、很洒潇,很有气势。听说人们通过迎龙灯,以示驱邪除瘟,祛灾祈福呢!是啊,春节的第三个高潮是正月十五闹元宵。

  是啊,家乡的春节是多姿多彩的,最快乐的当然要属我们这些小朋友了。过年既有压岁钱,又有各种各样的好东西吃,还有许许多多的烟花爆竹放。最开心的是我们可以轻松自由地玩耍,尤其是春节里,男孩子们可尽情地点放鞭炮,每一次响亮的爆炸声,都预示着一次快乐的欢呼,哪怕是冒着耳朵也能感受到心跳的精彩。

版权声明

本站文章收集于互联网,仅代表原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文章仅供学习观摩,请勿用于任何商业用途。
如有侵权请联系邮箱tuxing@rediffmail.com,我们将及时处理。本文地址:https://www.wuliandi.com/zuowen/zszw/jiubaizizuowen/202205/2922499.html

中学网 - 让教育更简单

https://www.wuliandi.com/

蜀ICP备19007375号

Powered By 中学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