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主页-校园新闻

百年老字号六安“一品斋”毛笔传人家庭,一支笔传承四代情

发布时间:2021年2月7日责任编辑:赵小云来源:网易新闻

安徽六安一品斋毛笔,始创于清朝道光年间,曾获南洋工艺品博览会金、银质奖章,与徽墨、歙砚、宣纸并称文房四宝,深受海内外书画家好评。 左图为拍摄于70年代的一品斋毛笔样品(资料图)。右图为1965年冬,时任国家二轻工业部部长的徐运北为六安一品斋毛笔社题词:“努力生产好毛笔为社会主义建设服务”。

1991年春,小编陪同台湾商人周纯申女士参观六安一品斋。5月14日,国家经贸部主办的《国际经贸消息》报在三版刊发了这一图片新闻。当时根本想不到,图中认真制笔姓王的女工正是老厂长、知名老艺人、一品斋毛笔传人周荣凯先生二儿媳,当时她41岁,如今已退休多年在家靠微薄的养老金生活。

28年后—— 这位久久地凝视着漆盒中那支陪伴他几十年的二号斗笔的老人,是周荣凯老先生的长子周兴建,曾经是一位技艺精湛的刻字匠人。

2020年8月15日,是农历七月十五,中国传统节日“中元节”——追思已故亲人的重要祭祀节日。 周兴建老人, 拿出珍藏41年的“六安一品斋”毛笔礼品漆盒,凝视良久,默默地悼念去世已6年的父亲——知名老艺人、历史悠久,驰名中外的六安“一品斋”毛笔传人周荣凯老先生。笔上那行“二号斗笔 六安一品斋”小楷,就是他亲手刻上去的。当年数以万计、大小不一、种类过百的毛笔品名落款,都依赖于一把小刻刀的精心雕琢。

周兴建经常带着子女翻看家中影集,他指着一张张泛黄的老照片,和女儿饱含深情地回忆起父亲从小学徒,到技术骨干,一步步成长为一品斋毛笔社主任,而当调离后企业陷入困境又重返一品斋出任厂长、书记,带领员工重振“老字号”辉煌的传奇人生。

1978年国庆前夕,周兴建按照父亲的要求,刻制了一批“一品斋”毛笔礼品漆盒,并于10月4日,将全国工艺品展览会上被选定的三支精品毛笔送达北京轻工部出国工艺品展览办公室,参加出国展出。10月9日,中新社播发了《六安一品斋毛笔不断创新》的通稿。想当年,六安人为之自豪的“一品斋”匾额上的描金大字,就是他按照著名书法家赖少其手迹描摹刻制的。七、八十年代,有重要刻字、送样送展任务,他总能不负众望,圆满完成。

老骥伏枥,志在千里。说起当年的经历,周兴建心潮澎湃,喊老伴铺开宣纸,随即按照当年刻制礼品盒的字体,书写了“六安一品斋”5个隶书大字。

2020年4月11日,安徽省六安市知名老艺人、“一品斋”毛笔传人、90岁的周荣凯老先生和曾外孙凌一、曾外孙女玉洁合影。当年曾外孙 13 岁、曾外孙女 11 岁,如今两个孩子分别在读大三和大一。

2020年,周荣凯老先生的曾外孙的作品,获得全省中学生书画大赛书法一等奖,而他使用的自然是外公给的一品斋毛笔(左图)。今年暑假,曾外孙女开始学习绘画,她说:一品斋是书画家推崇的妙笔。而太爷爷是真正的传人,我也要好好学画,将来当画家。

2020年春天一个温暖的午后,安徽省六安市“一品斋”毛笔传人、90岁的周荣凯老先生在孙女家中留下平生最后一张照片。三年后的5月26日,一代知名老艺人驾鹤西去,给亲人留下无尽的思念。

1979年,省委书记万里同志亲临六安一品斋毛笔厂参观视察。次年11月2日,时任中共中央书记处书记、国务院常务副总理的万里同志和夫人边涛同志视察在中国历史博物馆举办的安徽文房四宝展览时,特意问“六安一品斋的笔怎么样?”当听说一品斋复制出了仿唐鸡距笔,每支标价/35元多,被日本人买走的汇报后说:“日本人很懂,价格还可以提高。我曾问一个日本人是否知道一品斋,日本人说不清楚,要搞好宣传,要恢复传统名牌”。

1979年冬,国际无线电权威、著名物理学家任之恭携夫人陶葆柽(清华大学工学院院长陶葆楷之妹、化学家)来到安徽省六安市一品斋毛笔厂参观,在车间听取周荣凯厂长(右)的介绍后欣然提笔挥毫,连连称赞,表示将向国际友人推介一品斋。

20多年前,小编第一次见到已退休的周老先生,是在老城关三道巷一间破旧阴暗的民房里。一位为复兴传统技艺,呕心沥血,奋斗一辈子的老艺人,居然生活在如此不堪的环境里,不由得让人心酸。正是周老先生带领员工们艰苦创业,不懈努力,才使得一品斋重放光彩,蜚声中外,走向鼎盛。后来,再见面聊起我的父亲和我对一品斋的喜爱,当时已经70多岁的周老先生露出爽朗的笑容。

如数家珍般从解放前当学徒回顾到1956年进毛笔社怎样做笔,再到当厂长兼书记,让一品斋毛笔走进荣宝斋,出口到国外,接待省委书记、轻工部长,请书法家赖少其为一品斋题匾,当选劳模带大红花等等。周老先生近百年风雨人生就是一部传奇。图为:1984年,64岁的一品斋毛笔厂厂长、书记周荣凯(上图第三排左三)在浙江省湖州市善琏湖笔厂,参加全国毛笔部(颁)标准审定会。(资料图)

岁月流转,影像存真。一支笔传承四代情、几把小刀雕刻出普通家庭历经艰辛、奋斗而又幸福的时光记忆;那黑漆闪亮的礼品盒子,代表的不仅是一块金字招牌,更是珍藏心底,对逝去亲人的永远怀念。

在六安市梅山路最繁华的四岔路口,这幢淹没于周边摩天高楼之中的四层建筑并不起眼,可90年代却是地标性的“一品斋”大厦,前店后坊,每天车水马龙,客商、参观者如云。80年代初,一享受副厅级老局长,亲手把宝贝女儿交给周厂长安排个待业岗位。1986年10月,接替周老先生的厂长姓杨,一位二轻系统的老人。其后十余年间,他乘势而上,带领员工积极开拓,使得一品斋毛笔获得部优和全国轻工博览会银牌,一时风光无限。

面对小编的采访,杨厂长特别神气十足,那份得意的神情至今还印在脑海里。而装修“豪华”的会议室,国内盛赞一品斋毛笔的名家字画挂满四周,堪称全市(县级市)几十家轻工企业亮点中的亮点(1991年摄)。然而,到了90年代中期,一品斋也和许多中小型集体企业一样逐渐陷入困境,由盛转衰,于1998年前后倒闭,享誉100多年的一品斋老字号、我国手工艺品百花园中的这朵奇葩 ,在一片唏嘘感叹中凄然凋落……

据安徽商报报道,2020年,一品斋有名姓孙的退休女工坚持在家按照一品斋工艺制作毛笔,笔被买走后有的当作礼品赠送外宾,她希望把这一传统技艺延续下去,并付出很大心血。2002年,一品斋原业务副厂长江澄洁老师,自费买材料,想办法,试图恢复制笔工艺并在政府和相关部门支持下,成立了“展研中心”,试制出的样笔有200种之多,“皋城一品斋”被评为省著名商标。(岳阳 摄)

2020年8月15日,在六安一品斋毛笔传人周荣凯长子家中,谈到原一品斋的老员工如今仍在坚守传统制笔时,周兴建表示欣慰。不过从1998年一品斋倒闭到现在的21年间,各界大张旗鼓,花费不小的财力、人力去恢复这一老祖宗留下来的文化遗产,且已经收到显著效果。可作为一品斋的真正传人、知名老艺人周荣凯老先生,从厂子倒闭到去世的15年间,不曾有任何单位和个人问津,坊间议论颇多。

周荣凯老先生是一名独具匠心,掌握一品斋全部工艺和发展历史的传人,他的长子也曾是参与其中的一份子,而他的二儿媳和大儿媳的妹妹都曾是老一品斋毛笔厂手艺娴熟的制笔技师……图为皋城广场。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

网络热门关键词

  • 1、那时相识阳光明媚
  • 2、帝都大战
  • 3、蝌蚪游戏平台
  • 4、山东美晨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5、黄集骧
  • 6、观第五泄记
  • 7、唐门高手在异世txt
  • 8、风云三国志
  • 9、高地战国语
  • 10、广西的狼论坛
第一中学——为您搜集全国各地一中网站信息联系方式。
网站简介 | 联系方式 | 网站地图 CopyRight 2014 www.15033.cn,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