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作文 > 作文题材 > 读后感

宝葫芦的秘密读后感分篇600:宝葫芦的秘密第六篇读后感怎么写

admin 读后感 2021-06-06 06:00:18 宝葫芦

宝葫芦的秘密第六篇读后感怎么写

宝葫芦的秘密第六篇读后感 本书中,我们的小主人公王葆,得到了一枚宝贝——神奇的宝葫芦。这宝葫芦究竟有多神奇呀?这宝葫芦呀,仿佛能听到王葆的心声,都不需要王葆说出口,王葆想要吃好吃的,宝葫芦立刻送上新鲜的鱼;王葆在复习功课的时候。

宝葫芦的秘密读后感

1111九狼读《宝葫芦的秘密》心得寒假我读了《宝葫芦的秘密》颇有感受。这本书讲的是一个从小很懒惰,成绩也不好的王葆。奶奶每次叫他做事,他都有一个条件就是让奶奶讲故事给他听,可奶奶每次都讲“宝葫芦的故事”听着故事他却产生了一定的幻想,也想要一个这样神奇的宝葫芦。他幸运的钓到了一个梦寐以求的宝葫芦,他高兴的都不敢相信这是真的。王葆得到宝葫芦之后,吃的,玩的,只要想得到的就应有尽有,他甚至不说话也能实现他的愿望,他真是得到了一个能与他心有灵犀的宝葫芦。可就在他感到幸福快乐的时候,宝葫芦也给他带来了许多麻烦,比如他想要一本科学画报的书,宝葫芦就到他同学书包里偷来放到他书包。再跟同学下棋时,他想保住自己的炮,就决定吃掉同学的棋子,他嘴一说“吃”那颗棋子尽然到了他的嘴里,宝葫芦把别人的试卷“写上了王葆的名。

宝葫芦的秘密第一章读后感

我读了《宝葫芦的秘密》读这个故事。里面的主人公王葆,想什么来什么。这不但没帮他忙,他想把对方的马吃掉,那棋子就跑到嘴里去了;他和同学玩扑克牌,就发现别人的牌跑到他手里去了;想做飞机模型,可还没动手,什么事也做不成,真没意思。他不会做作业,宝葫芦马上帮他完成,甚至在考试的时候他做不出考题,它也会帮他变出一张答案正确的卷子,但最后王葆发现,要什么就有什么是不会给自己带来幸福和快乐的,我们应该好好学习。

宝葫芦的秘密读后感 要300字左右

我读了《宝葫芦的秘密》读这个故事。里面的主人公王葆,得到了一个宝葫芦,从此以后, 要什么有什么, 想什么来什么。 可是, 这不但没帮他忙, 反而使他出尽了丑。比如他和同学下象棋, 他想把对方的马吃掉, 那棋子就跑到嘴里去了;他和同学玩扑克牌, 刚拿起牌, 就发现别人的牌跑到他手里去了;想做飞机模型, 可还没动手, 就做好了, 什么事也做不成, 真没意思。他不会做作业,宝葫芦马上帮他完成,甚至在考试的时候他做不出考题,它也会帮他变出一张答案正确的卷子,他只要填上他的姓名,就可以了。但最后王葆发现,要什么就有什么是不会给自己带来幸福和快乐的,而是无聊和苦恼。我们应该好好学习,上课要听讲。我也有过跟王葆一样的经历。通过这个故事, 我懂得了做什么事都要靠自己动脑思考、自己动手做, 这样才会时时幸福和快乐。

《宝葫芦的秘密》读后感50字左右

一分耕耘,一分收获。我们应该做爱劳动、爱学习、不说谎的好孩子。

宝葫芦的秘密读后感

1111九狼读《宝葫芦的秘密》心得寒假我读了《宝葫芦的秘密》颇有感受。这本书讲的是一个从小很懒惰,成绩也不好的王葆。奶奶每次叫他做事,他都有一个条件就是让奶奶讲故事给他听,可奶奶每次都讲“宝葫芦的故事”给他听。听着故事他却产生了一定的幻想,也想要一个这样神奇的宝葫芦。他幸运的钓到了一个梦寐以求的宝葫芦,他高兴的都不敢相信这是真的。王葆得到宝葫芦之后,吃的,玩的,只要想得到的就应有尽有,他甚至不说话也能实现他的愿望,他真是得到了一个能与他心有灵犀的宝葫芦。可就在他感到幸福快乐的时候,宝葫芦也给他带来了许多麻烦,比如他想要一本科学画报的书,宝葫芦就到他同学书包里偷来放到他书包。再跟同学下棋时,他想保住自己的炮,就决定吃掉同学的棋子,他嘴一说“吃”那颗棋子尽然到了他的嘴里,宝葫芦把别人的试卷“写上了王葆的名。因为他忘记把别人的名字给擦掉了。王葆恨透了宝葫芦,他就把这个秘密告诉了同学。

宝葫芦的秘密读后感

在读过一篇文章或一本书之后,把获得的感受、体会以及受到的教育、启迪等写下来,写成的文章就叫“.读后感怎么写?读后感的基本思路如下:(1)简述原文有关内容.如所读书、文的篇名、作者、写作年代,以及原书或原文的内容概要.写这部分内容是为了交代感想从何而来,并为后文的议论作好铺垫.这部分一定要突出一个“决不能大段大段地叙述所读书、文的具体内容,而是要简述与感想有直接关系的部分,略去与感想无关的东西.(2)亮明基本观点.选择感受最深的一点,用一个简洁的句子明确表述出来.这样的句子可称为“.这个观点句表述的,就是这篇文章的中心论点.“观点句”也可以在篇末或篇中.初学写作的同学,把观点写在篇首.(3)围绕基本观点摆事实讲道理.这部分就是议论文的本论部分,是对基本观点(即中心论点)的阐述,通过摆事实讲道理证明观点的正确性,使论点更加突出、更有说服力.这个过程应注意的是,所摆事实、所讲道理都必须紧紧围绕基本观点,

版权声明

本站文章收集于互联网,仅代表原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文章仅供学习观摩,请勿用于任何商业用途。
如有侵权请联系邮箱tuxing@rediffmail.com,我们将及时处理。本文地址:http://www.15033.cn/zwtc/duhougan/399657.html

中学网 - 让教育更简单

http://www.15033.cn/

蜀ICP备19007375号

Powered By 中学网版权所有